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該怎麼攝取?正確補充、增加行動力

by | 3 月 16, 2022

蛋白質該怎麼攝取?正確補充、增加行動力
 
蛋白質是身體組成的重要成份,各種組織、器官都是由蛋白質所構成。食物中的蛋白質在經過消化之後,會分解成各種胺基酸,胺基酸就像是蛋白質的零組件,我們的細胞會根據DNA上的設計圖,把胺基酸組裝成各式各樣的蛋白質,再形成肌肉、血球、皮膚、酵素、抗體等,發揮各式各樣的生理機能。

 
我們需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身體才有辦法生長發育、修復組織。當體內蛋白質不足時,可能造成很多問題,例如虛弱無力、肌肉變少、頭髮稀疏、傷口癒合較慢、保護力降低、情緒較不穩定等。
 
蛋白質不足問題多多
 
 
正確補充蛋白質,重質也重量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1〕,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會隨著年齡而有所差異,在一般成年人為每公斤體重1.1公克,假設體重60公斤,每天便需要攝取66公克之蛋白質。
 
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在70歲以上的老年人為每公斤體重1.2公克,假設體重60公斤,每天便需要攝取72公克之蛋白質。會將老年人之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提高的原因,主要是希望預防衰弱、肌肉流失的發生。如果有腎臟疾病、腎臟功能較差,請依照醫師的指示攝取蛋白質。
 
正確補充蛋白質,重質也重量
 
攝取蛋白質的時候,可以盡量挑選優質蛋白質,例如牛奶、雞蛋、魚肉、雞肉、豆類等。各種常見食物的蛋白質含量,提供給各位參考〔2〕
 
100克的去皮雞胸肉約含蛋白質22克
100克的去皮虱目魚約含蛋白質21.8克。
100克的原味腰果約含蛋白質16.4克
100克的雞蛋約含蛋白質12.5克
100克的豆漿約含蛋白質3.6克
100克的鮮奶約含蛋白質3.2克
 
大家可以用自己的體重計算每天蛋白質攝取量,然後統計一整天所吃的食物,看看蛋白質是否足夠,如果攝取不足的話,便要記得適當補充。
 
 
補充體力,增加行動力
 
想要擁有靈活行動力,除了補充體力,還需要顧好骨骼與環節。
 
骨骼的部分,鈣質與維生素都很重要,鈣質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攝取充足的鈣質可幫助骨骼與牙齒的正常發育及健康。鈣質之建議攝取量,在成人為每日1,000 mg。
 
然而,鈣質攝取不足的狀況卻相當普遍,男性7歲以上族群的平均鈣質攝取量僅達DRIs(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的38-58%,女性7歲以上族群亦達30-53%〔3〕。大家可以攝取牛奶、起司、奶粉、黑芝麻、傳統豆腐等,來補充鈣質。
 
補充體力,增加行動力
 
維生素D能夠增進鈣質吸收,幫助骨骼與牙齒的生長發育。維生素D每日建議攝取量,在五十歲以下為10微克,五十一歲以上為15微克。我們的皮膚在接受日照後可以合成維生素D,如果較少曬太陽,可以利用透過牛奶、起司、蛋黃、魚肉、蕈菇來補充維生素D。
 
葡萄糖胺是關鍵環節潤滑的主成分之一,隨著年齡,環節裡的葡萄糖胺含量下降,必要時可以適量補充,幫助維持靈活行動力。
 
 
貼心小提醒
 
攝取充足均衡的營養,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關鍵,如果經常因為工作忙碌忽略飲食,或是食量少胃口不好,可以善用營養配方,補充體力、補充行動力!
 
 
 
長期致力於成人行動力保健的安怡奶粉,全系列皆針對台灣成年人,特別是熟齡者的需求而設計。安怡濃縮乳清蛋白免疫球蛋白高鈣低脂奶粉能夠補充蛋白質,幫助肌肉生長,行動更有力。
 
濃縮乳清蛋白中的優質蛋白質,為肌肉合成的來源之一。獨家黃金比例蛋白質,可被身體充分吸收利用,有助肌肉生長,增強體力。一杯含有13.2克蛋白質,輕鬆補充日常所需蛋白質
 
葡萄糖胺主要用於保養身體環節健康。安怡濃縮乳清蛋白免疫球蛋白高鈣低脂奶粉含有專利植物性葡萄糖胺保護環節。搭配可促進膠原蛋白形成維生素C,支持身體環節柔韌運作,幫助維持身體環節的靈活力。
 
安怡獨家的骨鈣靈活營養群,擁有骨骼黃金營養比例,添加17國專利菊苣纖維,搭配優質鈣、維生素D3、鎂、蛋白質,讓您一次補充多種骨骼營養素,加倍行動力,加入安怡Line@立刻免費試用看看:https://page.line.me/xri6611c
 
 
參考資料:
1. 「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八版
2. 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3. 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02-105年成果報告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