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小細胞肺癌魔咒 免疫療法助患者重返職場

by | 4 月 12, 2023


記者:鄭宜芬報導

肺癌連年蟬聯十大癌症死亡率之冠,其中小細胞肺癌更是肺癌中最棘手的癌種。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洪仁宇呼籲,隨著各種藥物與治療方式持續問世,患者可多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策略,有助於控制病情。有個案經化學治療合併免疫療法後,不僅大幅延長存活期,而且身體狀況穩定,重返熱愛的職場上班。



小細胞肺癌預後差 2年內復發機率高

小細胞肺癌為肺癌四大細胞型態(腺癌,鱗狀上皮癌,大細胞癌,小細胞癌)之一,雖然占全部肺癌人數不到一成,但癌細胞生長速度比其他種類肺癌更快,60-70%患者發現時已是擴散期,轉移至腦部、骨頭與肝臟。

由於小細胞肺癌腫瘤生長快速,擴散期患者不適合做放射治療,洪仁宇醫師表示,主要治療方式為化學治療,若病人體力可負擔,一線治療時會將2種化療藥物組合使用,70-80%患者的腫瘤可有效縮小。

然而,小細胞肺癌對於化學治療反應佳,病患的存活率卻不佳,洪仁宇醫師坦言,2年內復發機率高,不少患者停藥之後3個月內就復發。過往能夠有效治療小細胞肺癌的藥物種類稀少,即使進行二線治療,仍有高達80%患者的治療效果不理想或是藥效無法維持太久,接續換藥治療的效果也不佳,「有點像救援投手不夠強,在這情形之下,先發投手的第一線藥物如果可以撐久一點,將可有效延長病患疾病控制的時間。」


化療合併免疫 有效延長疾病控制時間

小細胞肺癌患者一旦進入擴散期就沒救了嗎?洪仁宇醫師表示,除了健保給付化療藥物之使用,已有研究證實「免疫療法合併化學治療」,可有效延長疾病控制的時間。

傳統化學治療可抑制癌細胞分裂,而免疫療法的原理為刺激身體內免疫系統系攻擊癌細胞。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指出,化學治療合併免疫治療「聯手攻擊」,有助提高治癌效果,當化學治療引起癌細胞凋零,在裂解過程中釋放出更多腫瘤抗原,進而成為免疫細胞辨識癌細胞的重要訊息,使T細胞對癌細胞的偵測與消滅更為敏感。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仍須密切追蹤副作用的發生,在醫療人員的定期監測下,能確保用藥安全,提供患者安心的治療的選擇。

洪仁宇醫師分享,診間一位高齡男性患者久咳不癒,赴醫院照胸部X光疑似有腫瘤,經電腦斷層掃描確認腫瘤位置與範圍,並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為小細胞肺癌。該患者進行化療合併免疫療法6個療程後,再單獨使用免疫療法,至今近2年控制良好,而且能夠恢復日常生活,「很愛上班,關在家裡反而渾身不自在」。

無論確診哪一型肺癌,病友都別放棄治療。洪仁宇醫師呼籲,肺癌藥物多年來持續有新的發展,不僅有越來越多的標靶藥物可針對各種基因突變之肺癌精準治療,現今免疫治療合併化學治療也可有效控制疾病發展,患者可和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策略,延長存活期。期盼未來有越來越多的藥物研發出來,早日納入健保給付,減輕患者與家屬的負擔。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再進化,血管內固定錨釘納健保給付,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混合式手術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微創主動脈支架手術再進化,血管內固定錨釘納健保給付,主動脈瘤與主動脈剝離混合式手術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六十多歲的男士,幾年前做健檢的時發現腹主動脈瘤,不過沒有持續追蹤。最近患者在上班的時候,突然腹部劇痛,而被送到急診室已經休克,檢查發現是主動脈瘤破裂。」

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陳紹緯教授表示,「主動脈瘤是因為主動脈病變,而在承受血流壓力後逐漸膨大。膨大的主動脈瘤就像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破裂出血,建議要盡快接受治療。」

乾癬復發致傷害累積,積極治療才能穩定病情,皮膚專科醫師解析

乾癬復發致傷害累積,積極治療才能穩定病情,皮膚專科醫師解析

「他是一位老師,從年輕的時候就出現乾癬,每天都需要家人協助塗抹藥膏,相當費時和辛苦。」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主任邱足滿醫師表示,「雖然醫師一再強調乾癬並非傳染病,但患者仍然深陷恐懼中,擔心自己的皮屑會影響孩子,甚至不敢和小寶寶同床睡覺。患者的憂慮反映了「累積性生命損害(CLCI)」的概念,乾癬在多年的反覆發作與治療中,深深影響了他的心理狀態、生活型態以及家庭互動。」

患者在接受生物製劑治療後,效果良好,皮膚狀況將近100%改善。然而,兩年後因健保規定被迫「下車」暫緩生物製劑,改用傳統藥物與外用藥膏治療,但效果較不理想。見到好不容易消失的皮膚病灶再度惡化,讓患者非常難受。

腎細胞癌無症狀、易忽略,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提升治療成效,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腎細胞癌無症狀、易忽略,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合併免疫治療提升治療成效,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多歲女士,因為容易疲倦、食慾不振、全身不適等症狀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腎臟有顆約5公分大的腫瘤。」葉劭德醫師表示,「由於高度懷疑為惡性腫瘤,在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根治性腎臟切除術及淋巴結廓清。」

病理報告證實為腎細胞癌且有淋巴結轉移,所以在術後開始使用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KI)合併免疫治療。經過治療後,患者的食慾改善,體重也漸漸回升,目前仍持續在追蹤治療。

二十分鐘踏步有氧運動,多變化,低衝擊

二十分鐘踏步有氧運動,多變化,低衝擊

居家動起來的最佳選擇就是有趣又多變化的踏步有氧,想要保持低衝擊的話可以先減少跳躍的動作。當身體熱起來後,可以再搭配其他肌力訓練或做點動態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