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衣物 聰明挑選!

by | 11 月 19, 2018

抗菌衣物 聰明挑選!


台灣是亞熱帶海島,氣候經常是又潮濕又悶熱,忙碌了一天之後難免滿身大汗。這些汗水會接觸到皮膚表面的細菌,細菌能分解汗水內的脂肪酸和皮膚角質蛋白,而漸漸發出異味。

我們身上的衣服,會保持濕度讓微生物生長,尤其許多種天然纖維更是微生物生長的溫床,只要環境允許,細菌在二十到三十分鐘內就能倍增,數小內就能從一隻細菌快速擴增到超過百萬。汗水加上細菌,就是讓人尷尬的體味…或說體臭,細菌量愈多,體味也就更重。

汗水加上細菌,就是讓人尷尬的體味


古埃及人在製作木乃伊時,雖然還不懂微生物的存在,但已具備於包裹布料上塗上香料和草藥的智慧,說到底,就是為了能減少腐敗異味。如今衣服的功能不再只是擋風遮雨,針對運動衣、貼身內衣褲、襪子等容易留有汗水分泌物的織品,能抗菌、減少異味就愈來愈受到重視。


為何衣物能夠抗菌?

要讓衣物可以抗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於織料上塗上抗菌劑,加工處理獲得抗菌的能力;另一種是紡紗時就做出抗菌纖維,直接採用抗菌纖維來做出不同衣物。直接以抗菌纖維做成的衣物抗菌效果比較持久,但生產比較困難。

為何衣物能夠抗菌?


抗菌劑的選擇也不少,有人選擇天然系檜木精油、山葵等,但是這些物質的抗菌機制較不明確,無法確定抗菌的菌譜;無機系的銀、銅、鉛可以殺菌,但有時會造成衣物變色;有機系抗菌劑,例如Protimo抗菌劑,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並透過細菌細胞壁受損時釋放的化學訊號,造成細菌迴避,細菌就無法繁衍壯大聲勢。


真的有抗菌效果嗎?

面對琳琅滿目的抗菌產品,大家不免會感到好奇,「真的有抗菌效果嗎?洗過之後還有效嗎?」

這是非常實際的考量,因為我們不僅希望衣物可以抗菌,還要在下水洗滌過後,衣物仍保有抗菌能力,此外我們也很關心這些抗菌織物對皮膚能安全無虞。因此當標榜能抗菌的機能性織品充斥於市面時,我們更要了解這些產品是否真有廣告上宣稱的功能。
首先我們可以看看如何檢測抗菌性。較早期廣泛使用的織物抗菌能力測試方法是先將菌液接種於織物上,再覆蓋上培養基,等一段時間後計算織物上的菌落數,這樣就能了解織物抑菌的能力。之後美國與日本各發展出標準的試驗法。

抗菌織物標準化檢測


美國的AATCC-100試驗法

研究人員會將細菌接種在織物上,於固定條件下培養,再加入液體洗下細菌,檢測細菌液的濃度,然後和對照組做比較,如此便能知道抗菌織物能夠減少多少細菌,作為評價抗菌織物的標準。一般常用測試的細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桿菌,特定用途時還可以測試織物對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與耐性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的抗菌力。
使用AATCC-100試驗法時,抑菌率、殺菌率愈高,代表抗菌效果愈好。


日本的JIS試驗法

JIS L 1902試驗能夠評估織物抗菌的性能,透過實驗可以得到織物的抗菌活性值,若抗菌活性值大於2.0,表示有抗菌效果。

JIS Z 2911抗黴菌試驗法是用來檢測黴菌數量的一種方式,先對著織物樣品與培養基噴灑固定量的孢子懸液,並培養一段時間,再評估其黴菌生長狀況,來評價織物抗黴菌的能力。


睜大眼睛,聰明挑選!

這些標準化的測試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衣物的抗菌能力。選購抗菌衣物時,可以找找看是否有通過國際標準美國AATCC、日本JIS測試,或是台灣的國家標準CNS 14945「一般用途抗菌紡織品性能評估」,來評估紡織品的抗菌能力。

依據CNS 14945國家標準,抗菌織物的滅菌率至少應達到99%且具備安全性。除了拋棄型一次性使用的產品外,我們也希望抗菌衣物不會因為反覆洗滌而快速失去抗菌效果,因此抗菌紡織品亦應具備耐水洗20次或50次的要求。

衣物能否抗菌,不是說了就算數,記得睜大眼睛,才能聰明挑選!

