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基層診所首度糖尿病照護大普查 成果揭曉!「及時篩、腎心安」計畫 助糖友遠離洗腎危機!

by | 6 月 1, 2020


中央健保署的統計資料指出,有接近四成的糖尿病患都在基層診所就診與治療,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理事長李洮俊醫師表示,根據協會最新的基層診所糖尿病照護普查顯示,逾五成糖尿病患血糖達標(HbA1c小於7%),顯示基層照護能力與美國等醫療先進國家同步。基層診所具便利性、可近性和持續性等優勢,可協助糖尿病患維持穩定的疾病控制。


首度全台基層診所調查:糖友要注意腎心併發症照護!

為了理解最新的基層糖尿病照護及合併症現況,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自2019年成立後,協同全台43家訓練有素的糖尿病照護專業診所,首次對7,200位糖友進行糖尿病照護普查。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曾競鋒醫師表示,協會本次普查的研究過程設計嚴謹,參與醫師皆通過人體試驗審查委員會認證,由每家診所連續性地完成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調查。
基層診所持續配合健保署推動分級醫療政策,積極提升醫療服務量能,糖尿病團隊照護、用藥品質皆與國際治療水平接軌。曾競鋒醫師說明,由本次普查結果看到,在基層診所照護下,血糖控制情況良好,超過五成糖友血糖達標(糖化血色素HbA1c小於7%)。同時,也觀察到糖友近七成合併高血壓,逾四成合併慢性腎臟病(出現尿蛋白或eGFR小於60mL/min/1.73m2),逾八成合併高脂血症,顯示三高(血糖、血脂、血壓)的治療成效還需要患者和醫護團隊繼續共同努力。提醒糖友還是要特別注意,尤其,高血壓與蛋白尿合併症是造成心衰竭、腎功能惡化甚至洗腎的風險因子,建議糖友應配合醫師給予的治療建議,積極照護。


糖尿病照護新觀念 超前部署保腎護心 

李先生(化名)今年才40多歲,雖然早在30歲那年就確診罹患糖尿病,但醫囑遵從性差,5年前來到基層診所就診時,已合併有蛋白尿及腎功能異常問題,在高血糖持續霸凌血管的情況下,最終踏上永久洗腎一途。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陳宏麟醫師說明,前述李先生這樣的案例,每天都發生在你我身邊的台灣基層醫療體系中,但糖友若是能掌握黃金治療期,及早使用合適的治療方式,超前部署、做好器官保護,可能情況將大為不同。

陳宏麟醫師2年前曾收治一名46歲張老師(化名),於診所檢查時發現HbA1c高達12%,後續遵循醫師建議的治療方案,先注射胰島素,情況穩定後,搭配適當的口服降糖藥物治療,不僅HbA1c降為6.5%、體重控制也相當良好,並且在飲食、運動及藥物的相互配合下,現可過著與罹病前無異的正常生活。最新的2020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臨床指引建議〔1〕,糖尿病患者宜評估心腎風險及共病,建議優先選用口服藥物的鈉-葡萄糖共同轉運器2抑制劑(SGLT2 inhibitor)藥物或注射型針劑的類升糖素胜肽-1受體促效劑(GLP-1 RA)進行治療。SGLT2抑制劑可經由腎臟的作用機轉降糖,不論蛋白尿、腎病變分期,都能減少慢性腎臟病(CKD)的發生和惡化〔2〕。GLP1類亦可觀察到對蛋白尿減少的趨勢。
此外,研究也觀察到無論有無心衰竭病史的糖尿病患者,SGLT2抑制劑皆能減少心衰竭住院的發生〔3〕。目前糖尿病藥物種類眾多,糖友就診時可與醫師依據目前心腎功能及風險狀況討論合適用藥。


「及時篩 腎心安」基層糖尿病協會將全面推廣糖尿病照護新觀念 

李洮俊醫師表示,為持續提升糖友血糖控制並加強保腎護心的控糖觀念,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推出「及時篩、腎心安」計畫,糖友可透過「第2型糖尿病患風險評估」,了解自身的高風險因子並提升自我照護意識,經醫護人員確認資訊促進醫病溝通與衛教,最後由醫師、糖尿病衛教團隊透過醫病共決的方式,協助患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有助於延緩糖尿病腎心併發症,優化生活品質。

李洮俊醫師進一步說明,「及時篩、腎心安」計畫預計於2020年底前協同100家診所合作,有了基層體系的投入,同時響應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提出的「控糖321」照護新觀念,定期監測飯前、飯後血糖和HbA1c 3個數據,監測有無微蛋白尿和檢測eGFR(腎絲球過濾率) 2個腎功能指標,並早期控制三高,1定預防心衰竭合併症,糖友將能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

參考資料來源:
1. Diabetes Care 2020 Jan; 43 (Supplement 1): S98-S110.
2.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 2019 Nov;7(11):845-854.
3. Zelniker TA et al. Lancet . 2019 Jan 5;393(10166):31-39.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