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程快又猛!嬰幼兒慎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新生兒科醫師圖文解說

by | 5 月 3, 2022

病程快又猛!嬰幼兒慎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新生兒科醫師圖文解說

照顧早產兒一直都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鴻志教授指出,有些懷孕32週、30週出生,甚至更小的早產兒,在經過細心照顧後順利出院,狀況看起來都不錯,但是某天卻突然間呼吸急促,甚至呼吸暫停,而被送回急診室,檢查發現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對早產兒是相當大的威脅,病程進展快,嚴重時需要使用正壓呼吸器,或插氣管內管住進加護病房。

照顧者要勤洗手,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的場所,以免把病毒帶給嬰幼兒,另外也可以幫嬰幼兒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增加保護力。


攻擊下呼吸道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主要攻擊下呼吸道,尤其是細支氣管,林鴻志醫師表示,新生兒的肺部一般要到兩、三歲,才會發育、成熟到跟大孩子一樣,早產兒的肺臟較不成熟,週數越小的早產兒越不成熟,另外在照顧、治療早產兒的過程中,經常得使用氧氣或呼吸器,不成熟的肺部容易受傷,因此早產兒遭到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感染時,病情會比足月新生兒嚴重很多。

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症狀通常是微燒、咳嗽,林鴻志醫師說,如果是兩、三歲的孩子,症狀可能很輕微,就像一般感冒;如果是肺部或心臟有慢性,或是比較小的早產兒,症狀會嚴重許多,可能咳的很厲害、呼吸急促、甚至呼吸衰竭。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容易引發新生兒支氣管炎及肺炎,約60-80%急性支氣管炎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有關,是讓新生兒住院的主要原因之一。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是新生兒重大威脅

目前沒有治療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藥物,所以都是採取支持性治療,林鴻志醫師解釋,如果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就給予氧氣,甚至插管使用呼吸器幫忙呼吸。


一年四季都要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只要近距離的接觸就有可能遭到感染。林鴻志醫師說,在國外,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大部分是在冬天到隔年春天有比較多案例。因為台灣位在亞熱帶,春、夏、秋、冬四季不分明,所以季節性沒那麼明顯,一年四季都要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吸道融合病毒RSV的輕症患者也許3至5天就好了,重症患者便會拖比較久,林鴻志醫師說,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病、神經肌肉疾病、免疫不全等,屬於高危險群,很容易演變成呼吸困難、呼吸衰竭。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高風險族群

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方法與預防流感、新冠肺炎COVID-19的方法相同,林鴻志醫師說,平時要避免出入人潮密集的公共場所,以降低接觸病毒的機會,並且要勤洗手、多漱口,避免遭到病毒感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大多是由感冒的家人傳給幼童,林鴻志醫師提醒,如果有感冒症狀,請盡量保持距離,避免幼童被病毒感染。

除了接觸病毒之外,目前也有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有助預防遭到病毒感染,林鴻志醫師說,嬰幼兒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後,住院率跟重症率都有明顯的下降,約30至50%。

4大重點遠離呼吸道融合病毒

降低死亡率是新生兒科的重要目標,在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方面,日本做得很徹底,36週以下的新生兒幾乎都有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韓國是在32週以下的新生兒施打,林鴻志醫師說,台灣目前是開放到未滿33週的新生兒或是先天性心臟病患,在一歲以前都可以施打,每月1劑,總共6劑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以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

「這是很好的政策!」林鴻志醫師說,「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能提升對早產兒的照顧,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也減輕父母的負擔。」


貼心小提醒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容易引發嬰幼兒支氣管炎及肺炎,初期可能咳嗽、微燒,然後演變成呼吸急促、呼吸衰竭。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病、神經肌肉疾病、免疫不全等,屬於高危險群,務必積極預防。

照顧者請盡量避免出入人潮密集的場所,並要勤洗手,避免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帶給嬰幼兒。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單株抗體有助降低住院率與重症率,家長可與醫師討論,給予嬰幼兒更完善的保護。

早產兒基金會也拍攝「多一分準備!一起預防早產兒的RSV感染,降低重症風險!」衛教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tU4v-MgaSM,呼籲高風險嬰兒的爸媽主動關心RSV的預防,一起守護小腳丫們健健康康長大!

衛教影片QR Code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針對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傳統的做法是利用開心手術進行主動脈瓣置換。」謝炯昭醫師說,「傳統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必須先要開胸,接上心肺機,並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對於年紀較大或身體狀況較差的病人而言,手術風險較高。」受惠於科技的進步,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已成為解決主動脈瓣狹窄的利器。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七十多歲的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患者,接受第一線治療後一年多又復發,二線治療的效果也不佳。淋巴結腫大到壓迫靜脈,導致血液無法回流,兩隻腳腫得非常嚴重,偏偏當時患者的身體狀況又已無法承受更高強度的化療,情況十分不樂觀。」蕭惠樺醫師回憶,「當時剛好有一款突破性機轉的新藥問世,與患者討論後決定試試,結果才打第一個療程,腫瘤就縮小一半,第二個療程後更是幾乎全消,很快速就將淋巴癌控制住!」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名50多歲有多年抽菸史的王先生,在診斷為肺鱗癌後,陸續接受了手術治療、免疫合併化學治療,但病情仍持續惡化。經與主治醫師討論後,王先生改以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幸運的是,他對口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也較化療輕微,目前已穩定控制七個月,持續在門診追蹤。口服藥物的便利性,不僅讓他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抗癌充滿信心。

沒事就突襲手、腳的癢癢小水泡,用六招避免汗皰疹復發

沒事就突襲手、腳的癢癢小水泡,用六招避免汗皰疹復發

「每次好像我只要一出國,手掌上就會出現這些好癢的小水泡。」飛機一落地,若真就向來接機的姐姐抱怨著。 姊姊看了一眼若真的手,輕輕鬆鬆地回應:「你還好,只有出國時才會這樣。我覺得我的腳每隔幾個星期就會出現一次這些小水泡,本來想要不理它,不過好像因此而感染了,在皮膚科吃了幾天的藥才好。」 「天啊,原來你也有同樣的狀況,」若真驚呼:「醫生說我的狀況是汗皰疹,所以汗皰疹是遺傳引起的嗎?」 汗皰疹(Pompholyx, Dyshidrosis)是種影響手部和腳部的濕疹變化, 汗皰疹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