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公益宣導計畫啟動 患者親自參與主題曲《只要我還在》創作 盼大眾傾聽他們心中微小的夢想,一起為其累積夢想哩程

by | 5 月 6, 2021


「失去,不可怕。可怕的是,我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失去…」這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 公益宣導計畫主題曲《只要我還在》MV中簡單的一句開場白,卻是所有SMA患者家庭內心深處最無助的恐懼。

SMA是一種罕見疾病,隨著疾病發展會逐漸影響患者的行動與自理的能力,甚至是呼吸的自由,讓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日常,變成SMA患者微小的夢想。為增進大眾對SMA疾病的瞭解與重視,此次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及社團法人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三方首度攜手合作推動公益宣導計畫,邀請知名歌手陳勢安攜手SMA患者共同創作主題曲《只要我還在》,由陳勢安親自演唱。更邀請金鐘影后柯淑勤與新生代演員劉修甫兩位實力派演員於MV中首度同台飆戲。劉修甫於劇中飾演SMA患者,柯淑勤則擔任SMA患者母親角色,真實詮釋出SMA患者家庭的日常與心聲,面對困境仍積極實現微小夢想的生命故事,呼籲大眾一起用愛和鼓勵支持他們累積夢想哩程。


成長過程中最平凡渺小的夢想:不成為家人負擔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小兒部郭雲鼎醫師說明:「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脊髓與腦幹運動神經元退化,連帶使肌肉逐漸萎縮,目前全台約有400多位SMA患者。」不同於常人「長大」過程中的逐漸獨立自主,隨著時間的流逝,SMA患者卻失去了更多生活能力與自主能力;離不開他人照顧的人生,成為SMA患者最大的心理負擔。對患者來說,時間就是最寶貴的資產,在有限的時間下,儘管身體功能漸漸失去,就像MV中熱愛畫畫的主角小龍,就算最後只剩一隻手指能夠支撐著畫筆,仍堅持夢想不放棄作畫,持續走在生命的道路上。

台灣脊髓肌肉萎縮症病友協會鐘育志理事長強調:「SMA疾病不影響心智發展,SMA病友是榮獲最多總統教育獎的罕見疾病病友,只要不放棄,大家一定都能發揮創意克服肢體障礙讓生活精彩,SMA患者正處於充滿希望的年代,醫學的進步可以改寫SMA疾病自然史。」患者最平凡的夢想僅是維持目前身體的功能,不成為家人的負擔,希望終有一天能夠勇敢追夢,如同主題曲中的這句歌詞:「只要我還在,人生不該就此留白,要活得精彩」。鐘育志理事長補充:「目前國內SMA疾病治療與照護資源已漸完善,也開始推動跨科別整合性照護,不只照顧病友,更可以為照護者提供全方位支援。希望藉由各界持續努力,能全面向協助這群藏翼天使,讓他們也擁有正常受教權、各種社會活動參與權與無障礙生活環境,以期病友們未來將所學貢獻並回饋於社會。」


整合性照護資源提升,幫助社會長期照護成本降低

目前政府公告罕見疾病種類共有226種,而國內罹患罕見疾病之人數超過17,000人,當家庭內有罕見疾病患者時,家屬焦慮傷心的心情是常人所無法理解,且還需學習如何照顧患者,長期下來累積的壓力可想而知。每個父母都期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SMA患者及所有罕病家庭都需要社會的關心與支持,讓罕病家庭在良好的醫療體系下獲得相關協助。罕見疾病由於疾病特殊及多元,治療及照護所需耗費的社會成本亦相當龐大,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表示:「國內目前提供給罕見疾病的醫療資源越趨完整,不僅可以提供罕病家庭更好的醫療環境,可以幫助降低社會長期照護成本,還能重塑病患的生命價值。希望大眾能夠給予罕病更多愛和鼓勵,讓每一個罕病家庭都能正向且微笑地過日子,為罕病患者累積夢想哩程盡一份心力。」


連一支畫筆都無力握住的SMA患者,卻仍用盡所有努力在支撐心中的畫筆

SMA患者在身體功能的逐漸退化下,除影響原有的生活,患者本身的身體負擔、心理負擔甚至會擴及至整個家庭,進而成為家庭負擔,如同公益宣導計畫主題曲《只要我還在》MV中對於患者家庭的生活演繹:主角小龍繪畫時,從原本的退化變形的手指無力卻努力的握筆,逐漸演變成連一支畫筆都無法支撐住,在一旁看著這一切的母親更是心如刀割,僅能極力把握當下的陪伴。社團法人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表示:「MV裡面的每個畫面,非常令人感觸,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我知道,我正在失去』,而SMA患者最微小的夢想,僅是希望能自己刷牙、吃飯、照顧自己,不拖累家人。希望大眾能夠持續關懷SMA患者,為他們累積追尋夢想哩程的動力。」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