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卵巢癌防復發 標靶藥物突破性發展

by | 7 月 5, 2020


記者:蔡岳宏報導


卵巢癌號稱「寧靜殺手」,近半發現多晚期,且治療後易復發,患者難免灰心。嘉義長庚醫院婦癌團隊召集人、婦產科病房主任陳兆瑜鼓勵,近來新式手術、溫熱化學治療和標靶治療進步,治療選擇多元,患者應積極治療,並與醫師討論合適「維持性療法」,延緩癌症復發時間。

卵巢癌難發現 高風險族群多注意徵兆

陳兆瑜醫師表示,卵巢癌初期無明顯症狀,待出現腹部肥胖(身體其他部位卻正常)、腸胃道等症狀,多已是晚期,提醒有卵巢癌、乳癌家族病史、帶有「BRCA1/2」基因突變等高風險族群,出現症狀時應及早就醫檢查。

晚期卵巢癌治療 手術、化療為主

晚期卵巢癌如何治療?陳兆瑜醫師說明,傳統治療上,若患者身體狀況、腫瘤擴散程度許可,建議盡量開刀,將子宮、輸卵管和腹腔等處的腫瘤切除「越乾淨越好」,術後再搭配輔助性化療。

另外,若腫瘤範圍太大無法手術,也可以先前導性化療,待腫瘤縮小,再開刀治療,術後並持續輔助性化療。2018年文獻也指出,上述先前導性化療後的手術中,還可加入腹腔溫熱化學治療(HIPEC)加強療效。

卵巢癌易復發 標靶藥物「維持性療法」可考量

不過,陳兆瑜醫師提到,卵巢癌經過治療後,近70%患者2年後癌症會復發,需再次手術或化療,且復發的時間越來越短,陷入惡性循環,因此「維持性療法」來延緩復發時間非常重要,目前有標靶藥物可供選擇。
陳兆瑜醫師說,第一種「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可在卵巢癌首次治療或復發後使用,能夠抑制腫瘤血管新生,阻斷血液養分供應,與術後化療併用,並於化療結束後持續施打約12-15個月,好處是不用基因檢測,價格相較低廉,但要注意副作用。

另一款「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則是最新藥物,適用具「BRCA1/2」基因突變,且對於含鉑化療敏感的患者。陳兆瑜醫師說,約15%卵巢癌患者帶有「BRCA1/2」基因突變,首次治療的術後化療停藥後再接續使用,或卵巢癌復發後使用。

根據SOLO-1臨床試驗,卵巢癌患者服用「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兩年後停藥,60%病人三年內不會復發,其中52%四年內不會復發,對於延緩癌症復發很有幫助。研究更發現,對於手術無法將腫瘤清乾淨的患者,該藥物也有助益。


嘉義長庚婦癌團隊 卵巢癌治療經驗豐富

嘉義長庚婦癌團隊,由四位婦癌專責醫師、以及血液腫瘤科、放射治療科、核子醫學科、放射治療科、解剖病理科和專責婦癌個管師共同組成,治療與檢查報告都會經過團隊討論。團隊提供新式手術、標靶藥物及化療,並有5年溫熱化學治療經驗,服務近一半嘉義地區的卵巢癌患者。

陳兆瑜醫師分享,一名55歲患者,13年前確診卵巢癌第四期,接受治療後仍4度復發、轉移,2016年再次轉移到腹膜,讓她感到身心俱疲、幾乎想放棄。所幸轉診至嘉義長庚醫院,以手術完全切除復發腫瘤及溫熱化學治療後,並完成化療,加上基因檢測具「BRCA2」,再使用「標靶藥物PARP抑制劑」維持性治療,至今術後4年沒再復發。

陳兆瑜醫師呼籲,近來新式手術、溫熱化學治療和標靶治療進步,治療選擇多元,維持性治療也持續發展,卵巢癌患者即使晚期或復發,不應氣餒,應積極治療。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乾癬復發致傷害累積,積極治療才能穩定病情,皮膚專科醫師解析

乾癬復發致傷害累積,積極治療才能穩定病情,皮膚專科醫師解析

「他是一位老師,從年輕的時候就出現乾癬,每天都需要家人協助塗抹藥膏,相當費時和辛苦。」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邱足滿醫師表示,「雖然醫師一再強調乾癬並非傳染病,但患者仍然深陷恐懼中,擔心自己的皮屑會影響孩子,甚至不敢和小寶寶同床睡覺。患者的憂慮反映了「累積性生命損害(CLCI)」的概念,乾癬在多年的反覆發作與治療中,深深影響了他的心理狀態、生活型態以及家庭互動。」

患者在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效果良好,皮膚狀況將近100%改善。然而,兩年後因健保規定被迫「下車」暫緩生物製劑,改用傳統藥物與外用藥膏治療,但效果較不理想。見到好不容易消失的皮膚病灶再度惡化,讓患者非常難受。

腎細胞癌無症狀、易忽略,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提升治療成效,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腎細胞癌無症狀、易忽略,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提升治療成效,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多歲女士,因為容易疲倦、食慾不振、全身不適等症狀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腎臟有顆約5公分大的腫瘤。」葉劭德醫師表示,「由於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在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根治性腎臟切除術及淋巴結廓清。」

病理報告證實為腎細胞癌且有淋巴結轉移,所以在術後開始使用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KI)合併免疫治療。經過治療後,患者的食慾改善,體重也漸漸回升,目前仍持續在追蹤治療。

二十分鐘踏步有氧運動,多變化,低衝擊

二十分鐘踏步有氧運動,多變化,低衝擊

居家動起來的最佳選擇就是有趣又多變化的踏步有氧,想要保持低衝擊的話可以先減少跳躍的動作。當身體熱起來後,可以再搭配其他肌力訓練或做點動態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