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蛇」爬上腿 靜脈曲張「用黏的」找回美腿

by | 4 月 11, 2023


記者:鄭宜芬報導

許多職業女性苦於「小青蛇」爬上腿!當人長期站立,血液瘀積在下肢靜脈血管無法回流到心臟時,就會形成「靜脈曲張」。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李紹榕表示,靜脈曲張會導致下肢腫痛、流血潰瘍,甚至若合併髂靜脈壓迫,恐引發嚴重的血栓。一位中老年媽媽靜脈曲張,流血潰爛逾10年,經由手術治療後,終於找回健康雙腿。



靜脈血回不到心臟 雙腿腫痛出血

人體血流從動脈流到周邊器官組織,會從靜脈回流到心臟。下肢靜脈血要克服地心引力向上回流,靠著靜脈瓣膜防止靜脈血向下倒流,維持人體的正常功能。

但若靜脈瓣膜出問題,或者人體長期站立、負重,使得下肢靜脈血回流不暢,在重力壓迫的情況下,下肢靜脈血回流就會不順甚至往下逆流,導致小腿腫脹、痠痛疲累、半夜睡覺時抽筋。當靜脈曲張延伸至腳踝時,容易皮膚發炎色素沉澱、受撞擊大量出血、潰瘍。若伴隨髂靜脈壓迫,甚至會形成嚴重的靜脈血栓。


長期站立負重 女性患者多4倍!

日常工作需長期站立和體力勞動人士首當其衝,包括櫃姐、空姐、搬運工等職業。有家族遺傳史或孕婦也需注意。尤其女性因工作型態、懷孕負重、腿部肌肉較少等因素,靜脈曲張機率高達男性4倍。

想要預防靜脈曲張,可穿著2級醫療彈性襪,或是進行腿部重訓,增加肌肉量有助於減輕狀況。


血管撐大、血液倒流 3級應就醫

醫師提醒,靜脈曲張共分為6級,若檢查已達3級以上,出現痠、脹、累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3級輕度者可先穿彈性襪3至6個月後觀察狀況,若是3級重度者血管撐大、血液倒流時間超過正常標準,需進一步接受手術治療。

目前有多種手術治療方式,傳統手術有健保給付,但須抽掉整條隱靜脈,破壞較大,且清空血管後的「隧道」容易積血或淋巴液;雷射手術熱燒灼時會有痛感,須繞著整條血管施打麻醉,要挨許多針,另有發生深部靜脈血栓的潛在風險。

李紹榕醫師說明,「靜脈膠水閉合手術」原理是使用「靜脈膠」將整條靜脈血管凝固,閉合率達95%以上,沒有熱能與痛感,損害性小,且術後不需穿著壓力襪,隔日即可正常走動甚至搭飛機,適合60歲以上怕打麻醉、開刀後須馬上出國,或不方便穿壓力襪的民眾。另須注意,膠水會永久存在體內,部份人容易有發炎反應,術後需服用短期消炎止痛藥。

曾有一位中老年媽媽,腳部長年出現不明傷口、出血潰爛,10年來一直治不好。經過雷射手術後復發,後來發現她不僅有靜脈曲張,還有髂靜脈壓迫,進一步以氣球擴張術放置靜脈支架,終於「擺平」腫脹的雙腿問題;另有6旬退休族苦於靜脈曲張,進行靜脈膠水閉合手術後,隔天就滿意的趴趴走,繼續退休後投資的快意人生。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乾癬復發致傷害累積,積極治療才能穩定病情,皮膚專科醫師解析

乾癬復發致傷害累積,積極治療才能穩定病情,皮膚專科醫師解析

「他是一位老師,從年輕的時候就出現乾癬,每天都需要家人協助塗抹藥膏,相當費時和辛苦。」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邱足滿醫師表示,「雖然醫師一再強調乾癬並非傳染病,但患者仍然深陷恐懼中,擔心自己的皮屑會影響孩子,甚至不敢和小寶寶同床睡覺。患者的憂慮反映了「累積性生命損害(CLCI)」的概念,乾癬在多年的反覆發作與治療中,深深影響了他的心理狀態、生活型態以及家庭互動。」

患者在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效果良好,皮膚狀況將近100%改善。然而,兩年後因健保規定被迫「下車」暫緩生物製劑,改用傳統藥物與外用藥膏治療,但效果較不理想。見到好不容易消失的皮膚病灶再度惡化,讓患者非常難受。

腎細胞癌無症狀、易忽略,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提升治療成效,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腎細胞癌無症狀、易忽略,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提升治療成效,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多歲女士,因為容易疲倦、食慾不振、全身不適等症狀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腎臟有顆約5公分大的腫瘤。」葉劭德醫師表示,「由於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在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根治性腎臟切除術及淋巴結廓清。」

病理報告證實為腎細胞癌且有淋巴結轉移,所以在術後開始使用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KI)合併免疫治療。經過治療後,患者的食慾改善,體重也漸漸回升,目前仍持續在追蹤治療。

二十分鐘踏步有氧運動,多變化,低衝擊

二十分鐘踏步有氧運動,多變化,低衝擊

居家動起來的最佳選擇就是有趣又多變化的踏步有氧,想要保持低衝擊的話可以先減少跳躍的動作。當身體熱起來後,可以再搭配其他肌力訓練或做點動態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