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by | 1 月 6, 2025

劉育志醫師:請問多囊腎的成因為何?

洪培豪醫師: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遺傳的比例會非常的高。它會在我們腎臟長出很多的囊泡,然後這個囊泡會越長越大,而且會越長越多,然後會去壓迫到正常的腎臟的組織,造成腎臟的功能的衰退。大部分這樣的病人,他可能三、四十歲發病,到五、六十歲可能就會遇到要洗腎的問題。

劉育志醫師:請問多囊腎發病後會帶來哪些健康衝擊?

洪培豪醫師:多囊腎的病人,就是讓他可能會造成腎臟功能的衰退之外,他可能會有一些腎臟以外的併發症。例如說他可能肝臟會長有囊泡,當他到了肝臟囊泡越來越多的時候,有可能會造成腹脹,甚至肚子痛,甚至有可能會吃不下,另外,他可能也有百分之十的比例,有可能會造成腦血管瘤,這種腦血管瘤有可能會突然之間血管破掉,可能會造成腦中風,當然他可能還會造成其他心臟的問題,還有身上的其他地方,像胰臟、像腸子也都會產生很多併發症。

劉育志醫師:請問哪些人屬於多囊腎的高風險族群?

洪培豪醫師:最主要的就是家族史,家裡有人有多囊腎的話,你得到多囊腎的機會就非常高。另外,假如是在洗腎的病人,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洗腎了,你可能要去檢查一下你的家裡的人的狀況,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問題。另外有一些人他年紀輕輕就高血壓。一定要去檢查一下是不是有多囊腎。

劉育志醫師:請問民眾要注意哪些症狀才能早期發現多囊腎?

洪培豪醫師:早期多囊腎常常沒有症狀,但是隨著這個囊泡越長越多的話,可能會有一些症狀跑出來。當他的水泡越來越多的時候,他可能就會腰痛,或者這個水泡破掉之後,他可能就會有血尿,有一些病人會反覆的尿道感染。因為他的腎臟有水泡去壓迫到血管,所以這些病人會比較容易有高血壓,另外有一部分的這些病人,他可能會有結石的產生。

劉育志醫師:請問過去對於多囊腎的治療成效為何?

洪培豪醫師:慢性腎臟病的一般治療方法就是少油、少鹽、低蛋白飲食,另外就是說當這個病人有糖尿病的時候,可能要把血糖控制好,當病人有合併肥胖的時候,最好是能夠控制體重,另外一個比較特別的,就是我們可以藉由多喝水來讓這些病人的抗利尿激素壓下來,可以減少多囊腎水泡的產生,藥物的話我們早期治療就是說,讓這個病人的血壓可以控制好,一般會建議血壓能夠控制在至少130/80mmHg以下。

劉育志醫師:確診多囊腎可能會對患者的生活及人生規劃帶來哪些影響?

洪培豪醫師:因為這些病人發病的年紀都大概30、40歲,所以在臨床上看到有一些病人發現說他的另一半有可能是有多囊腎,所以會造成他可能不太敢去生小孩,畢竟這是一個遺傳性的疾病。

劉育志醫師:請問新的口服藥物對多囊腎患者有何幫助?

洪培豪醫師:大概2010年之後,陸續有幾篇的研究發表在很好的醫學雜誌,像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現有一個抗利尿激素受體的阻斷素,可以有效的讓多囊腎的患者的囊泡可以長得比較慢,藉由長得比較慢的這個狀況就可以減緩腎功能的惡化,很多病人就可能終生不用洗腎。這種抗利尿激素的受體結抗素,目前健保有有條件的給付,這些多囊腎的患者很多可能因此而受惠。

洪培豪醫師:多囊腎是一個遺傳性的疾病,以往多囊腎是沒有有效治療方式,只能藉由飲食控制還有血壓的控制,來控制這個多囊腎惡化,但效果其實並不是很好。也有的醫師建議病人多喝水,來抑制抗利尿激素,讓水泡增生的速度變慢,但這個效果也都不是很明顯。新的藥物就是抗利尿激素受體拮抗素可以抑制多囊腎的腎臟囊泡的增生,這樣就可以讓這些病人的腎功能的惡化減緩,很多病人可能本來得到這個病需要洗腎,因為有這個藥物之後他可能終身就不用洗腎。這樣他會有更好的生活品質,而且人生會過得更快樂更美滿。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長期有關節疼痛的狀況,多次至骨科求診。」鄭文郁醫師表示,「有天在醫院搭電梯時,醫師發現他的外貌特徵疑似罹患『肢端肥大症』,包括額頭較寬、鼻翼較大、嘴唇較厚等,於是建議他到門診檢查。」
經過抽血檢查,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有腦下垂體腫瘤,確認為肢端肥大症;於是安排接受經蝶竇腦下垂體切除手術的治療。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失智通常指的是腦部功能變化,且腦部功能變化的程度超越了一般老化帶來的變化,影響了語言、記憶、和決策,造成患者記憶力變差,難以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瑣事,以及出現行為和人格的變化。大家最常聽到的失智大概是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不過其實失智還有很多種類,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疾病表現的症狀、進展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看各種不同的失智。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甲狀腺癌治療完成後,便定期回診追蹤。」陳怡文醫師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直到疫情結束,有次患者回診時終於拿下口罩。當時我突然發現患者的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現。」

經過檢查,確定診斷為肢端肥大症,影像檢查也發現腦下垂體腫瘤,於是便安排手術治療,目前也在門診持續追蹤。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是個可能遍布全身肌肉、關節、肌腱處的深層疼痛,常常在活動時症狀變得更糟,也會伴隨著疲倦、睡不好、以及記憶和情緒障礙。目前認為纖維肌痛症與神經系統的失調有關,無論是痛覺或非痛覺的刺激,腦部似乎都將這種刺激感知為放大版的痛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