贊助:EASY SHOP 台灣奧黛莉股份有限公司

EASY SHOP「iMEWE 蜜臀褲」使用紡織綜合產業研究所研發的Protimo抗菌纖維,可有效的抑制細菌,並減少身體分泌物與空氣的化學反應。

「iMEWE 蜜臀褲」使用紡織綜合產業研究所研發的Protimo抗菌纖維,可有效的抑制細菌,並減少身體分泌物與空氣的化學反應。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數月持續腹瀉且在右頸部發現一顆淋巴結腫大而就診。」陳佳宏醫師表示,「患者並未意識到這些症狀與腫瘤有關,但在經過全身檢查發現,左側鼠蹊部亦有淋巴結腫大,而肝臟也有三顆腫瘤,切片檢查確定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而且腫瘤已經轉移。」

經過團隊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手術切除頸部淋巴結,並利用射頻燒灼術及放射性治療處理肝臟的腫瘤。後續患者持續接受長效型體抑素注射治療,幫助改善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患者已經接受體抑素治療約5年,目前狀況穩定,沒有發現新的腫瘤。陳佳宏醫師說,雖然在發現時已是轉移性第四期神經內分泌腫瘤,不過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患者的病情還是有機會獲得良好控制,生活品質也可以維持。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曾經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走路時和行人稍微碰撞跌倒,結果就痛到站不起來。送急診室後,發現是髖部骨折。」林聖傑醫師表示,「患者很懊惱,認為骨折是因為運氣不好,但是經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才曉得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後續也開始接受治療。如果能夠早一點發現、早一點治療,應該有機會避免骨折發生。」

乳癌治療便利性大進化!HER2雙標靶藥物皮下注射新劑型–早期、晚期都受惠,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乳癌治療便利性大進化!HER2雙標靶藥物皮下注射新劑型–早期、晚期都受惠,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30多歲的王小姐因為健檢而確診早期乳癌,後續接受手術治療,根據病理報告的結果,醫師建議術後進行HER2雙標靶治療。 「醫師,如果做HER2雙標靶治療,是不是每次都需要兩、三個小時呀?」王小姐問,由於平時工作相當忙碌,讓她很擔心後續治療的安排。 「依照妳的狀況,HER2雙標靶治療能夠降低復發風險。」醫師說,「因傳統HER2雙標靶治療是透過靜脈輸注給藥,的確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現在已經有皮下注射新劑型,每次只要幾分鐘,可大幅縮短治療時間,方便很多!」...

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變、不易察覺,診斷、治療解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後腸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多變、不易察覺,診斷、治療解析,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曾經有位中年患者因為腹部劇痛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現是左大腸腫瘤導致腸套疊及腸道缺血,於是安排緊急手術切除腫瘤。」陳周誠醫師表示,「病理報告顯示腫瘤為神經內分泌腫瘤,且惡性度較高容易復發。」

因為腫瘤惡性度較高,患者術後開始接受體抑素類似物治療,至今已超過七年,目前狀況穩定,腫瘤沒有復發的狀況,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腹瀉、血便、體重減輕是警訊!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腹瀉、血便、體重減輕是警訊!發炎性腸道疾病治療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 30 多歲的女性患者,平時工作相當忙碌,壓力很大,經常腹瀉。雖然發現排便帶血,但自認為是痔瘡,而沒有放在心上。」王彥博醫師指出,「因為持續解血便,患者經常感到頭暈,才終於就醫檢查。」

大腸鏡檢查發現患者的直腸、結腸有嚴重發炎、潰瘍。經過一系列檢查,確診 為潰瘍性結腸炎,接受傳統藥物治療後,患者的症狀緩解,但 是一段時間後又會復發,於是向健保申請使用生物製劑。至今持續使用生物製劑已經過了三年,患者的狀況穩定下來, 沒有復發的狀況,已回復正常的工作與生活。

期待健保放寬給付標準,生物製劑助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病友重拾希望

期待健保放寬給付標準,生物製劑助泛視神經脊髓炎NMOSD病友重拾希望

NMOSD(泛視神經脊髓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自身的視神經與脊髓,造成失明、四肢無力,甚至癱瘓。患者中有7至9成為女性,發病年齡集中於40至50歲。由於許多患者依然肩負家庭主要照顧責任及經濟來源,一旦疾病復發,除了對患者本身的健康構成威脅,也對家庭造成極大的壓力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