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肝癌復發反覆出現抗藥性 新型多重標靶止惡化

by | 12 月 1, 2022


記者:呂佳恆報導

肝癌總是來勢洶洶,臨床上,近三分之一患者發現肝癌時,都已進入嚴重晚期,主要因肝癌是「沉默殺手」,初期並無任何症狀,但卻悄悄入侵我們的健康,若沒有定期健康檢查,恐怕很難自行發現;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藥物治療科陳三奇主治醫師指出,治療上,若能早期發現,較小顆的腫瘤透過手術局部根除就能治癒,至於晚期患者則可藉由標靶藥物以控制病情,但若出現抗藥性,就得需要不同機轉藥物繼續控制腫瘤。



傳統藥物控制差 醫師:可嘗試新機轉的「多重標靶」藥物

肝病又分為三部曲,從慢性發炎、肝硬化到肝癌,但多數患者都是在出現肚子悶脹、水腫、食慾不振或嚴重黃疸症狀時才就醫檢查,這時才發現已經入肝癌晚期,甚至肝臟已長出很大的腫瘤,治療上相對預後差,也降低存活率;不過陳三奇主治醫師表示,隨著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十年前僅一種標靶藥物,如今已經有五種標靶藥物,又有免疫治療,因此若傳統標靶藥物控制不佳,就可嘗試以新機轉的多重標靶藥物加以控制病症。


一線標靶藥物出現抗藥性 可評估選擇二線標靶藥物

陳三奇主治醫師進一步說明,一般而言,越早發現肝癌,腫瘤越小顆,開刀治療後復發較低,但若晚發現且腫瘤較大也多顆,就容易再次復發,這時就得透過藥物控制,以第一線與第二線治療而言,一線目前有兩種標靶藥物,二線則有三種標靶藥物,若使用一線標靶藥物治療,後續出現抗藥性,臨床上則會依照病患的腫瘤、肝功能及用藥副作用等情況進行評估,選擇對病人幫助較大且合適的二線口服標靶藥物。


30歲女肝癌腫瘤控制差 改以新口服標靶藥物治療重獲新生

臨床上,曾有一名30幾歲年輕女生,開刀切除腫瘤後又再次復發且到處轉移,接受過幾種傳統標靶藥物甚至免疫治療,但每種藥物幾乎每兩個月就出現抗藥性,改善效果有限;陳三奇主治醫師解釋,經評估建議改以新口服標靶藥物治療,終於產生不同治療反應,使用到現在雖然腫瘤未縮小,但也未變大未惡化,控制良好。


新口服標靶藥物治療提高存活率 患者治療新選擇

事實上,面對肝癌轉移的病患,若使用藥物後仍遇到抗藥性,平均存活率約六個月至十二個月,但此個案接受新的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後,藉由此藥物具有不同於傳統型標靶藥物的作用靶點,而產生不同機轉治療反應,使用到現在已經近一年半,存活率已超過平均值,多了同時針對MET、 AXL 和VEGFR的多重標靶的綜效,成了患者新的曙光,也因此即使太晚發現罹患肝癌,也不代表就要放棄治療,可嘗試新的口服標靶治療爭取機會,患者依然能保有生活品質,與病共存。


B、C型肝炎者別大意 定期檢查遠離肝癌

不過預防勝於治療,尤其肝病已成為台灣人國病,更不得不慎,因此除了日常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外,也要定期接受健康檢查;陳三奇主治醫師呼籲,包括B、C型肝炎等患者皆屬於高危險族群,除了戒酒也應加強保養,並定期接受檢查,其中許多年輕人若為B型肝炎帶原者可別大意,別以為等年紀大了再來擔心,也有可能年輕時就罹患肝癌,因此早期定期檢查仍是關鍵。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健保延長給付年限!新一代口服抗荷爾蒙治療對抗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泌尿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在台灣,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已是男性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張議徽醫師指出,由於攝護腺癌早期沒有明顯症狀,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確診時已為第四期,常出現轉移的部位包括骨骼、淋巴結、肺臟、肝臟等。 因為雄性激素會刺激攝護腺癌生長,所以荷爾蒙抑制療法扮演重要的角色。張議徽醫師說,傳統的荷爾蒙抑制療法可以降低體內的雄性激素濃度,發揮抑制腫瘤的效果,不過在經過一、兩年後,攝護腺癌可能發展出抗藥性,稱為「去勢抗性」,讓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晚期荷爾蒙陽性乳癌新對策,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接棒治療,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三十多歲的女士,在發現乳癌時已有肝臟轉移。因為是晚期荷爾蒙受體陽性、HER2陰性乳癌,所以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劉峻宇醫師表示,「對大部分患者而言,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能夠顯著延長無疾病進展存活期,但是大約20%至30%的患者在治療初期即會發生抗藥性,無法獲得預期效果。」

那位年輕患者使用CDK4/6細胞週期抑制劑治療後,不到半年便失去效果,後續雖然接受過一線紫杉醇類的合併化學治療,效果也僅約4個月後腫瘤再次惡化,因此在充分溝通後,患者選擇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讓她的病情獲得控制,而且副作用也比傳統化學治療少,幫助維持生活品質。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遺傳的比例會非常的高。它會在我們腎臟長出很多的囊泡,然後這個囊泡會越長越大,而且會越長越多,然後會去壓迫到正常的腎臟的組織,造成腎臟的功能的衰退。大部分這樣的病人,他可能三、四十歲發病,到五、六十歲可能就會遇到要洗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