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層診所首度糖尿病照護大普查 成果揭曉!「及時篩、腎心安」計畫 助糖友遠離洗腎危機!

by | 6 月 1, 2020


中央健保署的統計資料指出,有接近四成的糖尿病患都在基層診所就診與治療,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醫師表示,根據協會最新的基層診所糖尿病照護普查顯示,逾五成糖尿病患血糖達標(HbA1c小於7%),顯示基層照護能力與美國等醫療先進國家同步。基層診所具便利性、可近性和持續性等優勢,可協助糖尿病患維持穩定的疾病控制。


首度全台基層診所調查:糖友要注意腎心併發症照護!

為了理解最新的基層糖尿病照護及合併症現況,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自2019年成立後,協同全台43家訓練有素的糖尿病照護專業診所,首次對7,200位糖友進行糖尿病照護普查。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曾競鋒醫師表示,協會本次普查的研究過程設計嚴謹,參與醫師皆通過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認證,由每家診所連續性地完成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調查。
基層診所持續配合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政策,積極提升醫療服務量能,糖尿病團隊照護、用藥品質皆與國際治療水平接軌。曾競鋒醫師說明,由本次普查結果看到,在基層診所照護下,血糖控制情況良好,超過五成糖友血糖達標(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7%)。同時,也觀察到糖友近七成合併高血壓,逾四成合併慢性腎臟病(出現尿蛋白或eGFR小於60mL/min/1.73m2),逾八成合併高脂血症,顯示三高(血糖、血脂、血壓)的治療成效還需要患者和醫護團隊繼續共同努力。提醒糖友還是要特別注意,尤其,高血壓與蛋白尿合併症是造成心衰竭、腎功能惡化甚至洗腎的風險因子,建議糖友應配合醫師給予的治療建議,積極照護。


糖尿病照護新觀念 超前部署保腎護心 

李先生(化名)今年才40多歲,雖然早在30歲那年就確診罹患糖尿病,但醫囑遵從性差,5年前來到基層診所就診時,已合併有蛋白尿及腎功能異常問題,在高血糖持續霸凌血管的情況下,最終踏上永久洗腎一途。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陳宏麟醫師說明,前述李先生這樣的案例,每天都發生在你我身邊的台灣基層醫療體系中,但糖友若是能掌握黃金治療期,及早使用合適的治療方式,超前部署、做好器官保護,可能情況將大為不同。

陳宏麟醫師2年前曾收治一名46歲張老師(化名),於診所檢查時發現HbA1c高達12%,後續遵循醫師建議的治療方案,先注射胰島素,情況穩定後,搭配適當的口服降糖藥物治療,不僅HbA1c降為6.5%、體重控制也相當良好,並且在飲食、運動及藥物的相互配合下,現可過著與罹病前無異的正常生活。最新的202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臨床指引建議〔1〕,糖尿病患者宜評估心腎風險及共病,建議優先選用口服藥物的鈉-葡萄糖共同轉運器2抑制劑(SGLT2 inhibitor)藥物或注射型針劑的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促效劑(GLP-1 RA)進行治療。SGLT2抑制劑可經由腎臟的作用機轉降糖,不論蛋白尿、腎病變分期,都能減少慢性腎臟病(CKD)的發生和惡化〔2〕。GLP1類亦可觀察到對蛋白尿減少的趨勢。
此外,研究也觀察到無論有無心衰竭病史的糖尿病患者,SGLT2抑制劑皆能減少心衰竭住院的發生〔3〕。目前糖尿病藥物種類眾多,糖友就診時可與醫師依據目前心腎功能及風險狀況討論合適用藥。


「及時篩 腎心安」基層糖尿病協會將全面推廣糖尿病照護新觀念 

李洮俊醫師表示,為持續提升糖友血糖控制並加強保腎護心的控糖觀念,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推出「及時篩、腎心安」計畫,糖友可透過「第2型糖尿病患風險評估」,了解自身的高風險因子並提升自我照護意識,經醫護人員確認資訊促進醫病溝通與衛教,最後由醫師、糖尿病衛教團隊透過醫病共決的方式,協助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有助於延緩糖尿病腎心併發症,優化生活品質。

李洮俊醫師進一步說明,「及時篩、腎心安」計畫預計於2020年底前協同100家診所合作,有了基層體系的投入,同時響應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提出的「控糖321」照護新觀念,定期監測飯前、飯後血糖和HbA1c 3個數據,監測有無微蛋白尿和檢測eGFR(腎絲球過濾率) 2個腎功能指標,並早期控制三高,1定預防心衰竭合併症,糖友將能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

參考資料來源:
1. Diabetes Care 2020 Jan; 43 (Supplement 1): S98-S110.
2.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 2019 Nov;7(11):845-854.
3. Zelniker TA et al. Lancet . 2019 Jan 5;393(10166):31-39.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遺傳的比例會非常的高。它會在我們腎臟長出很多的囊泡,然後這個囊泡會越長越大,而且會越長越多,然後會去壓迫到正常的腎臟的組織,造成腎臟的功能的衰退。大部分這樣的病人,他可能三、四十歲發病,到五、六十歲可能就會遇到要洗腎的問題。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長期有關節疼痛的狀況,多次至骨科求診。」鄭文郁醫師表示,「有天在醫院搭電梯時,醫師發現他的外貌特徵疑似罹患『肢端肥大症』,包括額頭較寬、鼻翼較大、嘴唇較厚等,於是建議他到門診檢查。」
經過抽血檢查,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有腦下垂體腫瘤,確認為肢端肥大症;於是安排接受經蝶竇腦下垂體切除手術的治療。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失智通常指的是腦部功能變化,且腦部功能變化的程度超越了一般老化帶來的變化,影響了語言、記憶、和決策,造成患者記憶力變差,難以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瑣事,以及出現行為和人格的變化。大家最常聽到的失智大概是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不過其實失智還有很多種類,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疾病表現的症狀、進展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看各種不同的失智。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甲狀腺癌治療完成後,便定期回診追蹤。」陳怡文醫師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直到疫情結束,有次患者回診時終於拿下口罩。當時我突然發現患者的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現。」

經過檢查,確定診斷為肢端肥大症,影像檢查也發現腦下垂體腫瘤,於是便安排手術治療,目前也在門診持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