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四處求診難找病因! 臺灣罕見血液病促進協會助病友一臂之力

by | 3 月 7, 2022


記者:陳佳慧報導

一名57歲王女士,11年前莫名肚子痛,看了腸胃科吃藥未改善,每個月發作時,總是痛到哭、吐到沒食慾,掛急診住院10多天;後續因手腳無力、心跳過快,又看了神經內科、心臟內科、風濕免疫科,都找不出原因,遭病痛折磨長達一年暴瘦30公斤,直到全身癱瘓住院,檢查竟發現尿液變成酒紅色,才確診是紫質症。



紫質症好發女性 15年才確診

臺灣罕見血液病促進協會理事長、台中榮總罕見疾病暨血友病中心主任王建得指出,紫質症是罕見遺傳性疾病,國內發生率約為30萬分之1,主因是基因缺陷缺乏合成血基質的酵素,導致身體累積過量的前驅物紫質及ALA、PBG,進而產生全身神經毒性,影響擴及肝腎、周邊及腦部。

王建得表示,紫質症最常見症狀為腹痛、噁心嘔吐、皮膚紅腫水泡,周邊神經病變如手腳無力疼痛、感覺異常、頭痛、胸痛、背痛,也會影響知覺,容易失眠、焦慮、憂鬱;若是自主神經失調,引起內分泌失調、血壓高、心跳快、癲癇,嚴重恐造成呼吸困難、低血鈉,可能危及性命。

紫質症好發20~40歲女性,由於症狀非異性,根據統計,有些個案從發病到被診斷需要15年之久。王建得強調,紫質症延誤治療可能致命;臨床上,更多病友未正確診斷、治療,因藥物、手術麻藥使用,卻加重病情惡化,引起急性間歇性紫質症。


RNAi療法問世 大幅降低發病頻率

王建得表示,傳統治療紫質症是使用血基質藥物濃縮劑,因藥物刺激性高,患者須裝置中央靜脈導管給藥,感染機率較高,長期可能造成血鐵蛋白累積,增加心臟、肝腎、內分泌系統等併發症,且部分患者無法緩解症狀。

所幸,目前已有RNAi療法的新藥問世,已獲得美國FDA快速通關資格,帶給病友新的治療曙光。王建得說明,RNAi療法為皮下注射,每月只需打一針,就能顯著持續降低肝臟中ALAS1的濃度,進而將降低ALA及PBG接近正常濃度,減少中間產物不正常的累積。

根據第3期臨床試驗顯示,RNAi療法可大幅改善症狀及發病次數,每年發病頻率中位數,從10多次降至0次,半數病友幾乎不發病,但一年藥費超過千萬。王建得認為,新藥能夠維持病友良好的生活品質、延長性命,期望納入罕病健保給付政策,讓少數比較嚴重的病友能夠受惠。

病友王女士說,過去每隔月發作住院治療,「腦袋都空的,也不記得自己是誰」,平常完全不敢外出,就會突然發作、昏倒;3年多前參加了新藥人體試驗,如今每個月只需要打一針,不再腹痛、噁心嘔吐、沒食慾,也不用再跑醫院、掛急診,生活品質提高很多,就像正常人一樣。


提升病友生活品質 擁有健康生活

臺灣罕見血液病促進協會秘書長施銘洋指出,協會成立3年多來,幫助過數位紫質症病友,主要提供病友醫療知識傳遞、診斷治療協助及健康生活促進等服務。

施銘洋表示,希望透過向民眾、相關醫療人員,傳遞更多罕病資訊,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針對病友定期舉辦健康活動,包括:醫療新知衛教講座、騎單車、跑步、瑜伽等,每年也會有歲末聯誼會活動,讓病友分享經驗、交流,互相關懷增進聯繫,建議正確積極的態度面對罕病。

施銘洋提醒,使用抗黴菌、抗癲癇、荷爾蒙製劑,都可能誘發紫質症發作,就醫時應特別告知醫師或藥師,日常生活要避免吸菸、飲酒、使用來路不明藥物、空腹、節食、陽光照射,以及適度減少情緒壓力,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臺灣罕見血液病促進協會官網:https://www.tarbd.com.tw/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乾癬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皮膚外觀的改變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社交互動與自信心;而嚴重搔癢也常干擾睡眠,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邱足滿醫師指出,過去乾癬的治療以療效良好的生物製劑為主,近年則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問世,其治療機轉精準,治療成效佳,為中重度乾癬患者帶來生物製劑的針劑之外的口服藥物優異選擇。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懷孕過程中增加了15公斤,產後一直瘦不下來,使體態改變,膚質也變差,顯得很沒有活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詳細的評估,我們針對她的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進行調整,並搭配婦科調養,讓體重、體態都逐漸恢復,連家庭關係都明顯改善。讓我深刻體會到,產後不僅是身體的恢復期,也是心理與家庭關係重要的適應期。」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即使完全沒症狀,也一定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張廷彰醫師表示。子宮頸癌長期位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十名,約20%至3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二期以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HPV疫苗,但許多30歲以上女性仍屬「疫苗空窗世代」,未能在黃金施打年齡接種疫苗,此類族群更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