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胰臟癌積極治療 五旬婦不放棄生命 「化」險為「胰」

by | 1 月 13, 2023


記者:鄭宜芬報導

胰臟癌排行110年十大死亡癌症第七名,且因胰臟位置隱密,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感到痛覺恐已是晚期!胰臟癌病程發展快速,發生人數幾乎等於死亡人數,五年存活率低於5%,因此被稱為「癌中之王」。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泰然表示,雖然胰臟癌病程進展快速,但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就有機會提升治療成效、延長總生存期;他分享,有名50歲的女性病患確診晚期胰臟癌後,接受了二合一組合化療,存活時間打破了以往胰臟癌病患「平均只能再活1年」的魔咒。



癌王位置隱密奪命快速 平均5年存活率僅5%

為何胰臟癌令人聞之色變?邱泰然醫師說明,因胰臟隱藏在胃部後方,早期癌變難以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隨著腫瘤變大,造成膽管阻塞、黃疸,或者是侵犯鄰近的器官時,才會產生疼痛,但此時病況大多已進入晚期,腫瘤難以手術將切除,最後的治療選項僅剩化療,這就是胰臟癌目前的治療困境。

根據統計,80%的患者確診時為晚期,平均5年存活率不到5%。根據邱泰然醫師的臨床觀察,有些患者會因害怕副作用,或因副作用導致身體狀況下降,甚至因不想長時間待在醫院等疑慮,而不願接受治療,卻導致疾病惡化更快速、加速死亡的到來。


晚期治療以組合化療為主 依身體狀況選用治療選項

邱泰然醫師進一步說明,約有20%患者於早期發現胰臟癌,可優先進行手術,但針對轉移性或是晚期胰臟癌,因腫瘤通常難以手術切除;邱泰然醫師分享,現有的治療方式包括化學治療、標靶藥物、免疫療法、放射治療等,但多數患者對於標靶藥物、免疫療法或放射治療的反應不佳,因此主要是以組合式化療,也就是同時使用兩種(或以上)化療藥物進行治療,以提升療效,延長存活時間。

「不同的治療方式適合不同的病患,但仍須評估患者身體狀況為主。」邱泰然醫師說明,胰臟癌病患普遍年長,可能合併多種慢性病,或患者本身身體狀況就不太好,這時會建議以二合一組合進行治療,該組合的副作用較小,且不必住院,門診注射即可完成,同時也有健保給付,可同時降低患者及家屬的時間及金錢負擔;目前該組合也是NCCN (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 國際治療指引建議的一線治療選擇。邱泰然醫師補充,雖目前有口服化療藥物,但口服形式患者較容易忘記服藥,進而影響療效,因此目前仍以注射的二合一化療為主流,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治療狀況影響較小。


晚期胰臟癌治療路艱辛 團隊治療不放棄希望

邱泰然醫師分享,有位50幾歲的女性一確診就是晚期胰臟癌,接受放射線治療加上化療後仍復發,在2017年後接受了二合一化療,在不幸地藥物無效後;仍有健保藥物接續治療,截至目前已穩定治療5年,打破了以往胰臟癌病人平均只能再活1年的魔咒。

雖然晚期胰臟癌相較一般癌症兇惡,但邱泰然醫師也說明,現在組合化療除了能有效延長存活時間,且便利性高、選項多數都已通過健保給付,可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同時,若患者真的因副作用感到不適,也有對應的藥物可緩解症狀;如病患出現手腳麻痺的副作用,可浸泡熱水或服用維他命B來緩解。

邱泰然醫師叮嚀,晚期胰臟癌的治療核心是不放棄治療,且包括內外科醫師、放射科醫師、營養師、心理師甚至社工師等醫療團隊,都會共同協助患者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他也鼓勵,只要病患有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即使晚期胰腺癌的病患,還是有機會「化」險為「胰」,延長存活時間、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乾癬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皮膚外觀的改變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社交互動與自信心;而嚴重搔癢也常干擾睡眠,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邱足滿醫師指出,過去乾癬的治療以療效良好的生物製劑為主,近年則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問世,其治療機轉精準,治療成效佳,為中重度乾癬患者帶來生物製劑的針劑之外的口服藥物優異選擇。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懷孕過程中增加了15公斤,產後一直瘦不下來,使體態改變,膚質也變差,顯得很沒有活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詳細的評估,我們針對她的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進行調整,並搭配婦科調養,讓體重、體態都逐漸恢復,連家庭關係都明顯改善。讓我深刻體會到,產後不僅是身體的恢復期,也是心理與家庭關係重要的適應期。」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即使完全沒症狀,也一定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張廷彰醫師表示。子宮頸癌長期位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十名,約20%至3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二期以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HPV疫苗,但許多30歲以上女性仍屬「疫苗空窗世代」,未能在黃金施打年齡接種疫苗,此類族群更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