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流失問題多,盡早提防肌少症

by | 7 月 31, 2017

肌肉流失問題多,盡早提防肌少症-照護線上


在門診遇到小孩在進行耳鼻喉檢查時,通常需要大人幫忙固定。但是有位阿嬤帶著小孫子就醫,在請阿嬤幫忙固定時,她瘦弱的四肢顯然使不上力氣。甚至我還會擔心她因為小孫子的揮舞抵抗而重心不穩、跌倒受傷。還有一位老阿公也跟我抱怨,想抱一歲多的小孫子,感受一下含飴弄孫的幸福,卻因手臂無力、力不從心。 

多數的阿公、阿嬤把這些現象簡單用一句「老了啊!」帶過去。體力變差、站不起來、走路緩慢等情形,以前會把這些症狀當作是自然老化,這其實有可能是「肌少症」造成的。肌少症這名詞越來越常聽見,那究竟甚麼是肌少症呢?這又帶給銀髮族長輩們甚麼影響?


肌肉流失會有什麼風險?

一般成年人肌肉退化的現象大約是從 30歲開始,肌肉平均質量每 10年減少 3–8%。隨著年紀增加,退化的速度也加快。70歲以後,每 10年減少 10-15%。另外,營養不足、活動量少、慢性疾病也會加速肌肉流失。

如果肌肉質量持續減少,造成肌肉力量不足,亦會影響生理活動。因此會有體力衰退、走路速度緩慢、手腳無力的情況,也比較容易跌倒、骨折、失去獨立生活功能。肌少症除了影響生活品質降低、行動能力外,也增加了跌倒風險、罹病率、失能與死亡率。


怎麼樣算是肌少症呢?

歐盟肌少症工作小組(European Working Group on Sarcopenia in Older People, EWGSOP)於2010年提出對於肌少症的診斷標準,為肌肉質量減少加上肌力減弱或行動能力變差。

(1) 肌肉質量: 臨床上一般較常使用的測定方式為雙能量X光吸收儀(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或生物電阻測量分析(Bioimpedance analysis)。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影像雖較準確,但考慮到成本高昂、設備地點受限及輻射因素,目前仍以研究用途為主。

(2) 肌肉強度(肌力):目前臨床上最常使用的方式是利用握力器測量手部握力。另外亦可測量膝蓋的彎曲力量(Knee flextion/ extension)或最大呼氣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 )。 

(3) 行動能力:計算行走速度、使用簡式生理表現評估量表(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 SPPB)、六分鐘行走測試、起身行走測試(Timed get-up-and-go test)及爬階梯測試,均可應用於臨床實務或研究用途。

肌少症篩檢-照護線上



肌少症的原因

原發性肌少症

年紀:除老化之外,無其他原因導致


繼發性肌少症

活動程度:臥病在床、坐式生活

疾病:器官衰竭、發炎性疾病、癌症或內分泌疾病

營養:蛋白質或能量攝取不足、吸收不良、腸胃道疾病或藥物導致之厭食


預防肌少症你可以這樣做!

雖然年紀老化造成的肌肉量流失可能是無法避免的,但適當的治療與介入卻能夠延緩或改變其造成的不良影響。目前針對肌少症的處置,最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是營養的補充搭配適當的運動訓練。

● 營養補充

目前成人每天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每天每公斤 0.8公克,若為預防肌少症,則每天每公斤需攝取 1.2 -1.5公克的蛋白質,最好能平均分配於三餐中。因為若單一餐攝取超過 30公克的蛋白質,並不會使肌肉蛋白質合成更多。而攝取的蛋白質應選擇富含白胺酸(Leucine)等必需胺基酸在內的優質蛋白質為主,例如牛奶、大豆、雞蛋、雞肉、牛肉、魚肉等,才能夠促進蛋白質合成。

另外,在肌少症的營養選擇,維生素D的補充也很重要,因為維生素D也與蛋白質合成有關。鮭魚、鯖魚或魚油、牛肝、起司與蛋黃都是很好的維生素D來源,適度的日曬則有助維生素D的吸收。維生素D缺乏的老年人(< 30 ng/mL) 補充維生素D有助於防範肌少症,但補充的劑量、時間長短以及長期服用的安全性仍待闡明。若無維生素D缺乏,補充則無效益。


● 阻抗性運動

運動可以減緩肌肉流失與功能退化,而阻抗性運動最能有效增加肌肉質量、強化肌力。但老年人在運動前須做排除一些不適合從事有氧運動及耐力訓練的情形;開立運動處方時,須兼顧運動的安全性及個別老人的興趣,尤其要特別注意視力衰退與平衡的問題,避免跌倒骨折等意外發生。


