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沒有運動習慣,如何開始運動?

by | 9 月 11, 2018


作者:游慧雯 醫師

張小姐整天忙於工作,又兼任家庭主婦與照顧小孩,忙到蠟燭兩頭燒。眼見自己身材漸漸走樣,又常腰痠背痛,便產生「該開始運動了」的想法。

她想起最近非常流行的韓流瘦身操,便上網購買光碟,自行在家按表操課。然而連續幾天之後,張小姐發現自己下背疼痛惡化,膝蓋也開始不舒服,對於她上班與做家事都造成困擾。醫師不是常常宣導運動有益健康嗎?為什麼還沒開始運動之前,本來沒什麼大毛病,運動之後,反而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麻煩?

其實張小姐的問題,在復健科門診十分常見。平日沒有運動習慣的人,一旦開始運動,確實有可能出現一些肌肉疲勞與痠痛的狀況。倘若略為休息之後,痠痛就自行消失,通常並無大礙。然而,如果疼痛經過休息沒有緩解,並且在某些動作或運動之後疼痛加劇,極可能就是運動傷害的警訊。

從事運動的目的,通常有以下幾項:改善心肺耐力與體適能、調整身心與舒緩壓力、減脂減重與雕塑體態

想達到以上目的,首先就是要選擇幾種自己喜愛,又能持之以恆的運動。我們知道,倘若不能持之以恆,只憑一兩天的熱衷,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無法真正得到運動所帶來的長遠效果。因此,運動傷害正是妨礙持續運動的隱性敵人。

只要一次運動傷害,就可能必須休息好幾天,先前運動所得到的益處漸漸抵消,甚至從此又回到沙發馬鈴薯的惡性循環。

因此,對於如何健康地運動,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 假如很久沒有運動,宜由低強度、低衝擊力的有氧運動開始

例如:每天快步走30至45分鐘,就能達到改善心肺耐力、抒壓減肥的效果。有患者抱怨,每天工作就已經走來走去,早就超過45分鐘,明明就沒有什麼運動效果。

我們必須了解,運動之所以能達到抒壓效果,有一個很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腦內啡,扮演著重要角色。充滿壓力、匆匆忙忙地「勞動」,與放鬆心情、愉悅而舒適地「運動」,所能產生的腦內啡,質量絕對是頗有差異的。也有人抱怨,她忙到一天連30分鐘都抽不出來。其實,利用零碎時間運動,只要加起來超過30分鐘,也有類似連續運動30分鐘的效果。


● 漸進式增加運動強度與運動時間

運動一段時間之後,您發現自己精神與體力都變好了。這時,您就可以開始增加一些較激烈、節奏較強的有氧運動(例如韻律舞、球類運動等)。但注意不要操之過急,一定要仔細觀察自己身體的反應,倘若有上述異常的不適感,就應該減低運動強度或調整自己的動作。



● 加強運動前的暖身與運動後的伸展

這個部分也是民眾常常忽略的部分。很多人常常覺得這些動作簡單且無聊,因此懶得在運動前後各花個10分鐘做暖身與舒緩體操。然而,運動前充分的暖身正是避免運動傷害的不二法門。運動後,適度的伸展與拉筋,更是避免長出蘿蔔腿、修飾體型非常重要的訣竅。


● 倘若反覆運動傷害,且經由藥物與休息都無法舒緩,應尋求專業諮詢

即使已經非常小心,在運動過程中,因突發狀況而產生運動傷害,有時還是很難完全避免。到底該不該繼續運動?該如何調整運動模式?需要休息多久?都是運動傷害之後的常見問題。以藥物止痛,是所有醫師都可以給予的基本協助;然而,給予專業的運動傷害評估、以專業的復健醫療團隊以幫助受傷的組織修復,與專為個人設計的運動諮詢與運動處方,則是復健科醫師的強項。

希望上述建議,能幫助民眾建立正確的運動觀念,藉由正確地運動,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年輕!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運動333」能幫助減重嗎?

不想再為痠痛苦惱的你 復健醫師推薦「微伸展 輕運動」

避免腳踝扭傷一再復發 來做這3項治療運動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提供連續視力,強化視覺銳利度,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解析

人工水晶體是術後視力的重要關鍵,傳統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只能提供遠距離清晰視力,焦段型人工水晶體能夠延長視覺景深,達到連續視力,增加生活便利性。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可提供遠、中、功能性近距離(約50cm)的視力,滿足多數人的日常用眼需求,減少配戴眼鏡的機會,提升術後滿意度。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不是虛驚一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其實是中風前兆!五個指標告訴你風險

我們常說的「中風」代表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導致腦部沒有氧氣而失能。而一般口語所說的「小中風」,代表著短暫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簡稱為TIA),其實原理也是像中風一樣,送往腦部的血液供給被阻斷了,只是症狀沒有持續很久,在24小時內,腦部的血液循環自行恢復。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今天動了嗎?」只要這麼做,就能守護你的大腦!

運動有許多好處,就曾有研究說,運動能幫助降低200種以上的疾病風險。無論為了你的心臟、血壓、腰圍、脂肪肝,運動都是必要的。甚至對於維持大腦運作與思考清晰,運動也扮演重要角色。尤其當我們進入高齡社會後,沒人希望自己是在中老年時被慢性病纏身,運動的重要性也就不可言喻。...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每天十五分鐘舒活筋骨,有氧伸展活絡大關節

當外面空氣品質不佳,不適合室外運動時,你可以在家做做舒活筋骨的有氧伸展,確保大關節都有適當的活動度。每天練習也非常適合,無論你用此作為一天的開始或結束,都能讓身體感覺更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