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難纏「三陰性乳癌」 高復發、易轉移

by | 9 月 7, 2020


記者:李依如報導

49歲被診罹患三陰性乳癌的林小姐(化名),六年內復發三次且有淋巴轉移,醫師採用手術切除乳房,再加上化療、電療,經歷長期抗癌的辛酸血淚。所幸病人進行基因檢測發現BRCA1突變,以PARP抑制劑藥物治療,從去年4月服用至今己滿一年,沒有復發跡象,副作用低也無掉髮困擾,病情明顯得到控制。

高復發快速移轉特性 5年內存活率僅12%

台灣乳房腫瘤手術暨重建醫學會創會理事長暨林口長庚醫院顧問級主治醫師陳訓徹表示,三陰性乳癌指的是「雌激素接受體(ER)」、「黃體素接受體(PR)」和「人類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接受體(HER2)」三者皆為陰性,因為受體呈陰性反應,在治療上較為棘手。
三陰性乳癌具快速惡化、快速轉移、高死亡率及高復發的特性,平均約2至3年內,就會「捲土重來」,容易轉移至肝、肺與腦部。最讓人擔心害怕的是,復發後很快就會死亡,以林口長庚2萬筆統計資料顯示,三陰性乳癌患者一旦復發,平均5年內存活率僅12%。

好發於年輕女性 建議抽血檢測BRCA基因

臨床上,三陰性乳癌的發生率約占乳癌患者的10%~15%,陳訓徹醫師指出,帶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的遺傳性乳癌,則占所有乳癌患者5%左右,這種基因突變與遺傳性乳癌相關。

三陰性乳癌通常好發於35歲年輕女性,單身未生育者、偏好肉食皆有可能是危險因子。由於三陰性乳癌早期治療效果較好,陳訓徹醫師建議40歲的女性朋友,進行乳癌篩檢;若有遺傳性乳癌的人,可透過抽血檢測BRCA基因來證實,更需提早於35歲進行篩檢。

以PARP抑制劑治療 精準標靶三陰性乳癌

陳訓徹醫師表示,近年來,三陰性乳癌治療藥物有所進展,尤其是帶有BRCA基因變異的患者,對於口服PARP抑制劑的治療成效良好,能夠準確標靶三陰性乳癌。

PARP 抑制劑與BRCA 基因突變加起來的作用,就是「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概念,簡單來講指的是,當兩種不同的基因或蛋白,同時發生變化時,會導致癌細胞死亡。好比一張桌子,一支腳壞掉還可以站得起來,但若是兩個支柱都壞了,這張毀損的桌子就會倒,讓腫瘤細胞凋亡。

乳癌患者控制體重 「HBOCC」造福病人

隨著醫學發展日新月異,陳醫師強調,即使是三陰性乳癌患者也有最佳治療策略,切勿輕言放棄。在飲食需多加注意,避免高糖、高蛋白、高熱量食物,同時要控制體重,保持平常心盡量減少壓力,養成多運動的好習慣,但由於三陰性乳癌復發率及轉移率高,因此,在追蹤及回診上都需要更加積極。

目前台灣乳房醫學會也己著手成立「HBOCC」遺傳性乳癌及卵巢癌合作聯盟,設有專門小組,針對遺傳性乳癌並帶有BRCA1/BRCA2呈現陽性者,進行深入且專業的諮詢及治療建議,期盼能造福病患。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