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痛,多少女性每個月聞之色變。花樣年華的青春,為何要伴隨如此苦惱又周而復始的問題?
根據統計,約有10 %的女性患有周期性經痛問題,從逐漸蔓延的單純經痛,在門診治療及追蹤數年後,最終大多就被確切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罹患族群。
而在生育年齡,若屬於有不孕症困擾的女性中,更有25 ~ 50 %的族群比例,診斷為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相關問題;由於臨床比例如此之高,我們可以很客觀的用數據推論,子宮內膜異位症與不孕呈現高度相關性。
子宮內膜異位症究竟是什麼?
子宮中央的細胞層,就是女性厚而柔軟的子宮內膜,每個月製造新生內膜細胞,讓受孕胚胎有適合著床的溫暖環境,若當月沒有懷孕,則內膜剝落代謝更新,變成月經排除;週而復始,讓生育年齡女性的子宮,維持健康的環境。
子宮內膜一旦代謝變成月經,剝落下來的子宮內膜細胞,會隨月經血流排除;少數經血會沿著輸卵管,逆流至子宮腔內,造成每次月經期間,骨盆腔空間內就會暫時積蓄少量經血,這些骨盆積蓄的經血,直接影響女性,造成月經期間下腹脹痛不適的症狀。
大約在生理期一周前後,逆流的經血會慢慢被身體分解吸收,其中少量殘存其中的子宮內膜細胞,在一併經過體內免疫巨噬細胞的吞噬攻擊後,正常一周後會完全消滅乾淨,但少數狀況有無法清除乾淨的內膜細胞,黏附在骨盆腔壁上,日積月累,悄悄深入組織茁壯擴散,破壞正常子宮卵巢,最後造成所謂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病變。
子宮內膜異位症有好幾種?我是哪一種?
子宮內膜細胞在體內亂跑造成的各式病變,全部都可總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
身體常見各處病變代表:
● 附著在卵巢上增生,稱之為「巧克力囊腫」。
● 附著在子宮肌肉層中增生,稱之為「子宮肌腺症」。
● 附著在輸尿管,造成輸尿管路狹窄、血尿及腎臟水腫。
● 附著在腸道造成腸子沾黏,腸道無法蠕動,長期嚴重脹氣及便秘。
● 附著在輸卵管造成慢性發炎沾黏,輸卵管阻塞不通以及輸卵管水腫。
● 大面積散佈附著在骨盆腔。造成整個骨盆腔所有器官,慢性發炎沾黏,每次月經期間都嚴重經痛。
● 腹部手術後(子宮手術或是剖腹產)傷口附著子宮內膜細胞,造成皮下長期發炎及週期出血腫塊。
● 偶有其他器官遠端轉移,例如造成每月咳血(肺部)或是流鼻血(鼻腔)。
有經痛,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嗎?
女性經痛可分為「原發性經痛」、「續發性經痛」
● 原發性經痛:
簡單來說是單純局部經痛,大多發生在月經的第1~2天,不會造成其他器官病變,通常在少女時期就開始,隨著年紀通常會慢慢減緩。
● 續發性經痛:
子宮病變造成的經痛,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侵犯,造成子宮肌腺症病變後,所引發之長期反覆經痛症狀;通常30歲之後才漸漸出現症狀,症狀會年年加劇,而且病變範圍會越來越大,從一開始的月經期間疼痛數天,會慢慢擴大到月經前後一周都在痛;若有侵犯子宮肌肉本體,造成「子宮肌腺症」,甚至合併極大量月經出血及大血塊,造成每次月經都嚴重貧血,身體會日漸嚴重虛弱。
子宮內膜異位症要如何診斷?
1. 續發型經痛:是臨床最重要的指標;通常在30歲之後才開始經痛,病變範圍會逐漸擴大,症狀日漸嚴重。
2. 超音波追蹤:常見例如卵巢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異常肥厚增生。
3. 抽血: CA-125指數異常上升,若嚴重貧血則血色素下降。
4. 腹腔鏡或是開腹手術:通常手術可直接發現「點狀散佈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可視為直接診斷確診,臨床上多用腹腔鏡手術探測骨盆腔範圍,來定義子宮內膜異位症嚴重程度。
子宮內膜異位症為何會影響受孕及懷孕?
