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位置影響是否需要人工肛門 大腸直腸癌手術新選擇 提高術後恢復品質

by | 12 月 6, 2024

腫瘤位置影響是否需要人工肛門 大腸直腸癌手術新選擇 提高術後恢復品質

記者:林宗憲報導

過去的觀念裡,大腸直腸癌患者聽到手術後要裝人工肛門,因此對手術相當排斥、恐懼,進而導致延誤治療。中國醫藥大學癌症中心外科主任柯道維醫師指出,隨著醫療技術進步,手術有更多選擇,例如使用微創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能提高手術穩定度、腫瘤切除精確度,讓腸道與肛門重建接合得更好,減少術後併發症的風險。此外,柯醫師也針對民眾對手術選擇、是否需要人工肛門等常見迷思及誤解做了詳細解答。

手術後一定會裝人工肛門?腫瘤位置影響較大

在傳統觀念裡,大多民眾第一直覺反應,認為大腸直腸癌術後要裝人工肛門,因此拒絕開刀。柯道維醫師說明,人工肛門分為暫時性與永久性,需要哪一種,主要是跟腫瘤位置有關係。若腫瘤位置在直腸(指肛門往上12至15公分範圍內)特別是中位與低位(10公分以內)的直腸腫瘤,手術後可能會需要暫時性的人工肛門,待手術後3個月左右,根據腸道與肛門的接合復原狀況,再關閉人工肛門,恢復正常的腸道功能,由肛門排便。目前,唯一會需要裝永久性的人工肛門,就是腫瘤直接侵犯到肛門的括約肌,且經過前導性的治療或其他方式,腫瘤仍沒辦法消除,手術將腫瘤切除的同時才會裝永久性的人工肛門。

柯醫師表示,過去在和患者溝通時,會特別明確的標示腫瘤位置,說明是否需要暫時性、永久性,甚至不需要人工肛門,患者在清楚了解病情後,較能提高接受治療的意願。

該如何選擇手術的方式?

柯道維醫師表示,民眾在手術選擇上有傳統開腹手術與微創手術。其中,傳統開腹手術傷口較大、術後傷口較痛、恢復期較長,且傷口併發症較多、沾黏風險較高,住院期較長等情形。而微創手術分為腹腔鏡手術與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在腹腔鏡手術上,利用先進的螢幕設備可以清楚看見病灶來做切除,傷口較小且恢復期較短。而達文西手術是透過系統讓醫師操控機械手臂來達到更精準、精細的動作,並呈現更完整的3D影像,因此在手術上能更精確的切除腫瘤,又不傷及周邊組織,保留更為完整的身體功能,降低復發與後遺症的風險。

機械手臂輔助手術 精準切除腫瘤

手術對於大腸直腸癌患者預後與生活品質有絕對的幫助,柯道維醫師說明,大腸直腸癌腫瘤位於骨盆腔深處,周邊有許多神經、血管等。因此在傳統開腹手術上,摘除腫瘤過程可能會傷及神經、血管,進而導致尿失禁、性功能障礙等,影響生活品質。達文西手術透過優良的視野呈現,能精準地拿掉腫瘤,完整保留周邊神經、血管,對患者泌尿道功能恢復較好。柯醫師表示,越來越高比例病患在接受達文西手術當天或隔天就可以移除導尿管,排尿相當順利。

另外,手術後腸道接合的精確度也會影響民眾恢復期。如果接合不良可能會產生腸液滲漏的情況,進而會導致骨盆腔感染、發炎、化膿,即使透過抗生素等治療,也會影響骨盆周圍器官的功能。柯醫師表示,達文西手術透過系統讓醫師操控機械手臂,可以精準地縫合腸道,大大降低術後併發症,並提高病患術後的生活品質。

術後保養少量多餐 核心運動改善頻便感

不論是何種手術,在完成後2至3個月醫師都會建議民眾要少量多餐,飲食上要選擇較營養且較好消化的食物,避免過油、辛辣等,藉由飲食的調整,讓腸道休養並逐漸恢復功能。另外,柯道維醫師說明,大部分直腸切除手術後,由於結構改變,常會出現切除後症候群,導致患者產生排便不規律、頻便、急迫感等症狀,這都必須要透過後續的飲食以及持續核心肌群的運動訓練來改善。

了解病況 選擇合適的手術

柯道維醫師呼籲,不論是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達文西手術,都需要先至醫院檢查,確認腫瘤位置才能知道是否需要永久性或暫時性人工肛門。而在手術上可選擇恢復期較短的達文西手術,精準切除腫瘤、縫合腸道與肛門,進而減少使用暫時性人工肛門的時間與腸液滲漏風險,留給患者較好的生活品質與健康。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發現乳癌時已有肝臟轉移。因為是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劉峻宇醫師表示,「對大部分患者而言,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顯著延長無疾病進展存活期,但是大約20%至30%的患者在治療初期即會發生抗藥性,無法獲得預期效果。」

那位年輕患者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後,不到半年便失去效果,後續雖然接受過一線紫杉醇類的合併化學治療,效果也僅約4個月後腫瘤再次惡化,因此在充分溝通後,患者選擇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讓她的病情獲得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傳統化學治療少,幫助維持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