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談的主題是「中風該怎麼治療?」
大腦的構造相當精密,能夠執行語言、運動、記憶等許多功能。可是當中風發生時,腦部功能便會停擺。患者可能昏迷、甚至死亡。
中風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出血性中風,這是因為腦部血管破裂,導致顱內出血。治療出血性中風需要動手術移除血塊。
另一種是缺血性中風,這是因為血管阻塞,使腦組織得不到足夠的血液。缺血性中風能夠用血栓溶解劑治療。
我們要記住FAST這個口訣,才能在第一時間辨別中風。
首先,我們可以請患者露出牙齒和抬高眉毛,患者可能會出現不對稱的臉部表情。
接著,讓患者兩隻手臂向前平舉,觀察手臂是否會漸漸下垂。
另外,患者可能會口齒不清、胡言亂語,而且無法理解別人所說的話。
只要出現這幾項症狀,便要立刻求救,盡快送醫。
抵達急診室後,醫師會詢問病史並作一系列身體檢查,評估是否為腦中風。
然後,醫師會安排腦部電腦斷層。從電腦斷層影像,我們可以知道是否有顱內出血。
倘若為出血性中風,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術。如果懷疑是缺血性中風,便可考慮使用血栓溶解劑。
在中風發作三個小時內注射血栓溶解劑,可以增加患者復原的機會。所以常被稱作搶救腦中風的「黃金三小時」
正常時候,動脈血管暢通無阻,能讓血流快速通過。不過,隨著年紀增長,或是高血壓、糖尿病等問題,血管會變得狹窄。
在血液中流動的血塊容易卡在這些狹窄的地方,使血流受阻。若能及早注射血栓溶解劑,便有機會溶解血栓,恢復腦部血流。缺氧的腦組織會在短時間內壞死,愈早恢復血流,愈能減少後遺症。
每100位患者使用血栓溶解劑,可能有6個人會發生腦部出血,但是並不會增加死亡率。
雖然血栓溶解劑很好用,不過還是有些禁忌症。例如患者中風太嚴重、在中風時併發癲癇、有外傷或剛動過手術、本身凝血功能不佳、血糖過高或過低、血壓過高或是中風發作時間不明都無法使用血栓溶解劑。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把握黃金三小時,搶救中風最關鍵!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