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高5倍」 高風險群早篩丶早診丶早治癒後好

by | 6 月 3, 2021

 
記者:田柏升報導
 
 
年紀越大罹病率越高! 心房顫動為成年人最常見心律不整
 
心房顫動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心律不整疾病,心臟電流訊號紊亂,讓心跳異常,快而不規則,發生率會隨著年紀增加,罹患心房顫動高風險群包括三高、肥胖及肺部疾病患者。心房顫動讓心臟容易形成血栓,因此中風機率也比常人高出五倍以上。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系副院長張坤正醫師指出,許多心房顫動患者在發作時會覺得心悸、胸悶、喘不過氣,更嚴重者甚至會昏倒,也有部分患者在心房顫動發生時沒有明顯症狀。
 
 
服藥控制率5成 心導管介入有效率最高達8成
 
張坤正醫師說,心房顫動若只靠藥物治療,控制率僅有不到5成,若是藥物控制效果不佳,或因服藥產生副作用,或是不想終生服藥的患者,可以透過心導管電燒或冷凍消融手術進行治療。2010年至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已完成250例心房顫動心導管手術;2018年引進冷凍消融心導管手術,因為患者接受度高,也迅速累積近60個成功案例。
 
「心導管手術治療心房顫動,最重要的是做肺靜脈阻斷。」張醫師表示,電燒與冷凍消融兩種手術療效相當,術後有7至8成機率,能將心房顫動發作頻率降到極低或根治, 大部分患者能在術後第二天出院。

張醫師補充,電燒治療主要是用導管深入至左心房肺靜脈交接處,一點一點的電燒來阻斷電流傳導; 而近年來新發展的冷凍消融心導管手術,則能透過冷凍球囊,一次性的將肺靜脈與左心房的電流傳導做隔離阻斷,和電燒手術相比能減少一半以上的手術時間,對病人而言,舒適度與術後恢復情況較佳。
 
學習自我測量脈搏, 確診靠心電圖檢查提醒心房顫動高風險族群,學習自我測量脈搏,留意是否每分鐘心跳超過100次以上;當懷疑心律不整時應及早就醫,透過24小時或7天、14天的心電圖監測,或監測時間更長的植入式心律監測裝置來確診並接受治療。
 
 
中國附醫心血管團隊專業分工 經驗豐富
 
中國附醫心血管團隊有多達30位以上主治醫師,主要分為心導管介入、心律不整及心臟影像團隊,曾獲SNQ國家品質認證標章。心導管手術經驗豐富,2020年6月導入AI輔助判讀急性心肌梗塞心電圖系統, 獲得2020年國家新創獎;另外,在左心耳封堵術用於預防心房顫動腦中風及新型希氏束起搏術的經驗上,在國內也是數一數二,常受邀到全台各大醫院指導手術。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數月持續腹瀉且在右頸部發現一顆淋巴結腫大而就診。」陳佳宏醫師表示,「患者並未意識到這些症狀與腫瘤有關,但在經過全身檢查發現,左側鼠蹊部亦有淋巴結腫大,而肝臟也有三顆腫瘤,切片檢查確定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而且腫瘤已經轉移。」

經過團隊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手術切除頸部淋巴結,並利用射頻燒灼術及放射性治療處理肝臟的腫瘤。後續患者持續接受長效型體抑素注射治療,幫助改善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患者已經接受體抑素治療約5年,目前狀況穩定,沒有發現新的腫瘤。陳佳宏醫師說,雖然在發現時已是轉移性第四期神經內分泌腫瘤,不過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患者的病情還是有機會獲得良好控制,生活品質也可以維持。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曾經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走路時和行人稍微碰撞跌倒,結果就痛到站不起來。送急診室後,發現是髖部骨折。」林聖傑醫師表示,「患者很懊惱,認為骨折是因為運氣不好,但是經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才曉得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後續也開始接受治療。如果能夠早一點發現、早一點治療,應該有機會避免骨折發生。」

乳癌治療便利性大進化!HER2雙標靶藥物皮下注射新劑型–早期、晚期都受惠,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乳癌治療便利性大進化!HER2雙標靶藥物皮下注射新劑型–早期、晚期都受惠,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30多歲的王小姐因為健檢而確診早期乳癌,後續接受手術治療,根據病理報告的結果,醫師建議術後進行HER2雙標靶治療。 「醫師,如果做HER2雙標靶治療,是不是每次都需要兩、三個小時呀?」王小姐問,由於平時工作相當忙碌,讓她很擔心後續治療的安排。 「依照妳的狀況,HER2雙標靶治療能夠降低復發風險。」醫師說,「因傳統HER2雙標靶治療是透過靜脈輸注給藥,的確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現在已經有皮下注射新劑型,每次只要幾分鐘,可大幅縮短治療時間,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