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脂肪肝變肝癌 國健署授4大訣竅

by | 8 月 4, 2022


記者:林怡亭報導

俗話說:「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根據衛福部110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國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有12,035人,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我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肝癌為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


而肝癌的致病因子約有8成是感染B型或C型肝炎所引起;另有2成主要由脂肪性肝炎所引起。有研究指出我國的脂肪肝盛行率為33.29%,每1000人年約有0.3名脂肪肝個案會轉變成肝癌。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降低脂肪肝的發生

感染B型或C型肝炎所引起的肝癌,可經由接受篩檢及早期治療來控制;另脂肪性肝炎所引起的肝癌,可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來改善。近年來,國人喜好含糖的手搖杯飲料、高脂肪食物等,導致攝取過多的熱量,以及久坐缺乏運動、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造成體重增加甚至產生脂肪肝等健康問題。

常見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包括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過度飲酒、糖尿病控制不良,由於脂肪肝沒有症狀,難以察覺對身體的影響,伴隨著肝癌致病機轉,即從脂肪肝轉變成肝炎,再形成肝纖維化,最終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維持健康體位 牢記4要訣

目前脂肪肝並無有效的治療藥物,但研究顯示,減重是可以有效預防脂肪肝的發生。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脂肪肝的預防沒有捷徑,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維持健康體位的四大訣竅:「一、認識自己的BMI,二、聰明吃;三、快樂動;四、天天量體重」,透過控制體重、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有效降低脂肪肝的發生,向脂肪肝說掰掰。


45歲至79歲 善加利用B、C型肝炎篩檢服務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為響應世界衛生組織(WHO)今(111)年主題「Bringing hepatitis care closer to you (讓肝炎照護更貼近您)」,而要知道自己是否有B、C型肝炎,國民健康署提供45歲至79歲民眾(原住民提早至40歲),補助終身一次的B、C型肝炎篩檢服務,可多加利用;如確定有B、C型肝炎,應遵從醫囑、定期追蹤、治療,避免演變為肝病、肝硬化,並預防肝癌的發生。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位50多歲男性,診斷肝癌時腫瘤已經接近10公分,且有脊椎骨的轉移,屬於晚期肝癌。」許偉帆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恰好有機會參加臨床試驗,利用雙免疫合併療法作為治療。」

接受雙免疫合併治療的成效顯著,腫瘤逐漸縮小,讓病情得相當好的控制。從發現至今已有兩年時間,目前胎兒蛋白、PIVKA-II等指數正常,而且不管是電腦斷層掃描、骨頭掃描都沒有找到腫瘤存活的跡象,患者已回到工作崗位,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