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疼痛不要忍,腫瘤科醫師解說

by | 12 月 17, 2024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陳國維醫師接受我們的訪談。

陳國維醫師:大家好,我是陳國維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哪些患者較常出現癌症疼痛?

陳國維醫師:通常都是癌症晚期的患者,腫瘤轉移到身體各處的時候,就容易引發疼痛。最常見當然是骨頭轉移的時候,但是其他的重要實體器官轉移,一樣會有引發疼痛的機會。

劉育志醫師:請問我們要如何評估癌症疼痛?

陳國維醫師:臨床上經常使用的是所謂視覺類比量表,簡稱VAS,分數是從0分到10分。0分就是完全不痛,10分就是能經歷過的最嚴重的疼痛。女生通常想像成生小孩的痛,男生的話就是想像成是手腳骨折斷掉,這種很嚴重、劇烈的痛。有時候是醫師會給你一個量尺,直接看上面的表情去幫你評估,你的分數大概落在幾分的位置。

劉育志醫師:請問癌症疼痛對患者有何影響?

陳國維醫師:疼痛的影響是全面的,通常疼痛首先就引發患者日常的活動,像吃東西或者是出外的活動,或日常的工作受影響,此外,情緒也可能會受到影響,接下來當然是晚上的睡眠品質也受到影響,這分別都是癌症疼痛容易引起的全身性的、其他的系統的影響。

劉育志醫師:請問何時會使用嗎啡類藥物?

陳國維醫師:只要癌症疼痛的分數到四分以上,就是中等程度以上疼痛的時候,醫師就會考慮處方。但一般患者或是民眾都會擔心藥物會有成癮或濫用的問題,甚至會不會誘發容易有因此癌症死亡的問題。所有的統計數據都指明說,只要是臨床上合適的適應症內的使用,不會去增加患者的死亡風險。外面看到說會增加死亡風險,那都是非醫療上的藥物濫用才有這個風險。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管理癌症疼痛?

陳國維醫師:癌症疼痛它其實是一個持續存在的痛,慢性背景的疼痛需要靠長效的藥物,比如說一天一次或一天兩次的口服的長效藥物,或者是貼片性的,三天一片的貼片藥物來對付這一個方面的痛。可是如果是突發性的,比方姿勢改變的這種骨轉移的疼痛,它通常來得快去得也快,你就是需要使用一個比較短效的藥物來解決這一塊,所以這是所謂突發性疼痛藥物的搭配。

劉育志醫師:請問要如何改善突發性疼痛?

陳國維醫師:突發性疼痛的特點就是它來得非常快,通常三到五分鐘之內他的疼痛就會拉到十分的強度,可是它也消退得很快,可能三十到六十分鐘之內就又回到不痛。所以臨床上一定要有一個很符合這個突發性疼痛快速來、快速去的特點,的藥物才能夠把這個疼痛控制得很好,臨床上是希望說它次數不要超過一天四次。有一種健保有給付的,貼在嘴巴裡面的口頰溶片,可以在十分鐘之內就發揮這樣的速效,堪比在醫院裡面打嗎啡類的止痛藥,一樣的快速有效。

陳國維醫師:有一位比較年輕的,大概四、五十歲的直腸癌的患者,因為腫瘤已經在直腸旁邊跟周圍產生瘻管,腫瘤又會出血,他經常都還是會有這種突發性疼痛的現象。他又是很年輕,又希望可以維持他正常的日常生活的社交,他就很需要一個他突然痛起來的時候可以快速解決的方案,我們就處方這個口頰溶片的突發性疼痛貼片給他。當然長效的貼片也都有給他,所以他就可以維持基本的日常生活所需,就可以變成不用為了這個腫瘤而去影響到他的日常生活。

陳國維醫師:癌症疼痛其實是每一個腫瘤的患者,癌症在惡化的過程裡幾乎是必經的道路。我們還是必須再強調一遍,患者有良好的止痛,不只是改善他的生活品質,也有機會改善整個癌症治療的效果,也有助於提升病醫之間的關係,我想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所以請大家務必還是注意說,疼痛的問題不要害怕告訴醫師,醫師這方面可能也是不要害怕說,去處方相關的藥物給患者使用,我想這樣才是病患的福氣。

劉育志醫師:感謝陳醫師接受我們的訪談。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陳國維醫師:掰掰。

李文欽醫師:掰掰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再進化,血管內固定錨釘納健保給付,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混合式手術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再進化,血管內固定錨釘納健保給付,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混合式手術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六十多歲的男士,幾年前做健檢的時發現腹主動脈瘤,不過沒有持續追蹤。最近患者在上班的時候,突然腹部劇痛,而被送到急診室已經休克,檢查發現是主動脈瘤破裂。」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表示,「主動脈瘤是因為主動脈病變,而在承受血流壓力後逐漸膨大。膨大的主動脈瘤就像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破裂出血,建議要盡快接受治療。」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位50多歲男性,診斷肝癌時腫瘤已經接近10公分,且有脊椎骨的轉移,屬於晚期肝癌。」許偉帆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恰好有機會參加臨床試驗,利用雙免疫合併療法作為治療。」

接受雙免疫合併治療的成效顯著,腫瘤逐漸縮小,讓病情得相當好的控制。從發現至今已有兩年時間,目前胎兒蛋白、PIVKA-II等指數正常,而且不管是電腦斷層掃描、骨頭掃描都沒有找到腫瘤存活的跡象,患者已回到工作崗位,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