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極度搔癢!治療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敏專家圖文解說

by | 11 月 17, 2021

終結極度搔癢!治療兒童異位性皮膚炎,過敏專家圖文解說

「醫師,小寶的皮膚狀況越來越差,整天都一直抓、一直抓,到了晚上,又會癢得更厲害,很難入睡,也睡不安穩。」林媽媽心疼地說。

就讀幼稚園的小寶,四肢、背部都有一片片的紅疹,分布面積廣,已屬於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由於皮膚上的紅疹相當顯眼,使得小寶畏懼外界眼光,白天不太敢去上學,而且坐在診間,也忍不住在發癢的皮膚上抓來抓去,脆弱的皮膚上充滿了抓痕,晚上更是睡不好,除了影響身心發展,也讓家長心力交瘁。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院長王志堯教授指出,「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除了使用局部治療之外,也會視狀況搭配全身性治療。相較於成人患者,兒童患者的皮膚相當脆弱,一定要做好保濕,維持皮膚完整性。而小寶的狀況較為嚴重且經常復發,因此也建議使用生物製劑作為全身性治療。」〔1〕

小寶的皮膚狀況經過生物製劑治療後顯著改善,王志堯教授表示,大約半年之後,小寶的皮膚大部分都恢復到正常膚況,生活品質改善了,睡眠品質也變好了,不論是對小朋友的成長,或是家長的負擔,都有顯著幫助。


過敏進行式,每八個孩童中,就有一位異位性皮膚炎

近幾十年來,異位性皮膚炎的盛行率逐年上升,根據研究,台灣7歲至15歲孩童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從1974年1.43%,逐漸增加到2007年的12.9%〔2〕

異位性皮膚炎的兒童患者大多在5歲之前發病,王志堯醫師表示,兒童的異位性皮膚炎在三歲之前發病佔85%,三歲之後發病的比率為15%。若在學齡前沒有得到妥善治療,病情將會有越來愈嚴重的趨勢。

越來越常見的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的致病機轉主要有兩大因素,王志堯教授解釋,除了先天皮膚屏障較差之外,孩童本身若有過敏體質,在接觸環境中的過敏原後,也可能誘發異位性皮膚炎。
「先天性皮膚屏障較差的孩童,皮膚狀態比較乾燥,若沒有注重保濕,在遇到環境中的過敏原時,容易受到刺激,而引起發炎反應。」王志堯醫師進一步補充,「過敏反應可能影響不同器官,而過敏體質的孩童若受到環境中致敏原刺激,身體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在皮膚上,便是異位性皮膚炎。」


癢癢癢!極度搔癢的異位性皮膚炎影響孩童身心發展

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皮膚大多乾燥、沒有光澤,病灶的型態與分布則會隨著年齡而有所差異。

「異位性皮膚炎可能在嬰兒時期便出現症狀,例如頭部及臉部的肌膚發紅、乾燥、脫屑、嚴重搔癢等,且隨著情況越發嚴重,發炎情況還會往四肢伸側蔓延。」王志堯教授舉例,「像是年紀較大孩童的異位性皮膚炎常出現在頸部、耳垂、手肘、腕關節或膝關節等皮膚皺摺處。」

臨床上,可根據皮膚發炎的嚴重度、病灶涵蓋面積,來計算「異位性皮膚炎面積暨嚴重度指數(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EASI)〔3〕」,EASI評分0至6,屬於「輕度」;EASI評分7至19,屬於「中度」;EASI評分20至72,屬於「重度」。

「異位性皮膚炎會讓患者感到嚴重搔癢、非常不舒服,不只白天很難專心,晚上睡眠也會受到嚴重干擾,可能影響孩童的學習狀況,」王志堯教授表示,由於病灶很顯眼,孩童還可能在皮膚狀態不佳的情況下,因而產生自卑感。雖然異位性皮膚炎不會傳染,但為了避免被誤會,患者常會試著把皮膚包得緊緊的,反而使得皮膚更癢,甚至加重發炎的狀況,對於孩童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有效改善病灶、安全性高!生物製劑突破傳統治療困境

醫師會依據異位性皮膚炎發炎的病灶面積與嚴重程度,選擇合適治療方式。王志堯教授強調,「所有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都必須做好基礎保濕,使用乳液、凝膠、軟膏等保濕劑讓皮膚不乾燥,維持皮膚的完整性,可以有效減少發炎的狀況。」

此外,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灶,還可以使用局部治療,王志堯醫師解釋,例如免疫抑制劑藥膏、類固醇藥膏,若有感染的狀況,也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倘若病情較嚴重、分布面積較廣,屬於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便要考慮搭配全身系統性治療,王志堯教授說,傳統治療包括口服免疫抑制劑、紫外線光照治療、類固醇等,且目前還有生物製劑可以使用。「生物製劑是單株抗體,可以與IL-4、IL-13等細胞激素的接受器結合,有效緩解發癢與發炎。」王志堯醫師說,「如果接受傳統治療一段時間後,還是沒有辦法改善,或經常復發,便可考慮申請生物製劑來治療。」

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如何治療?

生物製劑是運用生物科技製造的標靶藥物,針對特定靶點發揮作用,有效中止發炎因子所產生的連鎖反應。王志堯醫師說,相較於傳統藥物,生物製劑的作用機轉相對精準,能夠緩解搔癢、改善皮膚病灶、提升生活品質、改善睡眠品質〔4〕,且副作用也比較少,安全性高。不只是青少年與成人患者,就連6至11歲的兒童也能依據體重調整,進行每兩周或每月一次的居家或是回診施打〔5〕;與此同時,王志堯醫師也提醒患者需聽從醫師指示用藥,以避免發生像是鼻咽炎、結膜炎等不良反應事件。生物製劑治療成效顯著,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中,已陸續加入使用建議,希望能讓更多中至重度患者受益。〔6〕

生物製劑對異膚兒童的幫助

貼心小提醒

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疾病,因為皮膚病灶顯眼,且極度搔癢,對兒童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隨著醫學進步,治療已可發揮顯著效果,穩定控制病情。
王志堯醫師建議患者及早就醫,並根據病情嚴重度,接受適合的藥物治療,才有機會擺脫惱人的搔癢與紅疹!

