有愛無礙,希望常伴 癌症希望基金會舉辦「1001希望-癌友家庭親子營」 透過專業支持與陪伴,助癌友家庭及子女共同面對疾病看見希望 單親癌爸為子女積極治療 全家透過繪畫對話療

by | 9 月 21, 2022


生病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對癌友家庭而言,是全家人的事!癌症登記報告顯示,30-59歲中壯年罹癌病友,從2008年33,381人,至2018年43,507人,10年間成長了1.3倍。中壯年罹癌人口攀升的同時,衍伸出癌友與家庭成員經歷因罹癌所造成的新家庭角色分工與任務;未成年子女必須學習因應父母罹癌的衝擊、癌友也不知如何與子女溝通病況,傾聽他們的感受、更衍生出家庭照顧人力不足和經濟等問題。


癌症希望基金會每年皆舉辦多場癌友家庭支持性活動,「1001希望」計畫將服務對象從癌友延展至家庭內的未成年子女,分齡舉辦「種子營」、「夏/冬令營」和「親子營」,今年癌友家庭親子營已邁入第15年,期待藉由支持性團體的舉辦,讓癌友家庭運用各式媒材,透過團體的引導、分享,改善癌友家庭的溝通關係,陪同家庭一起面對癌症。今年的「1001希望-親子營」以「希遊記之無敵經書」為主題,以此家喻戶曉的故事為發想,意喻每個癌友家庭都有一部專屬的無敵經書,家庭成員們分別擁有自己的角色與天賦能力,等待著被發掘,只有一家人同心協力一起努力經歷取經路上的種種難關,才能順利得到無敵經書! 

根據基金會的服務經驗,罹癌家庭未成年子女經常面臨以下狀況:害怕癌症帶來的威脅,也因擔心自己在沒有父母的陪伴下對未來感到無助與焦慮、甚或不敢對親友談起家中變化、癌症議題無法與其他同儕分享,導致壓力與焦慮情緒苦無出口。不只是親子關係面臨衝擊,伴侶亦然,許多病友擔心家人因自己的癌症受到影響,而不願意與家庭成員討論疾病與治療過程。因此,癌症希望基金會藉由親子營的舉辦,陪伴家庭一起回顧罹癌經歷,重要的是引導孩子表達心中的情緒,協助他們將情緒轉換成勇氣,回饋給罹癌父母,給予支持;同時傳遞癌症相關訊息,幫助孩子擁有正確的觀念面對癌症。並藉由在團體內的分享,讓癌友家庭了解不同家庭因應重大事件的方式,促進家庭成員對疾病議題的討論與交流,從而相互理解破除家庭的隱形高牆,建立親子溝通。

今年北區的親子營在晴朗的秋日展開,營隊開始的前一刻,癌友家庭之一的毛哥帶著氧氣瓶,由10歲兒子小旭推進營隊現場,大女兒小淇則幫忙提著爸爸所需的醫療用品。罹患下咽癌及食道癌的毛哥,時不時猛烈咳嗽,但仍儘量在不麻煩他人協助下參與。單親爸爸毛哥是家中的支柱,儘管身體虛弱,仍非常投入活動,時時以眼神提醒關心兩個孩子的適應和融入狀況。藝術治療師邀請大家透過畫作表達自己首次得知自己/家人罹癌時的感受,稚氣未脫的小旭畫了一朵三層顏色的雲和彩色的雨之圖像。小淇看到後,也畫下烏雲下雨但有一位被太陽和七色彩虹包圍的微笑小朋友之圖像。毛哥則是以一幅有山有水的美麗風景圖,群山間有太陽照耀,來呈現他的心境。

小淇在團體中,分享自己得知父親罹癌的經過,當時爸爸清楚告知她需肩負起責任照顧弟弟。十分早熟的她很快接受這個突來的狀況。她說,畫中的小人是弟弟,儘管下著雨,旁邊的太陽表示弟弟始終保持樂觀,希望雨過天晴。毛哥則分享了自己的風景畫表現的也是他的心願,希望自己還有機會帶著孩子到處遊歷,觀賞人生風景。他也用自己的生命故事鼓勵在場癌友,當他得知罹癌時已是癌末,醫生評估只剩一年存活時間,但身為家中經濟支柱也是唯一家長的他,積極接受治療至今已超過一年,他希望自己還能持續陪伴孩子到成年。

