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將HPV與子宮頸癌劃等號 感染不分男女!醫籲接種疫苗防「6癌1病」

by | 4 月 11, 2025

別再將HPV與子宮頸癌劃等號 感染不分男女!醫籲接種疫苗防「6癌1病」

記者:黃嫊雰報導

早期認為人類乳突病毒(HPV)主要會引發子宮頸癌,後續證實除了子宮頸癌外,HPV病毒也與多種男女外生殖器癌、頭頸癌等高度相關,可見男性同樣面臨感染風險。惠心婦產科小兒科診所林羿妏醫師指出,HPV疫苗接種率的提高,有助於降低上述癌症的發生率,因此呼籲無論男女皆應施打疫苗。

9成HPV病毒透過體液傳染 可導致「6癌1病」

九成以上的HPV病毒是透過體液傳染,主要藉由性行為傳播,極少數情況下間接經由物件,如公用的坐式馬桶感染。林羿妏醫師指出,人體若感染HPV病毒,有機會透過免疫系統自行清除,不過如果是持續性感染,會導致細胞慢性發炎,長期下來可能使感染部位發生病變,甚至演變成癌症。

林羿妏醫師進一步表示,研究顯示,遭受HPV病毒感染者,與未感染者相比,罹癌的機率高出四、五百倍之多。除了子宮頸癌外,與HPV病毒相關的癌症還包括各類生殖器癌症,例如女性的外陰癌、陰道癌,以及男性的陰莖癌等,還有肛門癌和頭頸癌。其中子宮頸癌仍為HPV病毒感染中最常見的癌症,不過近年頭頸癌發生率逐年攀升,因此也開始受到關注。另外,俗稱「菜花」的尖銳濕疣同樣是由HPV病毒引起的性傳染疾病。

根據研究指出,人的一生中有高達8成的機率感染HPV病毒。林羿妏醫師也表示,女性只要曾經與男性發生過性行為,即便只發生一次,感染HPV的機會就會大幅增加。此外,過早發生性行為、多重性伴侶或性行為頻率高,都會提高感染風險,因此無論男女皆應提高警惕。

HPV疫苗助預防罹癌 提高接種率改善整體社會健康

目前沒有專門治療HPV病毒感染的藥物,但可透過接種HPV疫苗預防。林羿妏醫師解釋,HPV疫苗最初是針對預防子宮頸癌進行研發,後續研究發現所有與HPV病毒相關的癌症,都可以透過疫苗降低發生率。與許多疫苗的原理類似,HPV疫苗含有與HPV病毒外形類似的類病毒顆粒,可誘發人體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但這些顆粒不具病毒活性,並無致病能力。在HPV病毒真正來襲時,這些抗體就能夠迅速識別並攻擊病毒,從而達到預防的效果。

為降低青少年未來罹癌的風險,國健署也宣布,2025年起國中生不分男女皆為公費HPV疫苗施打對象。此外,由於HPV病毒多數透過性行為傳播,林羿妏醫師也呼籲性伴侶雙方皆要接種疫苗,達成雙重保護。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兩性共同施打HPV疫苗覆蓋率達80%時,HPV感染的盛行率可下降達99%。林醫師也觀察到,目前罹患各類型癌症的患者越來越多,而在HPV疫苗的保護下,子宮頸癌患者人數在近十年反而有下降趨勢,因此提高疫苗接種率,確實有望降低與其相關的癌症和疾病發生率,幫助改善整體社會的健康狀況、延長國民的壽命。

HPV疫苗副作用風險低 醫籲接種後還要做「這些」

副作用方面,林羿妏醫師指出,民眾可能透過國外的網路資訊,看到接種HPV疫苗可能會產生嚴重不良反應,但其實人種的差異也會影響副作用的嚴重程度。在台灣,九價HPV疫苗上市已近十年,發生嚴重副作用的機率非常低,多數僅出現短暫的輕微發燒和肌肉痠痛,請民眾無須過度擔心。

林羿妏醫師也強調,接種疫苗後不等於一勞永逸,呼籲民眾盡量維持單一性伴侶,以及在性行為過程中佩戴保險套,同時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以加強身體的免疫力,降低遭HPV病毒感染的風險。此外,民眾也要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篩檢和HPV病毒檢測,以便及早揪出HPV感染,並介入治療。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習慣吃鹹要當心!重口味真的會增加胃癌風險嗎?研究告訴你答案!

習慣吃鹹要當心!重口味真的會增加胃癌風險嗎?研究告訴你答案!

在胃幽門螺旋桿菌被發現之後,我們知道如何殺菌、保護胃黏膜,大大減少了胃潰瘍的發生率。因此與過去四五十年相比,罹患胃癌患者的人數已經變少了。然而,全世界一年還是會新增一百萬位胃癌患者,每年因為胃癌死亡的人數也持續攀升。尤其在東亞,包含日本、南韓、與台灣,胃癌仍是非常值得重視。

轉移性腎細胞癌治療對策,標靶藥物合併免疫療法顯著提升治療成效,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轉移性腎細胞癌治療對策,標靶藥物合併免疫療法顯著提升治療成效,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歲女性,確定診斷時已經是轉移性腎細胞癌,右側腎細胞癌合併巨大淋巴結轉移,淋巴結環繞整個下腔靜脈及局部侵犯腰大肌,且下肢因為靜脈壓迫而有水腫的情形,但是沒有其他遠端轉移。」高雄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主任羅浩倫醫師表示,「因為沒有遠端轉移,利用手術完整切除對於病情控制有幫助,但是手術範圍太大,需要下腔靜脈及腰大肌切除合併血管重建,這可是至少一整天的多專科團隊手術才能達成的困難任務。而且手術後還必須面對潛在的術後出血,對側腎功能受損及神經損傷等風險。」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為什麼骨齡會超前?兒童內分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十歲的小豪骨齡竟然高達十三歲!!媽媽好擔心小豪會因而長不高,一進診間就著急地要求邱醫師給小豪性早熟的針劑治療,甚至詢問能不能施打生長激素?
然而,經邱醫師詳細理學檢查,小豪當時沒有任何第二性徵,根本還沒開始青春期發育! 身高153公分(超過第95百分位),體重卻重達65公斤(BMI超過第99百分位),屬於肥胖體格。近一年來體重也增加了近10公斤!原來,小豪的骨齡超前是因為肥胖與快速增加體重所致。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