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傑林醫師:他常常躺著送進醫院,經過治療之後,可以坐輪椅出院,然後再經過一段時間,他的疾病控制更好的時候,可以走路回來看門診。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滕傑林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滕傑林醫師:大家好,我是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滕傑林醫師。

劉育志醫師:相信大家對癌症都不陌生,但是很多人都不曉得說血液也會產生癌症,請問滕醫師,什麼是多發性骨髓瘤?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它是血液中漿細胞造成的疾病,當漿細胞過分增生,製造很多漿細胞的時候,就會導致疾病,我們稱為多發性骨髓瘤。

劉育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好發在哪些族群?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基本上還是一個成年人的疾病,所以小朋友基本上是沒有多發性骨髓瘤的,在成年人中又是以年紀比較大的長者,是比較好發的族群。

劉育志醫師:哪些危險因子比較容易產生多發性骨髓瘤?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並不如我們所認知的很多癌症,例如說這個肺癌抽菸,或是其他的癌症有一些特發的因子,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生,其實並沒有真正所謂的好發的因子,或是導致的原因,它就是可能是一些基因的突變而導致它的發生。

劉育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它會產生什麼樣的症狀?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最常見的症狀,其實是貧血,70%的病人他都有貧血的這些症狀,所以來看貧血的病人中有一部份,就是因為這樣而發現了多發性骨髓瘤,另外有30%~40%的病人會有骨頭疼痛、還有腎功能不理想,還有一些是高血鈣的症狀。

劉育志醫師:高血鈣會有什麼症狀?

滕傑林醫師:第一個很多病友會便祕,然後他的神智上並不是那麼的清楚,這是高血鈣常見的一些症狀。

劉育志醫師:骨頭疼痛常發生在哪些地方?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骨頭疼痛其實全身性的,所以很多病人一開始以為筋骨痠痛,或是扭傷了這些事情去國術館去看病,那是因為這個漿細胞是存在我們的骨髓中,我們的骨髓全身都有,所以他會覺得全身的痠痛,但有些病人產生了病理性骨折例如說他骨頭斷了,他的脊椎有一些壓迫性骨折,他就會在那個地方特別的疼痛,所以多發性骨髓瘤的疼痛分兩大類,一個是局部骨頭病變產生的疼痛,一個是全身病變產生的骨頭疼痛,很多病人都跟我們談,就是說多發性骨髓瘤剛發生的時候,他的骨頭疼痛是那種,痛不欲生的痛,所以這些也蠻辛苦的。

劉育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需要怎麼治療?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以前都是所謂的化學治療,但因為這幾年標靶治療很盛行,所以化學治療基本上在多發性骨髓瘤,已經不太使用了,目前有兩大類非常重要的,所謂標靶治療,第一個是叫作蛋白酶體抑制劑,另外就是一些免疫調節劑,藥物組合起來,會讓90%以上的病人得到很好的控制,我們還是期待,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有機會接受,所謂的自體幹細胞移植,就是俗稱的骨髓移植,因為我們做了自體幹細胞移植,可以進一步的來延緩病人未來復發的時間,得到更長的存活時間。

劉育志醫師:目前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患者需要住院嗎?

滕傑林醫師:以往的多發性骨髓瘤病人他來住院,其實是因為併發症,例如說他來的時候高血鈣,或是他骨折、或是他骨頭疼痛,可能需要讓病人來住院,我常跟病人說,多發性骨髓瘤的病人的樣態是他常常躺著送進醫院,經過治療之後,可以坐輪椅出院,然後再經過一段時間,他的疾病控制更好的時候,他可以走路回來看門診,所以他真正住院是因為疾病的併發症,而不是因為治療的本身,現在大部分的病人的治療,都可以在門診可以完成,非常的方便。

滕傑林醫師:一個大概是65歲左右的男性,他來的時候其實真的很嚴重,就是貧血、高血鈣,然後這個腎功能也不太好都這個快要洗腎了,被送進加護病房,家屬都覺得大概沒有什麼機會了,但經過適當的這些治療之後,病人接受了初步的標靶治療之後,病人是很明顯的進步,他就很順利地離開加護病房,他就從躺著進醫院,然後經過了大概兩週到三週的治療他就可以坐輪椅回家,等到三、四個月之後他是走路回來看門診,接著呢沒有想到他可以做這些事情,因為後來又做了自體幹細胞移植,他到現在已經活了大概6年到7年的時間,他的生活完全正常,你從外觀上根本看不出他是病人,治療過程中他的孩子,也結婚生孩子,生寶寶、生孫子,他都可以去參與,我覺得其實是一件蠻好的事情。

滕傑林醫師:多發性骨髓瘤是全身的疾病,病人最明顯感受到的,其實是骨頭痠痛的問題,當病人有一個不明原因,全身骨頭痠痛合併貧血的時候,就要高度懷疑有多發性骨髓瘤的可能性,現在的醫學非常進步,我們在兩天、三天之內都可以徹底的診斷,因為他是一個無法完全治癒的疾病,所以治療的目標要設定,治療的目標不是把這個病治好,大家也不要去尋求偏方,或是買很貴的藥其實現在的藥健保都有給付了,我們的治療目標,是讓病人得到一個穩定的狀態,讓病人的生活恢復到正常,能夠過正常的日子,越久越好,在未來有更多新的藥會進來台灣,所以我相信在未來,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成績,一定會比現在好上更多。

劉育志醫師:感謝滕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