改善肌少症能夠提高生活品質喔

台灣已邁向高齡化社會,如何成功的老化,是我們努力的目標。肌少症是老年族群失能、跌倒、住院甚至死亡的危險因子。因此,若遇到有肌少症可能的老年人,可進一步篩檢,並給予適當的飲食及運動建議。積極介入,以減少未來併發症的產生,亦能促進老人家的生活品質,達到成功老化的目標。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不痛就沒事嗎?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

不痛就沒事嗎?這四種生殖器潰瘍,最好要認識

「你這邊是怎麼了?」女友指著洛華的下體,問:「那算是個潰瘍嗎?」 「喔,真的嗎?」洛華表現出一副不知情的模樣,說:「我現在才注意到。嗯,可能是我前幾天不小心撞到受傷的吧,沒事沒事,現在一點都不會痛。」 「你有背著我做什麼事情嗎?」女友繼續追問:「這看起來就像是性病。」 「哪有,冤枉啊!」洛華連忙說:「我就說不會痛了,你看這裡也乾乾淨淨,沒有流膿流湯,這哪會是性病啊!」 乾淨的潰瘍,就不是性病引起的嗎?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各種生殖器潰瘍的表現。 感染性生殖器潰瘍...

十七分鐘在家踏步有氧,全站姿不間斷練心肺

十七分鐘在家踏步有氧,全站姿不間斷練心肺

踏步有氧這些動作可以讓人練到腿部、上半身、與核心肌力,且對關節是友善的,每天都做一些,可以幫助心血管健康並增肌減脂,還能練到平衡和協調性。練習過程中若覺得強度太高,請調慢影片速度。想要強度高一點,可以加快動作的速度。 高抬手踏步 左右點地 後勾下擺手 後勾下擺手 後勾上擺手 後勾上擺手 舉手平移 後勾前勾 後勾前勾 開臂側點地 開臂側點地 手部腳踏車 反向手部腳踏車 野獸後V字走 野獸前V字走 打鼓平移 前抬後點 前抬後點 平移轉體 快腳變距 舉臂側點地 舉臂側點地 畫圈平移 交替肘後勾 手轉圈緩和 勾腳緩和...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簡易牆壁運動,全站姿練全身,長者也適合

要活就要動,但長者常常會覺得:「做運動會不會不安全?萬一受傷怎麼辦?」沒錯,運動之前一定要考量安全性的問題。今天我們提供一些簡易牆壁運動的方式,在靠著牆壁做這些運動訓練的時候,可以額外提供支持性和穩定性,對較難維持平衡、活動度不高的長者們是很有幫助的。請跟著影片和圖說練練看吧。 扶牆臀後推 面對牆壁,手伸直在約與肩膀同高度的地方扶著牆壁,接著臀部向後推,直到手臂、身體、臀部呈一直線,感覺整個背部到臀部、後腿的伸展。 直角臂開肩...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糖尿病足潰瘍新利器 2024治療指引推薦使用新式乳膏治療 早日癒合就能遠離截肢命運,整形外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多歲的糖尿病患者,走進診間一跛一跛地,相當吃力。」劉明偉醫師表示,「根據患者的描述,一開始是大腳趾頭上出現小傷口,但遲遲沒有癒合。由於缺乏良好的傷口照護,患者的腳便逐漸紅腫,傷口流出滲液,連走路都不方便。」

後續由於感染很嚴重,患者只好接受手術清創,並截掉兩根腳趾。劉明偉醫師表示:「其實,如果患者在發現傷口時便立刻就醫,好好接受治療,應該有機會讓傷口早點癒合,不用面臨截肢的狀況。」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

「先生,請問您有什麼慢性病嗎?」唯男到住家附近新開的皮膚科門診填初診資料時,護理人員詢問著。 唯男回答:「我是有在吃高血壓的藥物,不過,目前我在家量,血壓都正常,不會高。這樣我算有高血壓嗎?」 「你是吃藥控制後才正常的嘛對不對,」護理人員回答:「這樣當然是有高血壓啊,只是你吃藥之後控制的不錯。萬一不吃藥,血壓一定又高起來了。」 「你怎麼知道我不吃藥的話血壓就一定會高?」唯男不開心地說:「說不定我真的不吃藥也沒關係啊,說不定我早就沒病了。」 「不然你就問問你的醫生,千萬不要自己亂停藥喔。」護理人員回答。...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對付去勢抗性攝護腺癌,PARP抑制劑標靶治療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的攝護腺癌沒有症狀!」裘坤元醫師指出,「在台灣,有一半的患者在診斷攝護腺癌的時候就已經是比較晚期的狀況,甚至有三成以上已經轉移到骨頭。」

攝護腺癌可能造成頻尿、夜尿、解尿困難等症狀,患者會誤以為是良性攝護腺肥大,而延誤就醫。裘坤元醫師說,攝護腺癌容易轉移至骨骼、淋巴結,可能造成骨骼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