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的秘密

by | 10 月 10, 2018



天氣漸漸涼了,連醫院也趕著過聖誕節,牆上貼上大型的紅衣老公公及麋鹿後,多了幾分飄雪的氣味。


下午四點多的醫院大廳,依舊是熱烘烘年貨大街式的人來人往。我快步走向樓梯,趕著上二樓辦公室補充點能量棒,迎面而來的是護理師依琳,胸口上標明“加護病房”的名牌晃得厲害,她的腳步也是又快又急,臉色看來怒氣沖沖。我們在匆忙之中,互相胡亂地點個頭,閃身而過。


結束急診交班工作後,已經接近晚上八點了,我機械式地走向便利超商,恰巧見到依琳也在微波食品櫃前躊躇不已。我笑笑地向前,說:「不知道要吃什麼齁?每天吃小七吃到都膩了。」

「哈,又遇到妳了。」依琳露出疲憊的笑容,說:「我下午臉很臭齁。」

「沒錯,真的很臭,不過我想我那時候臉色也沒有多好看,彼此彼此。」我誠實地說道:「不過妳一向都很nice,遇到什麼事情也都是笑笑的,能激怒妳的事情應該有點嚴重喔。」這時我們順手拿起國民便當,走到櫃檯結帳。

「我今天跑那麼快,是要去趕去刷卡簽退!都快忙死了,還要趕著去『下班』,真是莫名其妙!」熟識的店員把我們倆便當都送進了微波爐,依琳與我在一旁等待著。

「喔,新招嗎?什麼時候妳們上下班也要刷卡啦?」我繼續追問:「你們護理師根本沒辦法翹班!我也沒看過有人敢遲到過的。為什麼還要刷卡呢?」

「這個跟上班完全沒有關係。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有人翹班。」依琳氣呼呼地說:「刷卡這個動作只是為了應付勞工局的檢查而已。」

我接過微波完的便當,說:「妳們下班的時間幾乎每天都要拖到很晚。你看你,一忙又忙到八點才能回去,已經比正常的下班時間晚了三、四個小時了。」

「最氣的就是這個。事情真的好多,明明做不完,每天都要晚三、四個小時才下班,但是呢,醫院為了讓勞工局檢查,竟然要求護理師『簽退下班』的時間必須在下班後的一個小時內。」

「所以……?」

「所以就像你看到的一樣,阿長一聲令下,叫我們都要記得,在一個小時內先去刷退。每天接近五點的時候,就會叫大家放下還沒打完的紀錄,一群人先跑去刷退。」

「這樣擺明就是欺負人嘛!」聽著聽著,我也生氣了起來,「妳們就按真正下班的時間去刷退就好啦,明明認真工作到晚上七、八點,每天加班三、四個小時。何必要提前刷退?就讓勞工局知道,你們真的是超時工作的一群人啊。」

「才沒這麼容易呢。」依琳搖搖頭,說:「阿長說,我們如果超過時間刷退的話,要寫報告上去。而且,還要扣績效。

 「見鬼了。」我忿忿不平地說:「你們每天超時工作,沒有給你們加班費,已經算無良了。現在,還要你們謊報下班的時間,不願意配合一起說謊,就扣你錢!這是哪門子的道理啊?!太荒謬了吧!」

依琳補充地說:「上面的還特別規定,只有出現心肺復甦這種急救事件才能夠報加班喔。其他像是病人在大出血,緊急裝置葉克膜,或是其他各式各樣緊急處置,統統不能算加班。」

「所以,這些不食人間煙火的主管,都以為你們事情做不完,是能力太差,是想騙加班費啊?」我無奈地接著問。

依琳聳聳肩,說:「欸…我想這些人應該沒真的計算過我們有多少事情要做吧。每次阿長在吠吠叫的時候真想叫他來做做看,不過還是算了,我想他自己下來做,反而會讓我們收尾收不完。」這句話真是完全命中,我們兩相視而笑。

笑過一陣後,依琳繼續評論著:「反正,醫院高層的重點只有兩個,就是要符合評鑑,另一個是要減少醫院支出。符合評鑑的妙招就是要求我們基層員工作假,配合所有文書作業,工作量永遠是有增無減。至於減少醫院支出……」依琳喘口氣,苦笑著說:「你現在看到我們這些年輕一輩的都是約聘,底薪很低就三萬出頭,領人家一半的錢,工作量卻是一模一樣。」

想來真是可悲可嘆,討論「護理人員的辛苦」、「護理人力的不足」、和「護理人員的福利」這種事情的時間點,永遠只限於護士節前一天及當日,護士節一過,這些議題永遠排不上邊。然而事實是,全國上下有一群認真但被嚴重剝削的護理人員,每天在醫院超時工作著。

我只能與依琳說:「在這麼糟糕的狀態下,你們還願意待三年以上的,可能都算是奇葩了,醫院還如此踐踏,完全不願重視你們的能力與經驗。偶而還要胡亂調動單位,你們要不是被迫離開,要不就是自願離職。像你們這些任勞任怨還願意留下來的,處境也真是好慘呀。」

我們默默地吃完便當。依琳說:「那你知道為什麼曉明學姊要離職嗎?」

「聽說是差點流產是不是?」我說。

「曉明她結婚六年,都不孕。求神拜佛都不成。後來這一次是做人工受孕才懷上雙胞胎的。但是你也知道,我們加護病房工作這麼勞累,她懷孕八週就發生早發性流產徵兆,開始安胎。」依琳說著,臉上還帶著「擔心這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恐懼:「休息了兩個星期後,她回來上班。而且,還因為人力調度問題,曉明學姊一回來,還是上大夜班,不是白班喔。叫一個孕婦晚上出門工作,已經是天理不容了。結果才回來沒幾天,學姊就被一個刻意裝瘋的病人踢倒在地,孩子差點就保不住了,幸好這個孩子命大。」

