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動作解析–臀橋與超人式

by | 7 月 24, 2020


想要核心穩定一點,並增加臀部曲線,卻擔心自己是運動新手嗎?這時,臀橋是個很好的開始。練習這個動作很簡單,不需要什麼器材,講究一點你就躺在地墊上,沒有的話躺在自家地板上做就可以。

臀橋是指躺地抬臀的動作,也可以稱為橋式。臀橋是個由臀部發力的動作,對髖部的活動度很有幫助,而練好臀部肌力時,對接下來要練各種大重量、或變化式也是很有利的。


怎麼做臀橋?

請先躺在地板或地墊上,雙手平放於身體兩側,膝蓋彎曲,兩腳腳掌踩在地板上。收緊臀部,由臀部發力抬高髖部,不要拱背,直到肩膀到膝蓋呈現一直線。這時要以腳跟為支點,不是腳尖,不要變成墊腳尖(只有腳尖貼地)的狀況。停留20到30秒,過程中繼續感受臀部與核心的收緊,注意維持脊柱中立。



常見錯誤

× 把臀部抬得太高
不要把下背拱成一個凸起的拱橋樣。記得,從膝蓋、臀部、到背部、肩膀要呈現一直線就好。所以,要記得收好腹部。

× 由大腿發力
若練了好幾次,你覺得自己好像是由大腿的股四頭肌在主導動作,而不是由臀肌發力的話,可以嘗試翹起腳尖,僅剩腳跟著地,會更能感受由臀肌發力的收緊。但過程中要注意自己的狀況,小心大腿後方因過度緊收而抽筋。

× 髖部搖晃
如果練習過程中,在維持臀橋時有困難,就先不用停留太久,一次停留個兩、三秒也可以,再緩緩放下髖部到地面,再重新啟動臀肌,做下一次的臀橋。維持正確姿勢比較重要,時間短一點沒關係。不要為了撐久一點而讓姿勢跑掉。



 


變化式

● 單腳臀橋
在增加運動強度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雙腳著地改成單腳著地。練習臀橋練得不錯的時候,可以改成左腳著地,右腳打直,抬起臀部的同時也一起抬起右腳,讓右腳從腳跟到臀部、肩膀呈一直線,這時更能感受左側臀部的收緊。練習數次後再換腳練習。若不想打直,非著地的腳也可以是彎曲的,就記得由臀部發力,讓髖部到肩膀呈一直線,並以腳跟為支點。

● 改變平面
這時起始式改成雙腳踩在穩定的訓練椅、矮凳、或球上,依舊用臀部的力量將身體往上推,讓髖部至肩膀呈一直線。

● 臀橋行軍
在維持臀橋的過程中,把左腳抬高,讓膝蓋接近腹部核心,再放下踩穩,改成抬高右腳至腹部核心,如此交換像踏步般。過程中維持髖部至肩膀呈一直線,不要讓臀部垮下去或讓下背拱起來。

總之,臀橋是個必練的經典動作,能強健臀部肌群、大腿後側肌群、與核心肌群,對穩定下背、髖部都很有幫助,想鍛鍊出臀部曲線的人也務必要從臀橋開始訓練。若曾有腰部、脊椎、腹部受傷的人,最好問過醫師或復健師後再開始練。

再來看一個可以練習到臀大肌與背部豎脊肌的動作:超人式。如果你經常久坐,經常下背痛,就應該考慮練習這個動作強化下背部、臀部、與核心。



怎麼做超人式?

採取趴姿,臉朝下趴在地墊上,兩腿伸直,兩隻手臂都朝前伸展,手心朝地面。臀部與下背收緊,同時把兩手臂與兩腳抬離地面15公分,等於從手臂到腳會像個U字型,停留在這個姿勢幾秒,想像自己像超人在飛行…嗯,不是,是要在停留過程中感覺下背與臀部的收緊,再回到原始的趴姿。

如果練習超人式時,覺得一次四肢都離地太困難,可以從一手一腳離地–像是同時舉起右手和左腳–這樣的方式開始練習。




練習的過程中,請勿過度折頸,不要仰頭,不要低頭,維持頸椎自然的曲度即可。

超人練得不錯時,我們就來變成水行俠。同樣先趴在地墊上,手腳伸直先著地。接著把右手左腳抬離地面,放下時改成把左手右腳抬離地面,兩邊不段交替,過程中維持背部臀部收緊,並盡量愈做愈快。就像在地面練習踢腿游泳的動作那樣。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縮小胃容量助減輕體重,新式訂書針縫胃解析,劉家嘉醫師圖文懶人包

縮小胃容量助減輕體重,新式訂書針縫胃解析,劉家嘉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二十多歲的女士,在生產後合併壓力性肥胖,進食量真的很大。」劉家嘉醫師表示,「因為健康檢查顯示有脂肪肝,且肝功能及膽固醇偏高,再加上大食量,自己藉由飲食和運動的效果一直很有限,所以讓她決心積極尋找醫學方式來治療她的肥胖問題。

經過詳細和病患討論後,她決定接受訂書針縫胃手術,利用胃鏡於胃內進行胃部體積縮小,幫助減少進食量。劉家嘉醫師說,術後不久,她已減少了14公斤,肝功能已恢復正常,目前仍持續追蹤與控制中,相信3個月即可順利達到理想體重。」

女性血壓上升比男性更快?高血壓不是男性專屬!破解性別差異與心血管風險!

女性血壓上升比男性更快?高血壓不是男性專屬!破解性別差異與心血管風險!

我們經常談到血壓控制的重要性,告訴大家即使暫時間你沒有體驗到高血壓直接帶來的不適,但長期的血壓高還是會造成血管內的變化,影響到身體許多器官的健康,尤其是大血管、腦部、腎臟、心臟都會因為高血壓而受損。也就是說,心血管疾病通常是血壓控制不良的結果,讓血管硬化,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及心臟衰竭的機會。 許多人會有個印象:「應該是男生比較容易心肌梗塞吧!」 甚至有人會說:「女生大概要等到停經以後才會有血壓問題啦,如果在五十歲以下不會怎樣啦,不用吃血壓藥。」...

兒童多發性硬化症,提早發現、持續治療才能避免殘疾,口服藥物提升便利性與遵從度,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兒童多發性硬化症,提早發現、持續治療才能避免殘疾,口服藥物提升便利性與遵從度,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需要長期打針治療,以降低復發的機會。」成大醫院兒童神經科余文豪醫師指出,「由於患者正值青少年,相當在意同儕的眼光,非常不願意在學校打針,所以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也讓病情反反覆覆。」 對青少年患者而言,口服藥物可以提升便利性與治療遵從性,幫助患者把病情控制穩定,減少復發次數,才能避免失能或殘疾!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