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腳踝扭傷一再復發,要做這3項治療運動

by | 9 月 25, 2018


作者:毛琪瑛 醫師

「比賽激烈進行中,雙方球員你來我往。一位球員踢球前進,遇到阻擋,快速過球,眼看球就要回到他的腳上,突然一個踉蹌,他瞬間跌坐在地,表情痛苦,用手按壓著腳踝……」

足球是高強度的劇烈運動,足球員高速奔跑、吊球及踢球時,都需要用到強而有力的腳踝,一旦因腳踝急性扭力,甚至踩到另一名球員的腳或碰撞跌倒,就很容易造成腳踝韌帶扭傷或斷裂。

研究報告顯示,足球員的運動傷害中,以踝關節最常見(發生率16~29%)。足球員在比賽球季發生急性踝關節韌帶扭傷時,輕微者經過急性照護治療,貼紮固定,可能還有機會上場,嚴重者可能一整個球季就報銷了,尤其對於為了4年1次的世足賽而努力練習的足球員來說,更是一輩子的痛!

其實,除了運動員之外,一般人走路時不小心踩空,或從高處跳下,也很容易造成腳踝扭傷。最常聽到病患抱怨:「為什麼我的腳踝扭傷總是好不了?容易一再復發」甚至難保走平路不會出問題。


腳踝扭傷的急性處理與治療

急性踝關節韌帶受傷,應掌握「RICE(休息、冰敷、壓迫、抬高)」黃金準則:

● 第一時間立刻停止走動,讓受傷的部位休息,不踩地受力(必要時使用腋下拐杖支撐)抬高。

● 同時趕快冰敷,每2小時1次,1次10~15分鐘,並且施予固定壓迫,可以使用彈性繃帶,從腳趾處由下往上,以八字型螺旋固定到腳踝以上。

● 急性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可以降低發炎、疼痛,有助後續的組織修復;千萬不要大力推拿按摩,以免局部發炎腫脹更嚴重。

腳踝扭傷依嚴重度,從韌帶組織發炎腫脹到部分撕裂傷,甚至完全斷裂。醫師可以透過高解析的骨骼肌肉系統超音波檢查,做詳細診斷;如有必要的話,X光檢查可以看到撕裂性骨折,最常發生的部位是第五指蹠骨末端。

而現在治療的觀念,若開刀縫合會影響關節活動及肌力重建,所以即使韌帶完全斷裂,目前大多仍採取保守治療,也就是積極復健;除非合併有嚴重撕裂性骨折,才需要石膏固定4~6週。


腳踝扭傷 復發率極高

以外側腳踝扭傷最常見,通常發生在腳板往下合併腳趾往內的動作,也就是用腳板踢足球頂端的動作。復發機率高達5成以上,許多甚至變成慢性腳踝疼痛、退化性關節炎。

在復健科門診時,許多喜好運動的人腳踝扭傷都會問:「我要休息多久不運動才會好?」我常告訴他們,踝關節韌帶的扭傷並非「休息不運動」就會好,需要好好治療,除了急性期正確處置(RICE),還有恢復期復健(如以下3種治療性運動),才能揮別重複腳踝扭傷的夢靨。


腳踝扭傷後遺症及復健治療

踝關節活動度不足

正常的踝關節要能夠往上、往下、內翻(腳板向下、腳趾朝內)、外翻(腳板向上、腳趾朝外)。急性期發炎腫脹改善之後,一定要努力讓踝關節角度恢復到完全正常。

試著用腳踝在空中寫阿拉伯數字,並針對緊繃處,試著拉筋延展。前後腳弓箭步, 膝蓋打直、膝蓋彎曲,可以分別延展到小腿後側肌群及腳跟腱。

踝關節穩定度不佳、肌力不足

韌帶部份撕裂傷或完全斷裂,都會影響踝關節的穩定度。重複性外側踝關節韌帶扭傷,常合併腳踝外翻肌力不足,只要有內翻動作的拉力,就容易再次受傷,使關節穩定度更差,因此,急性期之後,肌力的強化非常重要。

使用彈力帶施行踝關節的阻力運動,由坐姿到站姿,逐步提升挑戰(見下方圖1、圖2)。

圖片來源:捷徑文化提供


圖片來源:捷徑文化提供


踝關節平衡控制不佳

踝關節扭傷的狀態下,若將受傷的腳在後、正常的腳在前,兩腳相連,重心後移,身體會明顯不穩晃動,代表踝關節的平衡感(joint position sense, JPS)受影響。別小看這個問題,平衡感沒有完全恢復,一旦碰到地上稍微有點凹凸,就容易再受傷。

單腳站立,用另一隻腳的活動產生重心位移(見下方圖3),提供感覺回饋刺激或平衡板(BAPS)都可以做為平衡訓練。

圖片來源:捷徑文化提供


而運動員要回到球場上,這3項標準會更高,包括必須單腳往前及側邊跳躍、快速下樓梯、折短跑(快速衝刺,突然停止再回衝)、「8」字型半速至全速跑步都沒問題,才能夠回到正常的訓練及比賽。


以上動作由物理治療師郭乃榮、物理治療師黃鼎棋設計。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韌帶撕裂=球季報銷 非得開刀?復健醫師:再生有望

「足球金童」貝克漢的淚 談跟腱斷裂

久坐致腰痛、腳麻 8招簡易伸展可改善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乾癬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皮膚外觀的改變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社交互動與自信心;而嚴重搔癢也常干擾睡眠,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邱足滿醫師指出,過去乾癬的治療以療效良好的生物製劑為主,近年則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問世,其治療機轉精準,治療成效佳,為中重度乾癬患者帶來生物製劑的針劑之外的口服藥物優異選擇。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懷孕過程中增加了15公斤,產後一直瘦不下來,使體態改變,膚質也變差,顯得很沒有活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詳細的評估,我們針對她的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進行調整,並搭配婦科調養,讓體重、體態都逐漸恢復,連家庭關係都明顯改善。讓我深刻體會到,產後不僅是身體的恢復期,也是心理與家庭關係重要的適應期。」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即使完全沒症狀,也一定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張廷彰醫師表示。子宮頸癌長期位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十名,約20%至3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二期以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HPV疫苗,但許多30歲以上女性仍屬「疫苗空窗世代」,未能在黃金施打年齡接種疫苗,此類族群更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