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睡眠呼吸中止,手術方式比一比

by | 11 月 28, 2017



自從開始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跟打呼以來,總是會有病人憂心忡忡地拿著睡眠報告來詢問:「醫生說我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且舌頭很肥大,需要切舌頭,是真的嗎?有這麼嚴重嗎?」

通常遇到這種問題,我都會先請他們安排一個睡眠內視鏡,因為在門診的檢查中看起來舌頭很大的人,在睡覺時候不一定會造成呼吸道的塌陷,清醒的時候做的檢查是不準的。

不過萬一在睡眠內視鏡檢查的時候也發現舌根真的會造成阻塞的話,又該怎麼辦呢?真的要切舌頭嗎?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呢?

要能夠很好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先了解這個問題的本質。


人的上呼吸道分為:鼻腔,顎咽,舌根,跟會厭。這些構造在睡覺的時候如果發生了狹窄或阻塞,輕則產生打呼,嚴重的話就會塞住讓你吸不到空氣,吸不到空氣就會缺氧,結果就發生了睡眠呼吸中止症,影響了你的睡眠品質,傷害了你的健康。(沒有聽過睡眠呼吸中止的打呼聲嗎,請聽陳醫師的示範

聲帶以下的構造,如氣管跟支氣管,因為有軟骨支持,所以在睡覺的時候不會塌陷,除非有先天的異常。而聲帶以上的構造都是軟的,有彈性的,所以能夠負責吞嚥,咀嚼跟說話的功能。但因為他天生就是一個軟管,所以才會在睡覺的時候出現各種各樣阻塞跟塌陷的狀況,也因此給了我們這些臨床醫師最強大的挑戰。

鼻腔和顎咽的手術選擇我都有專文討論過,今天我們要來談談處理舌根跟會厭阻塞的下咽手術,他們有哪些選擇,這些手術的效果各自又如何。更重要的是,我還會來談談下咽手術未來的趨勢跟展望是什麼,讓大家不只能了解下咽手術的現在,還能掌握下咽手術的未來。

下咽手術的選擇相當多樣,讓我一一來說明。 

高頻熱凝療法(Radiofrequency, RF)


首先,是和打針差不多的高頻熱凝療法。他的原理用針頭放出來的能量,希望能讓讓舌根組織變的緊實,縮小體積又避免塌陷,而且還不需要切舌頭。聽起來很美好對不對?他的效果怎麼樣呢?

根據這篇收集了10幾篇論文的回顧研究[1],他的成功率只有38%。

成功率的定義,是用手術之後的睡眠檢查中,所有病人中,睡眠呼吸中止次數跟術前相比減少了一半以上,而且每小時的次數小於20的比例有多少來決定的。

以目前公認的睡眠呼吸中止嚴重程度來說,5到15次是輕度, 15到30次是中度, 30次以上則是重度。

所以說,即使手術之後的呼吸中止次數小於20,還是有可能還是中度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比如說18次之類的)。這樣子的手術成功率的定義,看起來很寬鬆,好像很容易達到,其實卻並不容易。

所以,雖然高頻熱凝療法就像打針一樣非常微創,產生併發症的機率小(不到3%),以這麼樣低的手術成功率,還是很難說服病人花錢接受這樣子的手術。

那麼有沒有其他微創,不傷害舌頭組織,不需要切舌頭的手術方法呢?




舌根懸吊(Tongue suspension)


另外一種不需要切舌頭的微創手術方法叫做舌根懸吊。它的原理是在下巴骨內側裝一個螺絲釘,然後螺絲釘上連接一條粗粗的線穿到舌頭後方拉緊,手術結束。

這種方法比起前一種打針熱療的方式多了一分確定性,畢竟前一種方式,針打下去後,到底舌頭什麼時候會縮小,根本不知道。有的人甚至打針能量下去以後,組織受到傷害,反而會有暫時性的水腫,舌頭還比以前腫的更大。而使用舌根懸吊的方法,開刀的人在手術中可以根據自己的手感,調整鬆緊的程度,甚至可以直接在內視鏡下,觀察看看呼吸道打開的大小夠不夠。聽起來很美好對不對?那麼這種手術的成功率又如何呢?

