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預防性治療 維持凝血因子濃度更長效!

by | 11 月 23, 2019


記者:田柏升報導

秋冬來臨,有些血友病患容易關節不適,比天氣預報還要早就能預知天氣轉涼。健保最新統計,領取重大傷病卡的血友病患約有1,200人。血友病分三種類型,A型血友病,缺乏第八凝血因子;B型血友病,缺乏第九凝血因子、及C型血友病,缺乏第十一凝血因子。台大醫院內科部血液科周聖傑主治醫師指出,血友病病患關節病變是很常見的狀況,要預防關節病變的發生,建議病患從年紀較小的時候,就應進行預防性的凝血因子注射。

頻繁注射好困擾 長效劑型少煩惱

血友病患日常生活擔心出血,以往採取需求性治療,發生出血時,才注射凝血因子;而更有效的防範方式,是採取預防性治療,定期補充凝血因子維持體內濃度,從源頭避免嚴重出血。
周聖傑醫師說,就算是預防性治療,病人還是需要非常頻繁地注射,以第八凝血因子為例,一個禮拜可能要打到3次靜脈注射,對幼兒病患而言還是蠻辛苦的,也容易遺漏注射,長期下來依然可能有關節問題。現在較新的藥物,像長效型凝血因子,有機會提高病人在平常生活的凝血因子的濃度,並拉長凝血因子在血中的時間,進而減少病人的注射負擔。

近年來凝血因子技術逐漸純熟,滅菌程序也相當完備,新型長效型凝血因子甚至有每3天、4天、5天注射一次不同劑量頻率的選項,拉長注射間隔,更持久保護關節預防出血,提高治療方便性,也增加患者的治療意願。未來也還有更長效型的藥物發展以及基因治療,病友將有更多治療機會,值得期待。

不只治療 檢視病情規劃後續照護更重要

台大醫院1984年成立台灣第一個血友病中心,整合治療資源,推動了血友病醫療的進展;如今,中心除了治療,更重要的是定期檢視患者病情,規劃後續治療及照護方案,如專職衛教護理師全日駐診,提供病友照護與衛教指導、整合台大醫療團隊,降低病友關節損傷及併發症的發生。

周醫師說,如果病友的健康狀況沒有什麼特別的問題,每一年都會進行整體性的健康評估,以骨關節的健康評估為主;如果病友本身已經有一些關節的問題,則會定期會診復健科跟骨科的醫師提供協助。

血友病醫療更長效 和平共處並不難

血友病醫療已經相當成熟,和平共處不是難題,期盼更多病友能在現行治療下,讓嚴重出血率降到最低,掌舵自己的人生。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十歲的小豪骨齡竟然高達十三歲!!媽媽好擔心小豪會因而長不高,一進診間就著急地要求邱醫師給小豪性早熟的針劑治療,甚至詢問能不能施打生長激素?
然而,經邱醫師詳細理學檢查,小豪當時沒有任何第二性徵,根本還沒開始青春期發育! 身高153公分(超過第95百分位),體重卻重達65公斤(BMI超過第99百分位),屬於肥胖體格。近一年來體重也增加了近10公斤!原來,小豪的骨齡超前是因為肥胖與快速增加體重所致。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