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不舒服不敢說 擅停藥結果竟是掛急診

by | 12 月 18, 2020


「奇怪,這位先生上次中風後,明明都按時回診,也都有拿藥,怎麼還是一直反覆中風、掛急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神經內科部腦血管科主任張健宏看著手上的病歷,滿是疑惑,於是他決定與這位患者仔細聊聊,追問下才發現,原來這位患者第一次中風復原後雖然領取了幫助預防二次中風的藥物,但因為藥物副作用造成腹痛、胃食道逆流,導致他擅自停藥,停藥的結果就是中風頻頻復發、反覆進出急診室。

之後,張健宏主任建議患者改換藥物幫助預防中風,換藥後,藥物副作用情況大為趨緩,因此這位先生用藥變得非常規則,五年來,他不再因中風而頻繁往返急診室。


中風反覆發作,患者面臨失能危機

張健宏主任分析,根據衛生福利部發布的最新數據,在108年全國十大死因排行榜中,中風等腦血管疾病排名第四1,近年來,腦中風患者的死亡率逐年下降,但腦中風的致殘率卻是非常高,腦中風患者中,有八成需要接受復健治療,當患者因腦中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對家庭與醫療、社會就會造成龐大負擔,如果中風再次發生,甚或反覆發作,失能風險便直線上升。

張健宏主任也觀察到在首次中風時,患者如果有大血管狹窄的問題,又不願接受心血管支架置放手術與其他介入治療,自然就很容易再次中風,若是小血管狹窄,患者出現再次中風的機率更增加十倍左右,這類患者必須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才能大幅減少二度中風的風險。


出現藥物副作用,務必坦誠告知醫師

目前的抗血小板第一線用藥中,以阿斯匹靈最常見,不過有些患者服用阿斯匹靈後產生腹痛、胃不舒服、胃食道逆流等不良反應,嚴重甚至胃出血、解黑便,年齡越年長的患者,出現藥物副作用的機率也越高,也有人出現藥物過敏現象,當患者因這些原因擅自停用藥物,就會隨時面臨二度中風的威脅,像前述病例就是典型例子。張健宏主任表示,當患者出現藥物不良反應,一定要和醫師討論,現在已有相對較新型的藥物可供替代,不僅可有效控制二度中風風險,也較不容易產生腹痛等不良反應,且由於藥物較小顆,患者更好吞嚥,因此更容易遵循醫囑規律用藥。

張健宏主任也提醒,曾中風的患者若想預防二度中風,除了規律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有抽菸習慣者也要積極戒菸。此外,控制血壓、血脂與血糖等三高指數也很重要,當風險因子減少,中風威脅便逐漸遠離,患者也能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1.衛生福利部10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https://www.mohw.gov.tw/cp-16-54482-1.html

MAT-TW-2001154-1.0-12/2020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減重手術後遺症有哪些? 減重手術方法、術後照料方式一次看!

減重手術後遺症有哪些? 減重手術方法、術後照料方式一次看!

一名運動員退役後,因無比賽大量運動練習,體重持續上升,加上年紀增長,有感新陳代謝變慢,體重也逐漸飆升破百,並伴隨膽固醇超標,血壓些微偏高以及脂肪肝。因體健報告紅字逐漸增加,讓其意識到嚴重性,經醫師評估後施作ESG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成形術); 術後4個月成功減去原體重17%,原先病症也得以改善。

持續背痛三個月,越休息越痛?當心僵直性脊椎炎!免疫風濕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持續背痛三個月,越休息越痛?當心僵直性脊椎炎!免疫風濕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你曾有過持續背痛,休息越久反而越不舒服,甚至因此駝背的狀況嗎?小心,可能是僵直性脊椎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童綜合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邱瑩明醫師解釋,僵直性脊椎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最常見症狀為持續的背部疼痛,但因容易被誤認為一般肌肉疼痛而忽略。疾病好發於青少年至年輕成人,從十幾歲便可能開始發病,且男性患者的比例顯著高於女性,約為4:1,患者發病時可能正值青年,而因疾病影響了原本的生活、工作計劃。

習慣吃鹹要當心!重口味真的會增加胃癌風險嗎?研究告訴你答案!

習慣吃鹹要當心!重口味真的會增加胃癌風險嗎?研究告訴你答案!

在胃幽門螺旋桿菌被發現之後,我們知道如何殺菌、保護胃黏膜,大大減少了胃潰瘍的發生率。因此與過去四五十年相比,罹患胃癌患者的人數已經變少了。然而,全世界一年還是會新增一百萬位胃癌患者,每年因為胃癌死亡的人數也持續攀升。尤其在東亞,包含日本、南韓、與台灣,胃癌仍是非常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