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長正常嗎?

by | 5 月 14, 2017


孩子和成人之間最大的不同大概就是他們會不斷的成長了,看著他們一天大似一天,父母充滿了喜悅與成就感,無不期待他們會逐漸長成腦海中勾勒的美好形象,但是事實往往與想像有所差距,門診中常見到父母為孩子太矮或太瘦而擔憂、焦慮。


孩子的生長正常嗎?

什麼是正常的生長?兒童健康手冊中都有附「生長曲線百分位圖」,但如何判讀呢?手冊或網路上查一查都是說「生長指標落在第3-97百分位之間都屬正常範圍,若生長指標超過第97百分位或低於第3百分位就可能有過高或過低的情形」,照這樣的標準,一歲的小強72公分(比第3百分位稍高),隔壁鄰居小康80公分(第97百分位)都是正常,兩人明明差了8公分,小強的父母會放心嗎?該放心嗎?

由生長指標可以知道孩子的體格潛能有無正常發揮,也反映一部分健康情況,所以兒科醫師都很重視。但影響生長的因素很複雜,很難為「正常」下一個定義,醫師也只能判斷生長是不是「合乎預期」而已,上述的定義顯然是太簡略了,這部分就留給醫師來判讀和解釋吧!但父母具備一些基本觀念或許可以免除許多不必要的煩惱。


生長速度會隨著年齡而變化

小雄一歲以前,像吹氣球一樣長得非常快,可是一歲過後卻變了樣,二、三個月來體重幾乎沒有什麼動靜,圓圓的小臉也瘦下去了,爸媽好不焦急。

小雄的情況其實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如果將孩子的生長紀錄畫成一條線,它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略呈S形的一條曲線一歲以前青春期是兩個快速的成長階段,其他時候成長都只是緩慢的進行著。

新生兒的體重大約3公斤,身高50公分,一年之中體重增加到10公斤,身高增長到75公分左右,真的是速度驚人!如果繼續這樣的速度,不到上小學的年齡,孩子就都「長大成人」了。幸虧自然現象自有節制,一歲以後成長速度立刻緩慢下來,一直到上小學以前體重每年都只增加2-2.5公斤左右,所以二、三個月才增加0.5公斤是很正常的。上小學以後體重增加得稍快一些,每年約有3-3.5公斤,一直到青春期才又開始另一段快速的成長。

身高在第二年中雖然也減速了,但比起體重相對的仍然較快,約有11公分,所以一至二歲的孩子有明顯的「抽長」現象,加上皮下脂肪也逐漸減少,臉頰顯得比較有稜角,父母們都會誤以為孩子變瘦了,其實這是每個孩子必經的過程。兩歲以後減少到每年7-8公分,四歲以後更慢一點,一直到青春期前每年都只長5-6公分


生長其實是跳躍式

薇薇一向偏瘦,最近她爸媽更是擔心,因為整個冬天她的體重都持平。雖然她看起來活力充沛,也很少生病,爸媽還是覺得她可能有什麼潛在問題,應該做一些檢查。

過去連醫學界也一直相信生長是持續不斷在進行的,也就是說如果有一個很精密的磅秤,這一刻和下一刻量到的身高體重應該是不同的。但後來有關生長的研究卻發現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生長其實是呈「跳躍式」的有成長期和停頓期之分,快速成長一段時間後平均8週,就會進入停頓期平均18天每一時期的長短因人而異,有些孩子的停頓期可能長達3個月之久。生長也受季節影響,春夏長得較快,秋冬較慢。

爸媽可能也有過類似的經驗:某段時間裡似乎眼睜睜的看到孩子在長大,突然間衣服好像都嫌小了,台語的古諺「一瞑大一寸」是有道理的;相反的某段時間裡,卻覺得時光好像在他身上停頓了,令人擔憂焦急。

一般而言,如果孩子活潑健康,沒有明顯的疾病徵兆,並不需要因為成長暫時停頓而接受不必要的檢查。


父母的平均身高是決定性因素

王先生各方面都很出色,唯一遺憾的是自己的個子太矮,因此不希望孩子步他的後塵,王太太也是中下身材。王先生認為自己因為小時家境不好,營養狀況太差,以致「發育不良」,因此對兩個孩子的營養非常注重,奈何兩人卻仍然是小小的個子,王先生覺得困惑又失望。

人天生就有高矮的差異,這種差異從何而來?影響的因素很複雜,其中最有力的一個因素,就是父母的身高,也就是「遺傳」。由父母的「平均身高」來預測孩子將來的身高,雖非百分之百正確,但大概會有七成的把握。這一點很令小個子的父母失望,但卻是事實。

有一個預測孩子未來的身高公式是:如果是男孩,就把母親身高加12公分(國人身高的性別差異),加上父親身高除以2;女孩則是將父親的身高減12公分,加上母親身高除以2,結果可能會與孩子未來的真正身高有上下5公分的差距。

每個人都希望高人一等,所以不只是矮小的孩子受到父母關注,有些中下、甚至中等身高的孩子也會被帶去內分泌門診求診,其實他們的生長大部分是正常的,只是父母「覺得」他們不夠高而已。很多父母都認為下一代的營養比上一代好多了,孩子也應該比自己高才對,的確根據統計這一代孩子的平均身高是比上一代高了4-5公分,但是不要忘了大家都高了,所以在排名上,高矮的差異仍然是存在的。

所以當父母擔心孩子「不夠高」時,不必急著去看醫師,應該先考慮一下夫妻兩人的身高,如果都不是屬於高大的體型,可能就必須調整一下自己的期待了。個子高固然佔了某些先機,個子矮也並非不正常,父母或孩子自己若是非常在意身高,目前醫學上也已經有安全的增高方法但所費不貲,大約在7-8歲左右即可帶孩子去兒童內分泌科請醫師評估並討論增高的可行性。


高矮差異是在出生時就決定了嗎?