根據統計,這種手術如果單獨進行,對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的成功率只有37%[2] ,但是沒關係,如果和顎咽手術一起做,也就是多層次手術一起進行的話,手術成功率可以到62%[2]。其實這也是非常合理,畢竟上呼吸道的阻塞位置本來就很可能不是只有舌根這一個地方,一起進行也沒關係,雖然會多一個脖子的傷口,但是只要有效就好。

不過這個舌根懸吊的手術有一個嚴重的缺點,就是他的手術效果似乎會隨著時間而減少。根據這篇研究[3],他在手術三個月後的手術成功率只有32%,已經夠差了,結果到了一年以後,手術成功率竟然只剩下21% ,很多病人復發,而且術前術後的舌根厚度看不出來有什麼變化。到底是因為線被吸收了,還是鬆掉了,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看來,這些微創手術的效果都不怎麼樣。如果要增加下咽手術的成功率,用切除一部分舌根的方式,把這些病人的下咽空間擴大,這種手術,對嚴重的病人來說,似乎還是不得不做。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大部分的睡眠外科醫生,還是主張要切舌頭。那麼,這種切舌頭的手術方式,有哪些選擇呢?




冷觸汽化舌根縮減手術(Coblation tongue basereduction)

冷觸汽化的原理,就是利用冷觸汽化棒這個工具,把舌根的組織一點點的汽化掉的方法。有人比較過,使用這種手術來切除一部分舌根,配合顎咽手術的話,手術成功率可以到達73%[4]。和單獨只有做顎咽手術,只有一半的成功率相比,有非常大的進步。這種手術開完之後的疼痛感不嚴重(住院期的疼痛感不到3分,滿分是10分),發生併發症的機會也不高(長期味覺改變的人只佔4%),算是安全的手術。

不過它也有缺點,就是切下來的組織都被汽化掉了,很難知道我們到底切了多少,切的夠不夠。而且對於下咽的另一個構造—會厭軟骨,沒有辦法處理。根據睡眠內視鏡檢查的研究,因為會厭軟骨的塌陷造成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的比例,有時甚至可以高達三分之一以上。有沒有一個手術,可以精確的知道我們切了多少的舌根組織,又可以同時處理會厭軟骨的塌陷呢?



經口機器人手臂手術(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 TORS)


前面說切舌根的手術好像很輕鬆,好像說切就切,不會遇到什麼困難。事實卻不然。下咽的解剖位置在上呼吸道的最深處,要能夠很好地處理聲帶以上的所有構造,如舌根跟會厭,手術的器械至少要有10到15公分。人的上呼吸道也不是一條直線,而是會有轉折,這更增加了手術困難。手術器械那麼長已經很難操作了,而為了要很好的處理舌根跟會厭,手術器械還需要轉彎!睡眠呼吸中止症嚴重的的病人上呼吸道本來就很狹窄(不然也不會那麼容易塌陷了),在那麼狹窄的空間裡面要轉彎,要做手術,還不能傷到重要的血管跟神經,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這也是為什麼經口機器人手臂手術出來後,會受到那麼多睡眠外科醫師歡迎的原因。經由3D內視鏡的放大效果,加上可以靈活轉彎的機器手臂,做手術的人可以舒服地坐在類似電動遊戲機的機台裡面,遠端遙控機器手臂,在病人狹窄的下咽空間裡進行精細的操作。

由於視野良好,避開血管神經的動作也可以比較容易做到,如果病人睡眠內視鏡檢查中,同時有發現會厭軟骨太長、太厚或是太彎,造成阻塞,也可以同時做會厭軟骨的部分切除。切下來的組織也可以進行精確的計算,給醫生一個反饋,知道自己到底切的夠還是不夠。

雖然手術變得容易,但是對於疾病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知道它的效果。經口機器人手臂手術對於有下咽阻塞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來說,效果到底怎麼樣呢?

根據這篇2014年新加坡醫師對亞洲人做的研究,經口機器人手臂手術的手術成功率可以到達九成[5]!這也是為什麼我最後會決定不遠千里,飛到義大利去跟發展這個手術的開山祖師爺:Vicini教授學習的原因。

不過,當你翻開睡眠外科醫學發展史,你會發現很多手術剛開始發展的時候,為了要讓大家容易接受,手術的適應症都會抓得比較嚴,比如說太胖的不能做,睡眠呼吸中止次數太多太嚴重的人不能做,所以發表出來的結果都會比較漂亮,成功率比較高。等到大家開始接受這個手術,適應症放得越來越寬,不管多胖多嚴重的人都放進來做手術之後,手術的成功率就開始下修。根據這篇Vicini教授自己做了兩百多個病人之後的統計,手術成功率只剩下67%[6]。而在今年做的統合分析,收集所有發表出來的,使用機器人手臂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病人的結果,八百多個病人的手術成功率,也是差不多66%[7]

看來,切舌頭的方法,不管是冷觸汽化棒或是機器人手術,雖然術後恢復期不算長(大約兩星期),併發症也不算嚴重(大約14%病人術後會有暫時的味覺改變),但是就手術效果來說,似乎都還是有它的極限。還有沒有其他效果更好的治療方法呢?



