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腺母斑:少壯不處理,老大徒傷悲

by | 5 月 23, 2018


皮脂腺母斑,據統計每一千名新生兒就有三位寶寶會頂著皮脂腺母斑呱呱落地;如果台灣每一年有將近 20 萬新生兒誕生,這意味著當太陽升起的每一天,至少有一對父母要承受這突如其來的打擊。

為什麼呢?因為爸爸媽媽沒有辦法看著寶寶的皮脂腺母斑卻視而不見。

大多數的皮脂腺母斑在寶寶出生之後就會出現,最常見的位置是在頭皮上

當皮膚,尤其是頭皮,出現橘黃色、凹凸不平的斑塊,而且斑塊的所在處長不出頭髮,醫師憑著這個特徵大致就可以做出正確的診斷, 僅有少數的非典型案例需要透過皮膚切片檢查來佐證。


如果同一時間患者的眼睛、骨骼或是神經系統有不適症狀,則會進一步協調相關專科醫生做進一步的身體評估。


買一送一,禍不單行

從青春期開始,皮脂腺母斑增大變厚的速度會越來越明顯,更麻煩的是,本身是良性腫瘤的皮脂腺母斑的上頭,還有可能會冒出第二顆皮膚腫瘤


根據一篇台灣研究 450 位皮脂腺母斑患者的資料顯示,有 38 位(8.5 % )的皮脂腺母斑患者冒出第二顆皮膚腫瘤;在這 38 位禍不單行的患者當中,大約有一成多的比例是皮膚惡性腫瘤,並以基底細胞癌為大宗

此外,這一份本土研究中並指出,這 38 位帶有皮膚惡性腫瘤的皮脂腺母斑,全數都是發生在大人身上,青少年以及幼童患者則是躲過一劫。

另外一篇國外的研究統計了 706 位皮脂腺母斑患者,發現有高達 22.5 % 的機會長出第二顆皮膚腫瘤,有 2.5 % 的比例出現皮膚惡性腫瘤,同樣是以基底細胞癌的型態為主,而且幾乎都是出現在成人患者身上。

醫師也是基於成人患者有可能會冒出皮膚惡性腫瘤的正當理由,因此會建議皮脂腺母斑患者盡量在青少年階段,甚至更早的時候就進行預防性的切除手術


手術處理,慎選時機;整個切除,化險為夷

透過手術切除皮脂腺母斑,是徹底根除皮脂腺母斑的最佳方法,不過接下來您可能會舉手發問:大多數被診斷出皮脂腺母斑都是小朋友,年紀輕輕適合動手術嗎?

皮脂腺母斑在還沒有進入成人階段之前的生長速度較為緩慢,因此如果是學齡兒童,可以等到小朋友個性成熟到可以配合醫師指示,而且躺在手術台上而不會害怕哭鬧的時候,再來安排手術治療。如果考慮到照顧手術傷口的便利性,寒暑假是一個不錯的手術時機。


同場加映:最常和皮脂腺母斑一起出現的皮膚癌—基底細胞癌

參考資料:
1. Hsu MC et al. J Dermatol. 2016;43(2):175-80
2. Idriss MH, Elston DM. J Am Acad Dermatol. 2014;70(2):332-7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藥物給付放寬,幫助降低骨折風險

骨鬆治療可提早啟動!健保給付再升級!
健保擴大骨質疏鬆症藥物給付,放寬至尚未發生骨折的高風險患者,包含:
🔹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合併使用胰島素者
🔹 長期(超過3個月)使用類固醇者
讓治療能更早介入,有效降低未來骨折風險。
👉本次由骨科吳凱文醫師深入解說,帶您掌握最新骨鬆防治趨勢!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給付放寬,幫助骨質疏鬆症降低骨折風險!及早測骨密,及早保骨安康 骨科醫師圖文解說

你知道嗎?每4位國人中,就有1人面臨骨折風險!
而一旦骨折過一次,再次骨折的風險竟高達50%!
骨鬆治療可以更早介入、減少骨折發生,健保放寬骨質疏鬆藥物給付條件,
讓高風險族群及早接受骨鬆治療,包含:
✅ 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
✅ 糖尿病並使用胰島素患者
✅ 使用類固醇藥物超過3個月患者
✅ 骨折部位包含:手腕(遠端橈骨)、上手臂(近端肱骨)、脊椎或髖部骨折

別等到骨折才後悔,快關注自己的骨骼健康吧!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健保給付放寬,積極治療幫助減緩惡化、改善生活品質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簡稱SMA)過去被視為一種逐漸退化、無法逆轉的罕見疾病,患者多數隨年齡增長而喪失運動功能,影響生活自理能力。然而,隨著近年治療藥物進步與台灣健保給付擴大,越來越多患者得以透過治療來穩定病情、並延緩退化,甚至有機會提升運動功能,重拾對未來的希望。 「不要小看治療的力量,真的會讓人感覺自己的身體慢慢變好。」正在準備碩士論文的SMA患者李同學,親身感受了背針治療帶來的改變。過去生活總是受限,如今不僅能自理更多日常事務,也能在攝影興趣裡找到更多屬於自己的視角。...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類風濕性關節炎恐致肺纖維化,高風險族群宜早期肺功能篩檢,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關節腫痛就診,透過胸部影像檢查,意外發現肺部已纖維化。由於患者平時僅偶爾咳嗽,並未察覺異狀,導致延誤治療時機。」黃建中醫師表示,肺纖維化會讓肺部漸漸失去彈性,嚴重甚至會導致呼吸衰竭,即使初期沒有顯著症狀,若患者具有肺纖維化高風險特性,應盡快進行第一次的肺功能檢查,依據檢查結果持續追蹤,以便及早發現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