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母斑:少壯不處理,老大徒傷悲

by | 5 月 23, 2018


皮脂腺母斑,據統計每一千名新生兒就有三位寶寶會頂著皮脂腺母斑呱呱落地;如果台灣每一年有將近 20 萬新生兒誕生,這意味著當太陽升起的每一天,至少有一對父母要承受這突如其來的打擊。

為什麼呢?因為爸爸媽媽沒有辦法看著寶寶的皮脂腺母斑卻視而不見。

大多數的皮脂腺母斑在寶寶出生之後就會出現,最常見的位置是在頭皮上

當皮膚,尤其是頭皮,出現橘黃色、凹凸不平的斑塊,而且斑塊的所在處長不出頭髮,醫師憑著這個特徵大致就可以做出正確的診斷, 僅有少數的非典型案例需要透過皮膚切片檢查來佐證。


如果同一時間患者的眼睛、骨骼或是神經系統有不適症狀,則會進一步協調相關專科醫生做進一步的身體評估。


買一送一,禍不單行

從青春期開始,皮脂腺母斑增大變厚的速度會越來越明顯,更麻煩的是,本身是良性腫瘤的皮脂腺母斑的上頭,還有可能會冒出第二顆皮膚腫瘤


根據一篇台灣研究 450 位皮脂腺母斑患者的資料顯示,有 38 位(8.5 % )的皮脂腺母斑患者冒出第二顆皮膚腫瘤;在這 38 位禍不單行的患者當中,大約有一成多的比例是皮膚惡性腫瘤,並以基底細胞癌為大宗

此外,這一份本土研究中並指出,這 38 位帶有皮膚惡性腫瘤的皮脂腺母斑,全數都是發生在大人身上,青少年以及幼童患者則是躲過一劫。

另外一篇國外的研究統計了 706 位皮脂腺母斑患者,發現有高達 22.5 % 的機會長出第二顆皮膚腫瘤,有 2.5 % 的比例出現皮膚惡性腫瘤,同樣是以基底細胞癌的型態為主,而且幾乎都是出現在成人患者身上。

醫師也是基於成人患者有可能會冒出皮膚惡性腫瘤的正當理由,因此會建議皮脂腺母斑患者盡量在青少年階段,甚至更早的時候就進行預防性的切除手術


手術處理,慎選時機;整個切除,化險為夷

透過手術切除皮脂腺母斑,是徹底根除皮脂腺母斑的最佳方法,不過接下來您可能會舉手發問:大多數被診斷出皮脂腺母斑都是小朋友,年紀輕輕適合動手術嗎?

皮脂腺母斑在還沒有進入成人階段之前的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因此如果是學齡兒童,可以等到小朋友個性成熟到可以配合醫師指示,而且躺在手術台上而不會害怕哭鬧的時候,再來安排手術治療。如果考慮到照顧手術傷口的便利性,寒暑假是一個不錯的手術時機。


同場加映:最常和皮脂腺母斑一起出現的皮膚癌—基底細胞癌

參考資料:
1. Hsu MC et al. J Dermatol. 2016;43(2):175-80
2. Idriss MH, Elston DM. J Am Acad Dermatol. 2014;70(2):332-7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縮小胃容量助減輕體重,新式訂書針縫胃解析,劉家嘉醫師圖文懶人包

縮小胃容量助減輕體重,新式訂書針縫胃解析,劉家嘉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二十多歲的女士,在生產後合併壓力性肥胖,進食量真的很大。」劉家嘉醫師表示,「因為健康檢查顯示有脂肪肝,且肝功能及膽固醇偏高,再加上大食量,自己藉由飲食和運動的效果一直很有限,所以讓她決心積極尋找醫學方式來治療她的肥胖問題。

經過詳細和病患討論後,她決定接受訂書針縫胃手術,利用胃鏡於胃內進行胃部體積縮小,幫助減少進食量。劉家嘉醫師說,術後不久,她已減少了14公斤,肝功能已恢復正常,目前仍持續追蹤與控制中,相信3個月即可順利達到理想體重。」

女性血壓上升比男性更快?高血壓不是男性專屬!破解性別差異與心血管風險!

女性血壓上升比男性更快?高血壓不是男性專屬!破解性別差異與心血管風險!

我們經常談到血壓控制的重要性,告訴大家即使暫時間你沒有體驗到高血壓直接帶來的不適,但長期的血壓高還是會造成血管內的變化,影響到身體許多器官的健康,尤其是大血管、腦部、腎臟、心臟都會因為高血壓而受損。也就是說,心血管疾病通常是血壓控制不良的結果,讓血管硬化,增加心肌梗塞、腦中風、及心臟衰竭的機會。 許多人會有個印象:「應該是男生比較容易心肌梗塞吧!」 甚至有人會說:「女生大概要等到停經以後才會有血壓問題啦,如果在五十歲以下不會怎樣啦,不用吃血壓藥。」...

兒童多發性硬化症,提早發現、持續治療才能避免殘疾,口服藥物提升便利性與遵從度,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兒童多發性硬化症,提早發現、持續治療才能避免殘疾,口服藥物提升便利性與遵從度,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需要長期打針治療,以降低復發的機會。」成大醫院兒童神經科余文豪醫師指出,「由於患者正值青少年,相當在意同儕的眼光,非常不願意在學校打針,所以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也讓病情反反覆覆。」 對青少年患者而言,口服藥物可以提升便利性與治療遵從性,幫助患者把病情控制穩定,減少復發次數,才能避免失能或殘疾!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