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早期乳癌」不用怕!醫:治癒率高達8成,遵醫囑接受治療,有望戰勝乳癌

by | 3 月 10, 2023


記者:黃心瑩報導

當女性聽聞自己罹患乳癌,身心靈必遭受強大的衝擊。乳癌高危險因子,包括三等親內曾有家族病史,有初經早、停經晚、沒有生育皆是危險因子。若有卵巢癌病史,罹患乳癌機率也會較高。尤其近年台灣乳癌年輕化趨勢,呼籲所有女性應謹慎防範、定期篩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乳房外科高捷妮主治醫師表示,現今治療方式多元、進步,若發現時為早期乳癌,治癒率高達8成,鼓勵患者別氣餒,遵醫囑接受治療,有望戰勝乳癌。



8成早期乳癌可治癒,基因檢測精準化用藥選擇

高捷妮表示,早期乳癌指的是第1-2期的乳癌,且和晚期乳癌的治療方向大不相同!早期乳癌是以「治癒」為目標,亦即經過治療後,癌細胞有望完全清除,沒有復發或轉移的可能性。而晚期乳癌或所謂的轉移性乳癌,則是以維持患者生活品質以及延長壽命的目標為主。乳癌分為許多亞型,但不論是哪一型,只要是早期乳癌,經過醫囑治療後,臨床上高達8成患者可達到治癒的目標。

然而面對每位前來就診的早期乳癌患者,往往無法預測誰是屬於可治癒的8成患者,而誰是屬於復發或轉移的2成患者,所幸隨著醫學科技進步,目前可利用「基因檢測」工具,提供更多資訊作為醫學上的參考。高捷妮醫師表示,突變基因同時也是造成乳癌復發、轉移的元兇之一,即可從中揪出高風險族群,而現今也有針對突變基因的相對應治療藥物,如最為人所知的BRCA變異,也有藥物可用,降低復發或轉移的風險。

高捷妮醫師補充,一般而言,乳癌分為4種亞型,其中與BRCA變異較有相關的是三陰性或荷爾蒙受體陽性乳癌,根據海外大規模研究報告指出,平均每17位荷爾蒙受體陽性患者就有1位帶有BRCA變異,而每6位三陰性患者就有1位是BRCA變異,因此建議這類族群可考慮自費採取基因檢測。


健康的人需要預先做基因檢測嗎?醫師這樣說

國內十大癌症中雖以乳癌的好發率最高,但大多數是治癒率高的早期乳癌,歸功於近年公共衛生觀念的普及與進步,包括政府提供的乳癌篩檢補助,以及不少女性自行定期做篩檢,因此在乳癌確診患者中,一半以上都屬於早期。

高捷妮呼籲,近年因先天基因突變或後天曝露於環境荷爾蒙,造成乳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建議所有成年女性都定期追蹤檢查。

一般人或是乳癌的高風險族群需要考慮進行基因檢測嗎?高捷妮醫師解釋,雖然BRCA變異會大幅增加罹癌的機率,但並不代表是百分之百!研究指出,有BRCA變異的人,終其一生有8成機率得到乳癌,此外,發病年紀也有相關性,以BRCA-1基因突變為例,患者約有3-4成在50歲以前發病,5成5在60歲以前,7-8成在70歲以前發病。

「目前在醫學上的共識,是二等親以內,有人同時罹患乳癌、卵巢癌,或家族中有2位以上的乳癌患者,並且是50歲以前發病,或家族中出現男性乳癌患者,一等親內罹患雙側乳癌,或二等親內有2人罹患卵巢癌、乳癌。」建議可採基因檢測。

由於早期乳癌治癒率高,高捷妮醫師藉此鼓勵所有正在抗癌的早期乳癌患者,千萬不要害怕!目前有基因檢測工具、藥物等多元武器可以對抗乳癌,因此檢查與治療務必做好做滿,也不要太擔心副作用,以BRCA基因突變藥物來說,在醫療人員定期監測、評估和處置下,能確保用藥安全,不需過度擔心,患者可以兼顧良好的生活品質,也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患者反覆出現腹瀉與腹痛,曾經在多家醫院接受治療。後來又因為發現直腸腫瘤合併肝轉移,而接受切片檢查。」王照元教授表示,「病理報告顯示,患者的腫瘤是神經內分泌瘤,大家才曉得原來導致反覆腹瀉與腹痛的主因是後腸神經內分泌瘤。」

經過討論後,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後續也使用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 SSA)治療,減少腫瘤分泌相關荷爾蒙,幫助緩解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由此可知神經內分泌瘤的診斷、治療都相當具有挑戰性,往往需要多專科的配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一位50歲女性,身高162公分,原本體重約50公斤。因為更年期的關係,她在一年半內體重增加至75公斤。」鄭以勤醫師表示,「患者表示自己容易感到飢餓,即便吃飽後,很快又想進食。」

經過檢查,確認沒有其他代謝性疾病後,患者選擇接受無痕胃拉提手術(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 ESG)。無痕胃拉提手術是利用胃鏡在胃內進行縫合,大幅縮減胃容量。術後,患者的食量明顯減少,食慾也降低。在飲食及運動的配合下,她的體重已降至60公斤以下,生活品質顯著改善。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數月持續腹瀉且在右頸部發現一顆淋巴結腫大而就診。」陳佳宏醫師表示,「患者並未意識到這些症狀與腫瘤有關,但在經過全身檢查發現,左側鼠蹊部亦有淋巴結腫大,而肝臟也有三顆腫瘤,切片檢查確定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而且腫瘤已經轉移。」

經過團隊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手術切除頸部淋巴結,並利用射頻燒灼術及放射性治療處理肝臟的腫瘤。後續患者持續接受長效型體抑素注射治療,幫助改善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患者已經接受體抑素治療約5年,目前狀況穩定,沒有發現新的腫瘤。陳佳宏醫師說,雖然在發現時已是轉移性第四期神經內分泌腫瘤,不過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患者的病情還是有機會獲得良好控制,生活品質也可以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