顎骨呼吸道拉提手術(Maxillomandibularadvancement, MMA)


上呼吸道的空間大小,除了被顎咽,舌根跟會厭這些房客的胖瘦來決定之外,房間的大小及坪數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幫房客減肥效果不好,那麼能不能乾脆把房間的牆壁打掉重蓋,給裡面的房客一個更舒適的居住空間呢?


顎骨呼吸道拉提手術就是這樣的一個概念。他把病人的上顎骨跟下顎骨打斷、前移,再重接,在不用切舌頭,不用幫房客減肥的狀況下,給了房客們一個更舒服的居住空間。研究報告指出,這種做法的手術成功率可以達到86%[8]

對於不想被切舌頭,又想追求手術成功率的病人來說,顎骨呼吸道拉提手術似乎是另一種選擇。於是我在2017年5月特別去這個手術的發源地:史丹佛醫學中心朝聖學習。

但是這個手術也不是沒有缺點。光是聽到要打斷骨頭,就知道這個手術的恢復期會非常的長。他的住院期大概需要十天以上,回復到正常飲食的時間大概需要一個半月。前面切舌頭的手術,只需要五天的住院時間,兩個禮拜就能恢復正常飲食。相比之下,接受這種手術的病人,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大。而年紀太大的病人,可能會有骨質疏鬆,骨頭一打斷就碎掉了,這種病人也不適合做。

看到這裡,我們不禁感嘆,難道對於睡眠呼吸中止症來說,就沒有輕鬆、傷害小、效果又好的手術嗎?



下咽手術的未來 – 舌下神經刺激術(Hypoglossal nervestimulation, HNS)


為什麼我們人在清醒的時候呼吸道不會塌陷,舌根不會阻塞,而一進入睡眠狀態,就會發生這種情形呢?雖然舌頭的體積太大是原因之一,但也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控制舌頭肌肉收縮的神經活性不足,也跟著睡著了!就在大腦的呼吸中樞下命令要吸氣的時候,這條神經卻沒有同時命令舌頭的肌肉收縮,給空氣讓路,結果就害病人吸不到空氣,造成了睡眠呼吸中止症。這條神經,就叫做舌下神經!

正因為如此,就有人想到,如果能像心律調節器一樣,在病人睡覺準備要吸氣的時候,同時給這條神經一些刺激,讓舌頭的肌肉收縮,是不是就能治療睡眠呼吸中止呢?


2017年,我去美國洛杉磯開會。會中,參與了這款神經刺激器第四期臨床實驗的醫師,發表了他們的成績:214個病人,成功率達到91%。能夠從頭看到尾的讀者,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知道,這是之前的各種手術方法都沒有辦法達到的成績。而且這種手術幾乎不需要恢復期,術後疼痛感也很小,除了脖子和胸口會各有一個小小的傷口之外,幾乎不會有什麼感覺。

我在美國進修時曾經親身參與過幾次這種手術的進行,找到神經分支,植入刺激器之後,機器一開動,病人的舌根就開始收縮,原本阻塞的呼吸道就突然變的通暢,真的很神奇。更重要的是,由於舌下神經只負責運動,而不負責感覺,所以就算用電流去刺激也不會痛,不影響睡眠。


看來,人類在對抗睡眠呼吸中止症這麼漫長的過程之後,似乎找到了另一個方向。不需要切舌頭,對病人的傷害夠小,而且效果又好的手術。


當然這種手術也不是適用於所有的病人,他們的臨床試驗對象,排除了有環狀顎咽阻塞和太胖的病人,但是有環狀顎咽阻塞的病人只要先接受過顎咽手術,之後再接受舌下神經刺激器植入,效果也相當好。

這也和我之前提到的睡眠呼吸中止治療計劃不謀而合,有睡眠呼吸中止,先做睡眠內視鏡,睡眠內視鏡中有看到顎咽阻塞的話,先做顎咽手術。他們的經驗,為此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我和我的美國老師Ofer Jacobowitz於2017年發表的研究成果[9],就算睡眠內視鏡中看到確實有舌根阻塞,顎咽手術也能達到71%的成功率。即使只做顎咽手術失敗,將來還是有機會夠靠舌下神經刺激器的植入,來達到很好的效果。


期待有那麼一天,大部分的病人都不用再靠切舌頭,甚至打斷骨頭,就能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