「向毛哥這樣處境的癌友家庭向癌症希望基金會尋求協助的案例並非少數。」本次親子營總召表示,「除了經濟和疾病知識上的支援,基金會希望透過親子營這樣的支持性團體活動,讓癌友家庭經由分享理解自己並不孤單;讓親子之間難以啟齒或是擔心焦慮的情緒,得以抒發,也讓癌友對於孩子的關心與愛,以及為了家庭堅持抗癌的種種努力,透過藝術創享被傳達、聽到與理解,在兩天一夜的活動裡創造許多共同回憶,而這些充滿愛的回憶可以存在孩子心中許久。」

癌症希望基金會副執行長李佩怡表示:「在父母罹癌的同時,孩子也因共同經歷癌症治療過程的波折處在恐懼、悲傷、憤怒或自責的情緒中,除了這些長期積累的情緒壓力必須有方式抒發,更應該透過專業協助與良好溝通,將其轉成正面力量。因此,我們在公益夥伴台灣安進的支持下,透過團體支持以情境遊戲、藝術創作方式引導孩子學習表達與面對內在複雜情緒,找到自己在父母罹癌過程中的價值和角色,更重要的是想讓這群深受影響的孩子,不再是自己孤單的面對癌症!陪伴孩子揭開癌症的面紗,給予他們力量,與罹癌父母共同面對癌症,並透過團隊合作一同探索、學習,將美好回憶化作微小的種子,在接下來的生活中繼續發芽茁壯。」

公益夥伴台灣安進企業公共事務處長邱韋靜表示:「安進的企業使命為『照護病患』,很榮幸成為癌症希望基金會的公益夥伴,為癌友盡心力。安進同仁們也自發擔任營隊志工,近距離陪伴體會癌友家庭的心境,支持癌症家庭累積溫暖正向的心靈能量,擁抱希望。我們期盼透過更多參與,體現安進照護病患的使命,並透過對親子營的支持,提升各界對於罹癌之於癌友家庭的影響之重視,一起支持癌友家庭迎向充滿愛與希望的未來。台灣安進也將持續努力改善國人健康,為病患提供更好的照護。」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乾癬復發致傷害累積,積極治療才能穩定病情,皮膚專科醫師解析

乾癬復發致傷害累積,積極治療才能穩定病情,皮膚專科醫師解析

「他是一位老師,從年輕的時候就出現乾癬,每天都需要家人協助塗抹藥膏,相當費時和辛苦。」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邱足滿醫師表示,「雖然醫師一再強調乾癬並非傳染病,但患者仍然深陷恐懼中,擔心自己的皮屑會影響孩子,甚至不敢和小寶寶同床睡覺。患者的憂慮反映了「累積性生命損害(CLCI)」的概念,乾癬在多年的反覆發作與治療中,深深影響了他的心理狀態、生活型態以及家庭互動。」

患者在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效果良好,皮膚狀況將近100%改善。然而,兩年後因健保規定被迫「下車」暫緩生物製劑,改用傳統藥物與外用藥膏治療,但效果較不理想。見到好不容易消失的皮膚病灶再度惡化,讓患者非常難受。

腎細胞癌無症狀、易忽略,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提升治療成效,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腎細胞癌無症狀、易忽略,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提升治療成效,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多歲女士,因為容易疲倦、食慾不振、全身不適等症狀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腎臟有顆約5公分大的腫瘤。」葉劭德醫師表示,「由於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在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根治性腎臟切除術及淋巴結廓清。」

病理報告證實為腎細胞癌且有淋巴結轉移,所以在術後開始使用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KI)合併免疫治療。經過治療後,患者的食慾改善,體重也漸漸回升,目前仍持續在追蹤治療。

二十分鐘踏步有氧運動,多變化,低衝擊

二十分鐘踏步有氧運動,多變化,低衝擊

居家動起來的最佳選擇就是有趣又多變化的踏步有氧,想要保持低衝擊的話可以先減少跳躍的動作。當身體熱起來後,可以再搭配其他肌力訓練或做點動態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