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喉嚨卡卡不會好?慢性咽喉炎圖文懶人包一次了解

by | 12 月 25, 2020


「陳醫師,我喉嚨卡卡好久了耶……」

「感覺喉嚨一直有東西,咳不出來又吞不下去,很困擾啊……」

「我的喉嚨……該不會長了什麼不好的東西啊?(驚恐樣)……」

說到耳鼻喉科門診中,最困擾患者的問題,「喉嚨卡卡」絕對穩居排行榜 Top 10!

不瞞您說,在還沒成為耳鼻喉科醫師之前,陳醫師本人也常受到這個問題所困。成為耳鼻喉專科醫師後,因為自身經驗,所以知道喉嚨卡卡對患者的生活影響有多大。

然而,由於造成喉嚨卡卡的原因實在太多,很難在幾分鐘的看診時間內一次說清楚、講明白,因此我特地利用此懶人包,幫您整理出喉嚨卡卡的「四大關鍵原因」,希望您快速掌握重點,幫助您找出困擾許久的問題根源。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為何您的喉嚨卡卡一直好不了,關鍵在這裡:

造成長期喉嚨卡卡(慢性咽喉炎)的源頭可能在鼻子、食道、頸部甚至心理,而且常常不是單一問題引起,治療需要耐心。若您喉嚨的異物感已經持續兩週以上,甚至有喉嚨痛、聲音沙啞、吞嚥不順、脖子摸到腫塊,請盡早尋求耳鼻喉科醫師協助。

在揭曉喉嚨卡卡的關鍵原因前,先了解我們身體是如何運作,可以幫助您理解。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鼻子每天都會製造 1000 到 2000 cc 的鼻涕倒流(可參考鼻涕倒流這篇文章),幫助清除吸入鼻子的髒污、病菌和過敏原。

這些倒流到喉嚨的鼻涕去哪了呢?其實是悄悄地被我們吞入食道和胃,最後胃裡面的胃酸會幫助清除鼻涕中的髒污。

這整個過程,其實蠻像我們在洗手台洗手,鼻子如同水龍頭,水流經的地方(咽喉、食道、頸部)如同水槽,而食道和胃如同排水系統。

先有這樣的概念,接下來就可以談談造成喉嚨卡卡的原因了。


喉嚨卡卡第一類:水龍頭沒關緊——鼻子的問題


當水龍頭(鼻子)沒關緊,就會有比平常還多的鼻涕進入喉嚨,讓喉嚨出現異物感。

造成鼻子分泌物過多的原因有很多,大致可以分成三類:

• 過敏性鼻炎:每到季節轉換、濕度溫度不穩定時,就開始噴嚏狂打、眼鼻癢癢或鼻涕倒流,讓喉嚨又卡又癢。在台灣幾乎每三個人就有一個是過敏兒,是相當常見的狀況。
非過敏性鼻炎:懷孕期間、使用某些藥物、吸入刺激物質等等,有些人的鼻涕倒流就會增加。
• 感染性鼻炎:感冒後引起的急性鼻竇炎、長期沒好的慢性鼻竇炎、黴菌引起的黴菌性鼻竇炎等等,都會因為濃稠的鼻涕增加,導致喉嚨卡卡。



喉嚨卡卡第二類:排水系統不良——食道和胃的問題


本來應該被吞入食道和胃的鼻涕,因為排水系統不良(食道、胃)而下不去,甚至造成逆流、回堵,也會讓喉嚨卡卡。常見原因有三類:

咽喉逆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簡稱LPR):胃裡面的液體不小心跑太遠,往上逆流到喉嚨,胃液裡主要的成分是胃酸,它是一種強酸(pH 值才 2 左右),不耐酸的喉嚨黏膜很容易被胃酸灼傷,導致喉嚨慢性發炎。
食道炎或結構異常:某些食道本身的疾病,像是嗜伊紅性食道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食道憩室(esophageal diverticulum),因為食道結構出問題,影響吞嚥的順暢度而引起喉嚨異物感。
食道運動異常(esophageal dysmotility):食道結構沒問題,但蠕動功能出問題。例如食道弛緩不全(achalasia) 、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等等。

第一類的咽喉逆流(LPR)在耳鼻喉科門診很常見。許多人的喉嚨因為反覆被胃酸逆流刺激,導致食道開口附近的環咽肌(cricopharyngeal muscle)緊繃,長期下來就產生喉嚨深處的異物感。

「可是我都沒有胃酸逆流的感覺啊?」很多人聽到自己喉嚨卡卡的原因是咽喉逆流都很驚訝,其實,咽喉逆流不一定有胃酸逆流的症狀(火燒心、喉嚨灼熱感、容易嗆到、吞嚥困難或聲音沙啞),喉嚨異物感可能是唯一的表現。

