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壓是現代人常見的毛病,然而,許多人對於抗高血壓的藥物相當排斥,很怕一旦開始吃藥之後,要長期吃,吃一輩子。我們在「抗高血壓藥物需要吃一輩子嗎?這樣做可以停藥!」一文之中,討論了幾個能降低血壓的生活方式,包括採取得舒飲食,減重,做有氧運動,減少鈉攝取,以及限制酒精攝取,改變任一個生活方式,大約都能降低血壓約5到10毫米汞柱左右。
這時大家可能想知道,這樣認真地對待飲食、運動、和體重,究竟要多久才能看得到效果呢?
飲食對血壓的影響,是來得快還慢?
你可能休假時出國個五到七天,想要好好犒賞自己、放縱一下,旅程中不斷吃吃喝喝,尤其喜歡口味重、特別鹹的拉麵、燒肉,一方面你會告訴自己「這是我努力工作後應得的」,「畢竟是休假嘛!只有幾天吃得放縱一點,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吧。」或者:「出門在外流汗運動比較多,當然應該要吃的鹹一點吧。」
那麼,只有幾天吃的比較鹹,真的就沒問題嗎?你知道一碗拉麵的鈉含量,通常大約是5000毫克,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日攝取量(小於2000毫克)的兩倍以上嗎?
如果只吃幾天比較鹹沒問題的話,那平常口味淡一點,真的能降低血壓,真的對身體比較好嗎?如果是真的,要做幾天才有用呢?
研究怎麼說?
我們來看一篇刊登在2023年11月,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研究。這篇研究對象總數並不多,共213個,年紀介於50到75歲的受試者。受試者中包含了四種血壓狀態,分別是血壓正常、受控制的高血壓、不受控制得高血壓、及未治療高血壓,每個族群各占了約四分之一。
受試者在分組後,於研究前期都各自照著原本的日常飲食進食,接著其中一組進行一星期的高鹽飲食,另一組進行一星期的低鹽飲食,之後再交叉研究。

高鹽飲食代表在原本飲食之中,每天再多加上2200毫克的鈉。而低鹽飲食代表每日攝取的鈉控制在500毫克以內。在這段研究過程中,受試者都需要持續記錄血壓。
研究結果發現,一個星期的低鹽飲食對血壓就有影響!
只要一周的低鹽飲食,75%的受試者血壓會降低,相較於高鹽飲食的階段,低鹽飲食者的收縮壓平均約降了8毫米汞柱。
而且,無論受試者本身是否已經患有高血壓,是否有吃藥控制高血壓,高血壓控制得好不好,只要從事低鹽飲食,都能降低受試者的血壓。
想控制血壓,飲食一定要注意!
若要說我們從這篇研究學到了什麼,那就是:「每天的食物選擇,很重要!」

你如果習慣口味重,吃的鹹,抗高血壓藥也無法好好控制你的血壓。只要願意做出改變,減少食物的調味,減少飲食中的鈉攝取量,就可顯著降低大多數中老年人的血壓。目前台灣人平均每日鈉攝取量約在3500毫克到4000毫克之間,距離世界衛生組織每天小於2000毫克的建議,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而且如果當你從高鈉飲食改變到低鈉飲食,血壓的下降與高血壓狀態是與抗高血壓藥物的使用無關的,只要改變飲食狀況,就有機會降低血壓,讓血壓獲得更好的控制。
更棒的是,這個研究告訴我們,甚至只要改變飲食狀況短短一個星期,你就能看到血壓降低的好處!
關於低鈉攝取,你可以這樣做
當然,這篇研究中的低鈉攝取是設定在每天鈉攝取在500毫克以下,真的是還挺極端的設定,與一般人的飲食習慣可能相去甚遠。不過,你還是可以靠著以下的方式,實際降低鈉攝取量:

- 選擇新鮮食材:多吃原型食物,尤其是新鮮蔬菜、水果和全穀物,盡量避免加工食品,因為加工食品為了保存、為了美味,通常有較高的鈉含量。
- 使用天然香料:大家喜歡食物加的鹹鹹的才有味道,但其實如果要增添食物風味,也可以利用香草、薑、蒜、檸檬汁或醋等天然調味品來增添風味,就能減少對鹽的依賴。
- 注意食品標籤:如果要購買食品時,最好養成讀營養標籤的習慣,並習慣選擇標示為「低鈉」或「無添加鹽分」的產品。
- 減少外食頻率:外食餐點為了風味,通常會有較高的鈉含量。可以的話儘量在家自行烹飪,以便更好地控制鈉的攝取量。在飲食時也要注意醬油、雞精、火鍋沾醬等含鈉鹽的調味料。
口味的養成是一種習慣,當我們能擺脫太重口味的食物時,血壓才能獲得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