參考資料:
1. 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診療指引2021版,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
2. Wu WF, Wan KS, Wang SJ, Yang W, Liu WL. Prevalence, severity, and time trends of allergic conditions in 6-to-7-year-old schoolchildren in Taipei. J Investig Allergol Clin Immunol. 2011;21(7):556-62. PMID: 22312941.
3. Hanifin JM, et al. The 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EASI): assessment of reliability in
atopic dermatitis. Exp Dermatol. 2001;10(1):11-18.
4. Paller AS et al. J Am Acad Dermatol. 2020; 83(5):1282-1293
5. DUPIXENT仿單
6. 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臨床診療指引2021版,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
MAT-TW-2101603-1.0-11/2021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掉髮、疲倦、發燒、紅疹,紅斑性狼瘡8項警訊!全身上下症狀解析(圖文懶人包)

掉髮、疲倦、發燒、紅疹,紅斑性狼瘡8項警訊!全身上下症狀解析(圖文懶人包)

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簡稱SLE)是個自體免疫疾病,代表著我們的免疫系統出了點錯,開始對正常健康的細胞進行無差別攻擊。患有紅斑性狼瘡時,皮膚、頭髮、關節、和腎臟、甲狀腺等重要器官都可能受到攻擊;因此,紅斑性狼瘡是個會讓年輕人、青壯年一身病的棘手問題。由於攻擊範圍很廣,讓紅斑性狼瘡的症狀很多變,遍布全身,也容易會被誤以為其他狀況,包括憂鬱症而延誤了治療時機。

多數紅斑性狼瘡患者的發病年齡介於15到44歲之間,女性患者為多,也就是說,紅斑性狼瘡是個容易影響可生育女性的疾病。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究竟哪些症狀可能是紅斑性狼瘡的早期徵象。

小心流失營養、腎性貧血,透析後營養補充重點提醒,腎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小心流失營養、腎性貧血,透析後營養補充重點提醒,腎臟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80歲的伯伯已經洗腎五、六年,因為牙齒不好幾乎以流質食物補充營養,但近期開始出現腸胃不適的狀況,除了拉肚子外,也吃不下東西,在三個月內體重下降5公斤,結果有一次伯伯從輪椅站起來的時候跌倒,造成股骨頭骨折,目前還在住院治療。」王舒民醫師表示,接受血液及腹膜透析除了排除體內的代謝廢物與多餘的電解質外,胺基酸、微量元素、水溶性維生素,如B1、B6、B12與葉酸等,也可能在透析過程中流失。「後來抽血檢驗發現,伯伯血中的白蛋白濃度已從4.3 mg/dL降到3.5 mg/dL且出現腎性貧血,建議他要適時使用營養補充品。」

減少髖部疼痛,增加髖部活動度,坐姿、站姿、躺著也能練(示範影片+圖解)

減少髖部疼痛,增加髖部活動度,坐姿、站姿、躺著也能練(示範影片+圖解)

我們常說現代人面臨的身體困境中,最常是因為「久坐」而引起的。因此,髖部疼痛、髖部緊繃就成了許多人的日常。

想要改變髖部僵硬、常常髖部痛這樣的狀況,你可以試著增加髖部的活動度與肌力。活動度是我們身體可用的活動範圍,也是運動能力的基礎。你需要有足夠的髖部活動度,才能讓髖部關節好好運作,增加對髖部的控制力,活動上協調、順利。做好這些訓練,你的運動表現會變好,而受傷機會或亂痛一通的機會都會變小。

髖部健康實在太重要了。今天,我們從提供坐姿、躺姿、跪姿、和站姿,總共四種不同姿勢,共十二種動作,你可以隨著自己目前的方便性,

發作一次就可能癱瘓、失明!泛視神經脊髓炎的警訊與治療,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發作一次就可能癱瘓、失明!泛視神經脊髓炎的警訊與治療,神經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40歲的女士,剛開始的症狀是手麻、走路不太方便,經過治療後,症狀改善,但是在幾個月後又出現手腳無力,並在3天內就進展到四肢癱瘓。」郭育呈醫師指出,「經過檢查後,診斷為泛視神經脊髓炎,且水通道蛋白(AQP4)抗體為陽性。接受高劑量類固醇與血漿置換後,患者的症狀漸漸改善。」

為了降低復發的機會,患者後續接受了新型單株抗體生物製劑治療。目前患者恢復得不錯,不再需要坐輪椅、拿拐杖,可以自己開車、買菜,也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近視、散光、白內障退散!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適應多種眼睛條件,提升方便與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近視、散光、白內障退散!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適應多種眼睛條件,提升方便與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他是位60歲的男性,高度近視達1300度,且有白內障及黃斑部退化的狀況。」垂楊大學眼科謝旻蒼醫師表示,「由於患者常在夜間駕車,工作上也有較高的中距離用眼需求,所以患者選擇使用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

延焦段散光矯正人工水晶體能同時幫患者矯正近視、散光,並提升中距離的視覺品質,在日常生活中幾乎都不需要配戴眼鏡。高度近視、散光患者在術後能夠擺脫配戴多年的厚重眼鏡,生活品質與滿意度也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