一旦懷疑食道以下的消化道問題,會需要腸胃科醫師接手後續的檢查和治療,包括胃鏡、食道攝影、食道壓力檢查…等等。



喉嚨卡卡第三類:水槽堵塞——喉嚨、頸部、食道長東西


喉嚨長期卡卡,最讓人擔心的莫過於喉嚨是不是真的「長東西」?而找出喉嚨附近是否有不該出現的東西,是耳鼻喉科醫師最重要的任務。

從喉嚨、頸部到食道,都可能長出讓喉嚨卡卡的東西,雖然大多是良性的病灶,但永遠要留意惡性腫瘤存在的可能性。常見的原因如下:

良性病灶:扁桃腺結石、口腔咽喉的良性腫瘤、黏膜病變
惡性腫瘤:口腔癌、咽喉癌、食道癌、甲狀腺癌
構造引起:頸椎骨刺、莖突過長症候群(Eagle syndrome)

針對長期喉嚨異物感,除了門診的望聞問切外,常會需要詳細的內視鏡檢查或是頸部超音波來輔助判斷。我們也能幫您評估是否需要到大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例如X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腫塊切片檢查…等等)。

好在,大多數頭頸部腫瘤經過細心的耳鼻喉科醫師檢查,都能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因此,若您或親朋好友有這種困擾,請盡早讓我們來協助您喔!



喉嚨卡卡第四類:身體沒問題,心理出狀況

當醫師已經幫您排除上述的所有問題,喉嚨仍有揮之不去的異物感,就很有可能是所謂的臆球症(或稱喉球症,globus hystericus)。

這是什麼東西?很少見嗎?

其實並不然,你我都可能曾經發生過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不知道您有沒有和家人朋友一起觀看悲傷電影的經驗?當您想哭但又怕被旁邊的人發現,一直憋住不哭,此時喉嚨深處會暫時出現一陣緊繃的感覺。這種狀況下您當然是健康沒生病的,但一時的情緒起伏卻造成了喉嚨卡卡。

由這個簡單的例子可知,情緒起伏、壓力過大、睡眠不足…等心理因素,也會讓身體產生不舒服的感覺,甚至導致自律神經失調,這時候就需要適時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了。



您困擾已久的喉嚨卡卡,問題可能不只一個

以上四類大致上已涵蓋大多數造成喉嚨卡卡的原因,其他更少見的問題還有:對某些食物過敏、喉部神經病變…等等。

這裡還有一個重點:許多難纏的喉嚨異物感,不只有單一因素造成,同時「合併兩種以上問題」的人其實也不在少數。

例如:本來鼻子就過敏的人,遇到濕冷的天氣引起鼻水倒流增加,最近睡眠不足常喝咖啡提神,導致自律神經失調加重胃酸逆流至喉嚨,進而產生咽喉發炎、喉嚨卡卡的感覺。不瞞您說,這是身為過敏兒的陳醫師本身也常遇到的狀況。所以,治療這類患者時,真的是感同身受啊!

治療期間,耳鼻喉科醫師有時會需要腸胃科、身心科、神經內科……等專家們協力合作,才能幫您找出問題的根源、找出最符合您的客製化治療。


醫生說我有慢性咽喉炎,平常需要注意什麼嗎?

少量多餐:每餐盡量不要吃超過八分飽,減少胃酸逆流的機會。
飯後走走:飯後兩小時內多走動,避免馬上躺下或趴著休息。
禁止宵夜:吃完宵夜通常不久後就睡了,胃酸容易逆流。
咖啡減量:現代人似乎很難不依賴咖啡和茶(陳醫師自己也是咖啡重度成癮者),但咖啡因是胃酸過多的成因之一,若您長期咽喉逆流,我通常會建議患者建議先一半的量(要完全不碰茶和咖啡,連我自己都很難做到呢!)
避免清喉:慢性咽喉發炎的人,常會有反覆「清喉嚨」這個動作,其實在咽喉內視鏡底下,大部分慢性咽喉炎患者的喉嚨是沒什麼「痰」的,反而是喉嚨的黏膜可以看到各種「發炎」的跡象(黏膜紅腫、分泌物變黏稠、肉芽產生…)。反覆清喉嚨反而會延長喉嚨卡卡的時間,要盡量避免。
別穿太緊:衣物太緊身可能導致腹壓增加,引起胃酸逆流。
積極控制鼻過敏:減少鼻過敏引起的鼻水倒流。
減少壓力、規律作息:避免自律神經失調引起的全身不適。

文章看到這裡,希望能讓您對慢性咽喉炎有初步的認識。當決定要處理困擾已久的喉嚨卡卡,請您多點耐心,找一位願意幫您整體詳細評估的醫師,與他一起努力,相信您一定會逐漸進步的!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發現乳癌時已有肝臟轉移。因為是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劉峻宇醫師表示,「對大部分患者而言,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顯著延長無疾病進展存活期,但是大約20%至30%的患者在治療初期即會發生抗藥性,無法獲得預期效果。」

那位年輕患者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後,不到半年便失去效果,後續雖然接受過一線紫杉醇類的合併化學治療,效果也僅約4個月後腫瘤再次惡化,因此在充分溝通後,患者選擇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讓她的病情獲得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傳統化學治療少,幫助維持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