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歲的王伯伯(化名)十年前曾因為穩定型心絞痛放置過血管支架,多年來持續於心臟科門診追蹤,藥物控制得很穩定,每個禮拜都有規律運動。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王伯伯便不敢回診、領藥,擔心踏進醫院可能會染疫,所以便自行把每天服用的藥物,改成兩天吃一次,想要藉此撐得久一點。「疫情期間待在家,王伯伯經常自己煮控肉,吃得很豐盛。結果上個月中旬,突感到胸痛、胸悶、冒冷汗,是症狀相當典型的急性胸痛。他很擔心,但是又很害怕到醫院,所以忍了將近一整天,已經快要昏倒了,才被家人帶至急診報到。」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李卓翰醫師說,「我們立刻幫他做緊急心導管,疏通冠狀動脈,才得以化解危機。」
冠狀動脈負責供應心臟的血液循環,當冠狀動脈阻塞,就會出現心肌梗塞〔1〕。李卓翰醫師指出,心肌梗塞高風險因子包括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遺傳、體重過重等〔2〕,皆可能會危害血管健康,導致心血管疾病。
心肌梗塞發作時,患者會感到胸口又悶又緊,好像被石頭壓住的感覺,而且可能在肩膀、前臂、下巴感到痠麻不適,症狀嚴重時還會冒冷汗〔2〕。李卓翰醫師解釋,心肌梗塞是相當危急的狀況,當下應立刻就醫、盡早疏通血管,否則心肌可能在短時間內缺氧壞死,引發憾事。
李卓翰醫師分析,動脈血栓是造成心肌梗塞的常見原因,血栓來源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從別處流過來的血栓,如心房顫動可能導致心臟血管有血栓形成,當血栓被心臟血液打出去,便隨著血液流到他處,若流入腦部血管,就會造成腦中風;流入小腸血管,就會造成小腸中風;流入下肢血管,就會造成腳部中風;流入心臟的冠狀動脈,即會造成心肌梗塞〔1〕。另一種是冠狀動脈本身所產生的血栓,通常是因為長期處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狀態〔2〕,使膽固醇堆積於血管壁形成動脈硬化斑塊,動脈硬化斑塊除了會讓血管變狹窄,還有可能破裂,造成血小板聚集,在血管壁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暢通。
搶救心臟,刻不容緩!
若診斷為心肌梗塞,醫師會開始使用藥物治療,包括抗凝血劑、抗血小板藥物,然後安排緊急心導管嘗試疏通冠狀動脈,李卓翰醫師解釋,我們可利用氣球擴張術、血管支架來撐開冠狀動脈狹窄的位置,盡快恢復心肌的血液灌流。部分患者可能會需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在冠狀動脈上嫁接一段血管,讓血流可以繞過狹窄的部位〔3〕。疏通冠狀動脈之後,患者必須持續接受藥物治療,李卓翰醫師說,標準的作法是使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稱為「雙抗治療」,利用兩種機轉的藥物來抑制血小板活性,以降低血栓形成的機會。只要沒有禁忌症,心肌梗塞患者都建議應接受雙抗治療達一年,爾後會留下一種抗血小板藥物,終生服用以預防再度發生心血管事件。〔3〕
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的患者要留意出血狀況,若只是輕微的皮下出血、瘀青較無妨,但如果是腸胃道出血就得趕緊就醫處理。李卓翰醫師提醒,阿斯匹靈是經常使用的抗血小板藥物,對於比較容易產生壓力性潰瘍、消化性潰瘍的患者,要提防腸胃道潰瘍,倘若有腸胃不適、解黑便的狀況〔4〕,請務必告知醫師,以評估調整藥物,切勿擅自停藥或更改服藥頻率,讓心血管疾病有機可趁。
李卓翰醫師提醒,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都是與心血管疾病有關的危險因子,建議積極控制達標。此外,在初期報告中,心肌梗塞、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感染新冠肺炎病毒,較容易出現併發症而演變成重症,死亡風險較高,〔3〕李卓翰醫師補充,接種疫苗則可提升保護力,建議可及早施打。施打後可以加壓止血,不需要為了施打疫苗而停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5〕,〔6〕
貼心小提醒
李卓翰醫師呼籲,心血管疾病往往是長時間的累積而形成,血壓、血糖、血脂、肥胖、壓力、抽菸〔2〕等皆是不容忽視的危險因子,平時可能毫無徵兆,但當心肌梗塞發生時,就會危及性命。
李卓翰醫師叮嚀,想要保養心血管,就得按時服藥,將三高控制好,且要維持健康生活型態,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充足睡眠等,飲食避免過於重口味。即使放完血管支架也應務必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避免血栓形成,才能確實降低再次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
◎ 了解更多心血管疾病用藥知識與風險,前往問診便利貼。
◎ 了解十年內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前往心血管疾病風險評估。
參考資料:
1. Anatomy and Function of the Coronary Arteries. https://www.hopkinsmedicine.org/health
2.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急性心肌梗塞, 生和死一瞬間
3. 2020 ESC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out persistent ST-segment elevation
4. Aspirin PI
5. 【錯誤】網傳「接種疫苗當天請停用阿斯匹靈、保栓通、抗血栓藥物和抗凝血劑」?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6. Covid-19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evidence from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Nikoloski et al. BMC Public Health (2021) 21:1068
MAT-TW-2101085 -1.0-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