從三個方面來說:
● 卵巢「巧克力囊腫」:
破壞卵巢組織,及傷害卵子細胞健康,產生自由基破壞細胞健康;造成卵巢提早衰老,以及卵子數量下降,卵子品質也劣化造成異常卵子,無法順利受精分裂。
● 輸卵管呈現慢性發炎沾黏,造成「輸卵管阻塞不通,及輸卵管水腫」:
精卵無法相遇自然受精,而輸卵管水腫也造成子宮腔長期積液,這種異常的子宮腔積液,有如許多發炎物質影響內膜,會造成正常胚胎無法著床及重複流產。(習慣性流產,也有機會好孕到!)
● 子宮肌肉層「子宮肌腺症」:
子宮長期受到內膜異位發炎刺激,造成大量增生的子宮肌肉細胞層,呈現肥厚擴大的子宮型態。
這種體積超大的子宮,由於肌肉硬化不柔軟無彈性,造成每次月經無法自然收縮止血,月經出血時間持續相當久,且失血大量有如血崩症狀,合併許多大血塊及嚴重經痛,病患每月此時,甚至需要用夜用型衛生棉或是成人紙尿布來承接月經,甚至屢屢要掛急診輸血,長期身體虛弱苦不堪言,往往最後就是走向切除子宮一途。
對於懷孕方面的影響,肌腺症的子宮內膜,血管吻合新生異常,不適宜胚胎著床植入,而且有較高的機率,造成早期懷孕出血,及後續流產風險增高。這種子宮需要在植入前,預先加強藥物控制肥厚問題,及長期調理治療安胎,以避免後續流產及早產風險。
內膜異位症最新治療方針:及早保存生育能力
生育年齡持續向後推延,女性身體許多疾病日漸累積,影響懷孕機率,高齡也造成高風險妊娠、孕期高血壓與妊娠糖尿病機會升高。
晚婚晚生育,讓這個好發於30歲之後的子宮卵巢病變,對於現代女性的懷孕準備,其實佔據越來越多的影響比率。尤其現在許多女性規劃生育,第一胎實際懷孕年齡往往拖延,經常會超過34歲高齡產婦門檻,甚至許多女性蹉跎超過40歲以上,才真正開始努力懷孕。(高齡產婦有哪些優點、缺點及該注意的事?)
現在,對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新觀點,就轉向為「從疾病初期接受足夠控制,讓子宮卵巢在5年甚至10年後,仍然保有優良的生育能力。」
從傳統疾病初期使用的的口服止痛藥、避孕藥,效果看似立即解除疼痛,卻有些治標不治本嫌疑,內膜異位症仍在肚子裡悄悄持續蔓延,破壞子宮卵巢結構,待時間漸漸推延到疾病後期,口服止痛藥已完全無效,只能安排手術開刀,切除大範圍病變區域,對於未婚病患更是破壞大於建設,無法保留生育功能。
新型口服治療藥物,例如類黃體素藥物,或是發展中的GnRH antagonist口服藥,臨床上用來降低各式荷爾蒙作用,將內膜細胞轉向蛻膜化,以減少子宮內膜異位症病灶擴展,減少卵巢巧克力囊腫體積,減小子宮肌腺症體積,避免月經出血及經痛,達到真正治療的效果。
這些近年發展的新藥,是未來需要保存生育功能婦女的一大利器,讓病患在疾病初期,即提早開始使用治療,從根本消滅子宮內膜異位症,保存住還算健康的子宮與卵巢狀況,讓未生育婦女可以在未來,順利往達成懷孕生子的人生規劃。
改善癌症惡病質,幫助抗癌更有效
癌症惡病質對於患者來說,不只單純是體重的減輕,它會帶來的影響非常全面,有可能會導致癌症治療的效果降低,或者是疾病復發或惡化。如果能夠比較早發現,比較早治療,才能有比較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