聽到這裡,我也不禁摀住嘴,心疼著喊著:「天啊,太過分了吧。這樣曉明怎麼受得了?」

依琳感嘆地說:「當然受不了啊。她自己是多麼想要有個孩子,終於做人成功卻差點保不住,當然是嚇到了。可是,想要離職也很不容易呀。剛懷孕的媽媽,擔心孩子未來的奶粉錢、生活費。唉…也只能無奈地留下來。」依琳頓了頓,繼續說:「你猜,阿長她們怎麼說?」

我搖搖頭。

「阿長說:『下次自己要小心,閃遠一點,不要被踢到!』」好脾氣的依琳說著說著,也忍不住怒氣:「這個病人雖然動過腦部手術,不過他非常的清醒。那時候曉明學姊已經忙了整個大夜班,神經外科醫師為了開一台急診緊急開顱手術,交代學姊要白班一到,要趕快轉這個最穩定的病人從加護病房到普通病房,讓出床位給還在手術室的新病人。而這一位整個加護病房裡最清醒最穩定的病人,就在換床的時候突然伸腳踢曉明學姊的肚子,還清清楚楚地告訴學姊:『我‧就‧是‧故‧意‧要‧踹‧你。』」

「這太可惡了!」

「是啊!每次醫院有暴力事件發生,主管永遠都是事不關己的態度,完全不打算保護自己的員工,還只會告訴我們當醫護人員要有同理心,要容忍,要檢討。有時候被打完還要去道歉耶!」依琳哭喪著臉說。

我難過得接著說:「沒錯,當這些人變成病人,社會的期待就是要對他們不合理、甚至到暴力的行為照單全收,要把病人奉為上賓。」急診室裡就常常能夠看到這種惡性循環。

一個人若是在家裡或公共場合大呼小叫,或做任何影響他人的人身安全,身旁的人通常會報警處理。但是這些人若是在醫院咆哮,甚至對醫護人員拳打腳踢。卻會因為他們的身分是「病人」,醫護人員反而就得對這些作為忍氣吞聲,成為想當然爾的沙包,可能是病人的沙包,也可能是家屬的沙包。

「白醫師,你想想看,以前的人會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代表長期的照料真的是很花精神的。」依琳說。

我點點頭,知道她沒說出口的意思:許多家屬不願意承擔的照護責任,會被轉嫁到護理人員身上。護理人員幾乎成了現代最苦命的「孝子群」,每日於病床前悉心照料,但社會大眾不但沒有給予尊重,反而把護理人員當成女傭,一有不愉快或麻煩就按鈴找其來幫忙;把一切責任都推給護理人員,還要求護理人員罵不還口,打不還手。我只能同樣無奈地鼓舞著依琳:「所以,你們真的是很偉大的一群人啊。」

「偉大是不敢想啦,快往生了倒是沒錯。」依琳有氣無力地應著:「說什麼天使?不會有人想當天使的。我們只希望不要天天超時工作,只希望不要被主管逼著說謊作假,只希望上班不被暴力威脅而已。」我們站在醫護大樓前聊著,看到晚上八點多時來來往往的護理人員們,雖不到各個垂頭喪氣的程度,但,每個人的身上,似乎都背著沉重的殼。如同依琳所說,護理人員的要求並不多,也不過分,但在這個社會上,卻是如此地無聲又無力的一群。想到這裡,我的肩膀也不自覺地沉重了起來。


本文收錄於《護理崩壞!醫療難民潮來襲》貓頭鷹出版社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革命性突破!微創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不開胸、心臟不停跳,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幫助降低手術風險,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革命性突破!微創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手術,不開胸、心臟不停跳,完成全主動脈弓置換,幫助降低手術風險,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六年前,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因為突發性劇烈胸痛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
現急性主動脈剝離,於是接受緊急全開胸的胸主動脈置換手術。」林口長庚心
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表示,「雖然胸口留下了一道三十公分的傷口,但是
也挽回寶貴的生命,如今患者已高齡近九十歲。」
這次住院的原因是患者主動脈弓的血管瘤快速擴大至 6 公分,需要再次手術。
所幸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團隊引進新型一體成型胸主動脈分支支架,是近期
美國 FDA 核准可臨床應用的胸主動脈分支支架,可在維持患者腦部動脈血流的
狀況下,以微創方式處理主動脈弓血管瘤,避免傳統開胸及心臟停止,降低手
術風險與恢復時間,為台灣心臟血管外科治療開創嶄新里程碑。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治療可提早啟動!健保給付再升級!
健保擴大骨質疏鬆症藥物給付,放寬至尚未發生骨折的高風險患者,包含:
🔹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合併使用胰島素者
🔹 長期(超過3個月)使用類固醇者
讓治療能更早介入,有效降低未來骨折風險。
👉本次由骨科吳凱文醫師深入解說,帶您掌握最新骨鬆防治趨勢!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
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包含:
✅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並使用胰島素患者
✅ 使用類固醇藥物超過3個月患者
✅ 骨折部位包含:手腕(遠端橈骨)、上手臂(近端肱骨)、脊椎或髖部骨折

別等到骨折才後悔,快關注自己的骨骼健康吧!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過去被視為一種逐漸退化、無法逆轉的罕見疾病,患者多數隨年齡增長而喪失運動功能,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隨著近年治療藥物進步與台灣健保給付擴大,越來越多患者得以透過治療來穩定病情、並延緩退化,甚至有機會提升運動功能,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不要小看治療的力量,真的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慢慢變好。」正在準備碩士論文的SMA患者李同學,親身感受了背針治療帶來的改變。過去生活總是受限,如今不僅能自理更多日常事務,也能在攝影興趣裡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