小個子的李先生夫妻很慶幸廷廷出生時體格並不輸別的孩于,4-5個月大以前,他的身高、體重也都在中等左右,夫妻倆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可惜好景不長,5個月以後廷廷開始厭食,成長也變得非常緩慢。兩人焦急得抱著他到處求醫,服用了很多「開胃藥」、「營養品」仍不見效。廷廷到了一歲左右,和同年齡的孩子比起來也是個小個子。

人與人之間高矮的差異,是在出生時就決定了嗎?不是的,是在出生後的一年中逐漸顯現的。出生時的高矮稍微受到母親身高的影響,但和以後的身高排名幾乎無關,以後體格較高的孩子,一出生後就快速的增高,4-5個月大後排名就比較前面了。相反的,造物者跟體格較小的孩子開了一個玩笑,他們在出生時和頭幾個月成長都還不錯,但3-6個月後,逐漸慢下來,以致排名漸漸下降,大約在一歲左右到達自己該有的體位之後,才再恢復正常的成長速度(平行某一條曲線生長)。

一歲以後,身高的排名已經大致穩定,尤其是兩歲以後,即使有更動,幅度也不至於太大,因此另一個未來身高的計算公式是:女孩一歲半時或男孩兩歲時的身高乘以2。

在這段體位下降期中,由於身體需要的熱量減少,孩子的胃口會變得比較差,家長們常因此非常焦慮,強迫孩子進食,或者像廷廷一樣被帶到各處求醫、餵藥或進補,不但徒勞無功,還造成很多飲食問題。其實只要耐心地等待,就會發現當成長恢復正常的速度以後,孩子的胃口就會自然改善。


胖瘦並非衡量健康的唯一標準!

明明從嬰兒期起就一直瘦瘦的,不斷的有朋友提醒她父母「明明太瘦了」,並熱心的提供增胖秘方。母親心裡明白,明明雖然瘦,倒是滿活潑健康的,一定是像她,因為自已也是從小到大都很纖瘦。阿公阿媽卻不這麼想,總是數落明明的挑食,並且常強迫她多喝牛奶。

其實人除了高矮有所不同之外,體型也有差異,大致可以分成三種基本的體型:不胖不瘦「勻稱型」的人最多,這類人肌肉比較發達;「纖細型」的人骨架子細,脂肪和肌肉都較少;「圓胖型」的人皮下脂肪較多,台語俗稱為「沆拎」。

體型和高矮一樣與遺傳有很密切的關係。過去的貧窮使父母深信,胖才是營養充足,才是健康,因此纖細型的孩子最容易引起關切。這種觀念在現代富足的社會裡必須修正了,瘦並不一定不健康,胖更不是健康。胖瘦並非衡量健康的唯一標準。只要孩子攝取了足夠的營養,身體沒有什麼疾病,活力正常,瘦一點沒有關係,尤其父母一方甚至雙方都偏瘦的話。
  

營養如何影響生長?

營養是父母關切的焦點所在,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將孩子的生長不如預期,很單純的歸咎於營養攝取不夠,因此往往在吃飯方面給孩子很大的壓力,造成許多的飲食問題和親子對立;要不就是胡亂進補,使孩子的健康蒙受傷害而不自知。

營養確實很重要,尤其是嬰幼兒期如果沒有攝取足夠的營養,對身材的影響是會持續一生的,可是營養並不是決定身材唯一的要素,並不是攝取愈多,孩子就長得愈高大,營養只要「適當」和「足夠」就好民間始終有一種觀念就是為了身高把孩子先養胖一點,將來再減肥;肥胖的孩子是比同齡孩子高一些,但他們的青春期也會提早,最終身高並不一定贏過別人,更何況肥胖對健康有重大的影響,這種做法絕對是得不償失的。

身體需要多少營養會自然的表現在食慾上,因此信賴並尊重孩子的食慾,提供他足夠而且適當的食物,是幫助孩子成長最簡單的方法。以台灣的經濟水準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能力供給孩子足夠份量的食物,但品質方面還需要更加講究,多注意營養的均衡,減少速食、零食和垃圾食品的攝取,才是健康之道。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針對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傳統的做法是利用開心手術進行主動脈瓣置換。」謝炯昭醫師說,「傳統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必須先要開胸,接上心肺機,並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對於年紀較大或身體狀況較差的病人而言,手術風險較高。」受惠於科技的進步,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已成為解決主動脈瓣狹窄的利器。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七十多歲的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患者,接受第一線治療後一年多又復發,二線治療的效果也不佳。淋巴結腫大到壓迫靜脈,導致血液無法回流,兩隻腳腫得非常嚴重,偏偏當時患者的身體狀況又已無法承受更高強度的化療,情況十分不樂觀。」蕭惠樺醫師回憶,「當時剛好有一款突破性機轉的新藥問世,與患者討論後決定試試,結果才打第一個療程,腫瘤就縮小一半,第二個療程後更是幾乎全消,很快速就將淋巴癌控制住!」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名50多歲有多年抽菸史的王先生,在診斷為肺鱗癌後,陸續接受了手術治療、免疫合併化學治療,但病情仍持續惡化。經與主治醫師討論後,王先生改以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幸運的是,他對口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也較化療輕微,目前已穩定控制七個月,持續在門診追蹤。口服藥物的便利性,不僅讓他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抗癌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