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蘭德施泰納(Karl Landsteiner,1868-1943)生於奧地利維也納,從小在學業上表現極度優異,爾後進入醫學院念書,還曾遠赴慕尼黑和蘇黎士進修。


他於1896年回到維也納,在解剖、病理、及微生物等方面都多所涉獵。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事蹟,就是蘭德施泰納醫師在30歲到40歲之間這十年內,總共解剖了3,639具大體,幾乎可說是一天解剖一具大體。


除了大體解剖之外,他同樣醉心於血清學的研究。因此,他會抽取大體內的血液做實驗。首先,他發現把死者血液中的血球及血清分離之後發現,若把小李的血球加進老王的血清中會出現凝集的現象(agglutination)。


這是非常重大的發現,因為過去的科學家僅知道「不同物種」的血液無法相容,而蘭德施泰納醫師是第一位提出這個觀念,告訴世人「不同人」的血液接觸之後也可能出現凝集反應。若是輸進體內的血大量凝集,就可能導致許多併發症甚至死亡,這也是在當時「人對人輸血」成功率偏低的原因。


蘭德施泰納醫師做實驗的態度是極度的吹毛求疵,如果同事有什麼新的發現,他一定會要求同事及助手在他面前重作一次實驗,並反覆檢討正確性後蘭德施泰納醫師才願意相信結果。在從死者身上取得的血液觀察到這個現象後,蘭德施泰納醫師決定用活人來驗證。他抽了實驗室裡五位同事和自己的血,把這總共六個樣本的血球及血清分離後交叉比對,由凝集與否推論出了A、B、C三種血型的分類梗概。隔年蘭德施泰納的同事又找到第四種血型─AB型。



蘭德施泰納醫師認為,不同血型之間的輸血,會在血管內發生凝結反應,所以,想要成功輸血,就必須找同樣血型的人,這樣輸進體內的血球才不會被破壞掉。


蘭德施泰納醫師在1901年發表了關於血型的論文,雖然這是輸血史上極為重大的一步,但是並沒有立刻引起醫學界的注意,甚至連他本人對都只寫下「我希望這對人類會有點幫助」如此低調的言論。殊不知血型這個創見,幾乎是奠定了往後輸血及外科手術的里程碑。直到十幾、二十年後,世界各地陸續發現血型的重要性,蘭德施泰納醫師也因此獲得1930年的諾貝爾醫學生理獎。他的生日「6月14日」自2004年起亦被定為世界捐血日。


不過,對於以發現血型這件事得到諾貝爾獎,蘭德施泰納醫師顯然有點意見。在得知獲獎的消息時,他幾乎沒有什麼反應。因為他的研究成果相當豐碩,所以他認為自己在其他關於血清學的研究成果更值得獲得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後,蘭德施泰納醫師留下了這張讓人印象深刻的照片。




蘭德施泰納醫師直到48歲才結婚,49歲時有了唯一的孩子。晚年他的妻子罹患甲狀腺癌,蘭德施泰納醫師馬上全心投入甲狀腺癌的研究,可惜,無法及時找到解決方針,使他飽受精神上的折磨,健康情況迅速惡化,75歲時在實驗室裡發生心肌梗塞,兩天後過世,真可說是戰到最後一刻的將軍。1997年,奧地利發行1,000先令的紙鈔上就是蘭德施泰納醫師的肖像。




憑藉著眾科學家的努力,到了20世紀初期,人類終於具備輸血的知識與輸血的技術。這項技術成了讓醫學進步的重要推手,也在不久後開打的世界大戰中,改變了許多許多人的命運。






本文收錄於《玩命手術刀:外科史上的黑色幽默》商業周刊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