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10位糖友就有1位用藥有問題! 模範糖友破除用藥偏見,糖化血色素順利達標

by | 5 月 31, 2023

每10位糖友就有1位用藥有問題! 模範糖友破除用藥偏見,糖化血色素順利達標

「當時是在接受司機體檢時,意外發現糖化血色素高達8%,當下感到相當震驚也難以接受。」54歲模範糖友許先生是位計程車司機,診斷糖尿病將近5年,「回想起來,其實之前已經陸續有口渴、疲累、頻尿等糖尿病相關症狀,但是因為對疾病認識不夠,所以沒有聯想到可能是糖尿病。」


「我確診糖尿病的時機還不算晚,醫師說可以利用口服降血糖藥物來控制血糖。」許先生說,「但是因為曾經聽過很多關於血糖藥會讓肝臟、腎臟受損的謠言,所以剛開始非常抗拒用藥。不過醫師和衛教師很仔細說明糖尿病藥物的原理和治療的重要性,讓我扭轉錯誤的認知,開始配合規律用藥。」

剛開始治療時,常常忘記吃藥,於是在和醫師討論後更改用藥方式,調整到睡前服用,一天一次。許先生說,起初還有設定吃藥鬧鐘來提醒自己,現在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現在糖化血色素HbA1c穩定控制在6.7%,也沒有出現任何併發症。

與醫師討論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

「我認為糖尿病治療成效的好壞在於能否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去控制血糖,每次回診醫師都會就目前的治療狀況給予專業的建議,並進行眼睛、足部等併發症檢查,也會安排衛教師和營養師提供照護與飲食控制的指導。」許先生說,「現在口服降血糖藥物很方便,一天一次的治療模式相當簡單,且不會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搭配飲食管理和運動,便能將血糖控制達標。」

想要把血糖控制好,飲食、運動、藥物缺一不可,松山班廷建興診所院長李建興醫師說,根據臨床經驗,每十個糖尿病病人中大概有1至2個的服藥順從性較差,主要原因可能和副作用有關。

部分糖尿病藥物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若飲食的時間、份量不規律,可能導致低血糖,而出現心悸、頭暈、冒冷汗等狀況。李建興醫師說,另一個是體重增加,因為身體對於葡萄糖的利用狀況改善,可能使體重增加,而被糖友視為治療的副作用。

為了減少出現低血糖的機會,醫師在開立藥物時,都會告知糖友該留意的事項,要按時用餐、服藥。李建興醫師說,想預防低血糖也要多多監測血糖,掌握自己的血糖。而對於有發生低血糖的糖友,也可以在回診時反應,讓主治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更換成不易造成低血糖的降血糖藥。

避免低血糖可以這樣做

很多糖友還有服用高血壓、高血脂或其他慢性病的藥物,醫師開立處方時會幫忙注意是否有交互作用,基本上可以一起使用。李建興醫師說,大部分的血糖藥物應該是不會影響到其他藥物的吸收,如果藥物種類較多,醫師也可以幫忙整理用藥,讓糖友較為便利。

「遇到對血糖藥有疑慮的糖友,我們都會盡量說明,讓他了解藥物的重要性,並化解疑慮。」因為糖尿病控制不理想,容易造成腎臟病變,使腎臟功能逐漸惡化,李建興醫師說,糖尿病藥物一般不會影響腎臟功能,不過若是使用經由腎臟代謝的藥物,便需要根據腎功能的狀況來調整。

糖友主動提出疑問,能夠跟醫師有較充分的討論,李建興醫師說,讓病人參與用藥過程的決策很有幫助,糖友在使用藥物的時候,相對比較安心,配合度也會更好。 

增加回診頻率

在剛開始使用糖尿病藥物的時候,我們會讓糖友密集回診,李建興醫師說,先間隔一個禮拜、兩個禮拜回診,能了解糖友用藥的狀況,以及遇到問題,就可以幫忙解決或適時調整,並解釋清楚。透過較密集的互動與說明,能夠有效減少病人對藥物的偏見,建立正確的控糖觀念,對於長期血糖控制非常重要。

糖友也可以善用糖尿病衛教學會推出的「糖尿病智慧好幫手」LINE聊天機器人,只要加入LINE好友便能獲得由學會把關,正確的糖尿病資訊!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失智通常指的是腦部功能變化,且腦部功能變化的程度超越了一般老化帶來的變化,影響了語言、記憶、和決策,造成患者記憶力變差,難以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瑣事,以及出現行為和人格的變化。大家最常聽到的失智大概是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不過其實失智還有很多種類,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疾病表現的症狀、進展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看各種不同的失智。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甲狀腺癌治療完成後,便定期回診追蹤。」陳怡文醫師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直到疫情結束,有次患者回診時終於拿下口罩。當時我突然發現患者的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現。」

經過檢查,確定診斷為肢端肥大症,影像檢查也發現腦下垂體腫瘤,於是便安排手術治療,目前也在門診持續追蹤。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全解析:症狀、原因與緩解策略一次搞懂!

纖維肌痛症是個可能遍布全身肌肉、關節、肌腱處的深層疼痛,常常在活動時症狀變得更糟,也會伴隨著疲倦、睡不好、以及記憶和情緒障礙。目前認為纖維肌痛症與神經系統的失調有關,無論是痛覺或非痛覺的刺激,腦部似乎都將這種刺激感知為放大版的痛覺。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反覆發作,癢到凍未條!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治療進展,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20歲的大學生,因為蕁麻疹反覆發作,讓生活大受影響。」林尚宏醫師表示,「每次蕁麻疹發作,就像全身有螞蟻在爬,奇癢無比。患者全身皮膚佈滿抓痕,常抓到破皮出血。甚至讓他不願意上課,也放棄參加社團活動。」

患者一開始接受抗組織胺治療,後來再增加到四倍劑量時,症狀改善仍有限,讓他感到非常沮喪。林尚宏醫師說,後來經過討論後,我們決定使用第三線藥物。所幸,經過治療後,他的症狀終於獲得大幅改善,隨著病情受到控制,他逐漸恢復信心,也回到校園,積極參與各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