參考資料:
1. Kezirian EJ, Goldberg AN. Hypopharyngeal surgery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6;132:206–213.
2. Handler E, Hamans E, Goldberg AN, Mickelson S. Tongue suspension: An evidence-based review and comparison to hypopharyngeal surgery for OSA. The Laryngoscope 2014;124:329–36. doi:10.1002/lary.24187.
3. Kühnel TS, Schurr C, Wagner B, Geisler P.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Posterior Airway Space After Tongue Base Suspension: The Laryngoscope 2005;115:475–80. doi:10.1097/01.mlg.0000157842.40412.5f.
4. Li H-Y, Lee L-A, Kezirian EJ. Efficacy of Coblation Endoscopic Lingual Lightening in Multilevel Surgery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JAMA Otolaryngol Neck Surg 2016;142:438. doi:10.1001/jamaoto.2015.3859.
5. Toh S-T, Han H-J, Tay H-N, Kiong KL-Q. 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 for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Asian Patients: A Singapore Sleep Centre Experience. JAMA Otolaryngol Neck Surg 2014;140:624. doi:10.1001/jamaoto.2014.926.
6. Vicini C, Montevecchi F, Campanini A, Dallan I, Hoff PT, Spector ME, et al. Clinical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ORS for OSAHS: A Benchmark for Evaluating an Emerging Surgical Technology in a Targeted Application for Benign Disease. ORL 2014;76:63–9. doi:10.1159/000360768.
7. Meccariello G, Cammaroto G, Montevecchi F, Hoff PT, Spector ME, Negm H, et al. Transoral robotic surgery for the managemen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7;274:647–53. doi:10.1007/s00405-016-4113-3.
8. Holty J-EC, Guilleminault C. Surgical Op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Med Clin North Am 2010;94:479–515. doi:10.1016/j.mcna.2010.02.001.
9. Hsu Y-S, Jacobowitz O. Does Sleep Endoscopy Staging Pattern Correlate With Outcome of Advanced Palatopharyngoplasty for Moderate to Sever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J Clin Sleep Med 2017;13:1137–44. doi:10.5664/jcsm.6756.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要活就要動,但長者常常會覺得:「做運動會不會不安全?萬一受傷怎麼辦?」沒錯,運動之前一定要考量安全性的問題。今天我們提供一些簡易牆壁運動的方式,在靠著牆壁做這些運動訓練的時候,可以額外提供支持性和穩定性,對較難維持平衡、活動度不高的長者們是很有幫助的。請跟著影片和圖說練練看吧。 扶牆臀後推 面對牆壁,手伸直在約與肩膀同高度的地方扶著牆壁,接著臀部向後推,直到手臂、身體、臀部呈一直線,感覺整個背部到臀部、後腿的伸展。 直角臂開肩...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後續由於感染很嚴重,患者只好接受手術清創,並截掉兩根腳趾。劉明偉醫師表示:「其實,如果患者在發現傷口時便立刻就醫,好好接受治療,應該有機會讓傷口早點癒合,不用面臨截肢的狀況。」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先生,請問您有什麼慢性病嗎?」唯男到住家附近新開的皮膚科門診填初診資料時,護理人員詢問著。 唯男回答:「我是有在吃高血壓的藥物,不過,目前我在家量,血壓都正常,不會高。這樣我算有高血壓嗎?」 「你是吃藥控制後才正常的嘛對不對,」護理人員回答:「這樣當然是有高血壓啊,只是你吃藥之後控制的不錯。萬一不吃藥,血壓一定又高起來了。」 「你怎麼知道我不吃藥的話血壓就一定會高?」唯男不開心地說:「說不定我真的不吃藥也沒關係啊,說不定我早就沒病了。」 「不然你就問問你的醫生,千萬不要自己亂停藥喔。」護理人員回答。...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攝護腺癌可能造成頻尿、夜尿、解尿困難等症狀,患者會誤以為是良性攝護腺肥大,而延誤就醫。裘坤元醫師說,攝護腺癌容易轉移至骨骼、淋巴結,可能造成骨骼疼痛。

讓腦路清晰的間歇訓練 – HIIT心肺有氧

讓腦路清晰的間歇訓練 – HIIT心肺有氧

以間歇運動的方式訓練心肺功能,不僅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還能讓腦路清晰,減緩腦部退化,是預防失智一定要下的功夫。原地小跑步站姿肘碰膝後點地側點地後點地側點地開合跳左右出拳左右鉤拳快速收腿快速收腿旋轉風車高抬腿跑步側墊步觸地高抬腿跳步原地小跑步...

有效治療心絞痛,降低死亡風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解析,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效治療心絞痛,降低死亡風險!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解析,心臟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因為重度冠狀動脈狹窄接受過多次心導管支架治療,但是冠狀動脈都反覆阻塞,且出現心臟衰竭的狀況,才終於決定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陳紹緯教授指出,「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的原理就是使用病人自體血管繞過狹窄的位置,幫助心肌獲得充足的血液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