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抽菸也會得肺癌!標靶接力突破治療瓶頸

by | 11 月 24, 2022



柯政昌醫師:我們有很好的第二代接第三代的雙標靶接力,又加上血管增生抑制的藥物,這樣接起來的結果,讓病人活4年到5年,變成一種慢性病,都已經不是夢想,都是非常常見了。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柯政昌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柯政昌醫師:我是柯政昌醫師,大家好。

劉育志醫師:請問不吸菸的人為什麼會得肺癌?

柯政昌醫師:這個問題很多病人在問我,他自己不抽菸,也沒有吸二手菸,又沒有煮飯,為什麼我會得肺腺癌?其實因素非常多,我想最近的研究發現是空污,特別是PM2.5造成,PM2.5會讓我們體內的發炎細胞,分泌 Interleukin-1β,發炎介質叫做介白質,會誘發有EGFR的突變,或KRAS突變的細胞癌化,所以PM2.5是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

劉育志醫師:請問晚期肺癌的治療選擇有哪些?

柯政昌醫師:晚期肺癌意思就是在臨床分期上,是屬於3B或是第4期的病人,這種病人通常已經無法接受手術,所以必須接受全身性的治療,現在全身性治療就包括有標靶的治療,不管是口服的,或是打針的,另外就是化學治療,另外一個是免疫治療,必要的時候還會加上放射治療,大概這五個方向做為全身性治療的搭配。

劉育志醫師:請問醫師要如何為病友選擇合適的治療計畫?

柯政昌醫師:在治療之前,通常我們都會拿到病理檢體的切片,我們現在都一定會做基因定序,叫NGS的定序,去做基因詳細的檢測,再加上PD-L1的染色,來決定這位病人適合用標靶?還是適合用化療加免疫療法?這樣綜合的結果,才可以讓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療,跟最好的預後。

劉育志醫師:具有EGFR基因突變的肺癌,常會產生抗藥性,請問醫師要如何調整治療策略?

柯政昌醫師:一般來講我們最常見的EGFR突變,就是L858R的突變,以及exon 19-del的突變,這是最常見的突變,通常在以前,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都可以當第一線的標靶治療,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第二代標靶藥物,可以讓病人得到比較好的治療效果,副作用的承受度也是還可以接受,第三代,當第一線因為有很多健保的限制,在申請上不容易,規定必須要腦部的轉移,而且要exon 19-del陽性才可以申請健保,而且治療的結果也不是像臨床試驗,效果有那麼好,副作用也不是想像中的低,目前看起來第二代標靶當第一線,是較好的選擇,假如經濟許可,通常還會再加上抗血管增生的標靶藥物治療,同時使用,可以讓病人整個穩定期、存活期,可以大幅延長,同時也可以延緩後續抗藥性的產生,就是T790M的產生,一旦產生T790M的突變,我們會再加上第三代的標靶藥物(尤其Del19病患七成以上有機會接續使用),在以前的研究,第一代假如失效的時候,有T790M第三代的標靶,平均大概只能用10個月,但是假如第一線是用第二代的標靶藥物,在接第三代的時候,第三代可以用的時間,從10個月可以用到20個月,所以現在不管怎麼說,假如有發生EGFR的基因突變,藥物都是從第二代的標靶藥物,先開始使用,一旦失效,再接第三代,再失效,後線還有化療,還有免疫治療等,這樣接起來,通常可以讓病人順利活4年到5年以上。

劉育志醫師:針對肺癌常見的顱內轉移,醫師會如何為病友規劃治療方式?

柯政昌醫師:顱內轉移在診斷的時候,假如是第四期,剛開始就發現,通常假如他只有一顆腫瘤轉移,我們通常還不急著去做全腦照射,通常都會用雙標靶,例如第二代或第三代的標靶藥物,合併抑制血管增生藥物的治療,這樣大部分的病人,就可以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萬一效果不如預期,才會考慮做SBRT,這種範圍比較小的放射治療,叫做加馬刀的治療,假如一發現非常多的腫瘤轉移到腦部,同時有腦壓上升的情形,這時候為了病人的安全,我們除了同時給雙標靶的藥物以外,還是會給病人做全腦的照射,以目前雙標靶的控制,再加上腦部的放射治療,病人的存活時間,也是可以達到4年到5年以上。

劉育志醫師:請醫師分享對於細胞治療用於肺癌的看法。

柯政昌醫師:目前細胞療法不管是合併標靶藥物,還有化學藥物,或是免疫療法的藥物,都是在進行人體第一期、第二期的臨床試驗,但是目前的成效還是未定,所以我們是不鼓勵。

劉育志醫師:感謝柯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柯政昌醫師:掰掰。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擺脫洗腎命運的契機,多囊腎治療醫師解析

多囊腎是一種遺傳性的疾病,遺傳的比例會非常的高。它會在我們腎臟長出很多的囊泡,然後這個囊泡會越長越大,而且會越長越多,然後會去壓迫到正常的腎臟的組織,造成腎臟的功能的衰退。大部分這樣的病人,他可能三、四十歲發病,到五、六十歲可能就會遇到要洗腎的問題。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肢端肥大症術前治療,幫助緩解症狀、提高手術成功率,神經外科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30多歲的男性患者,長期有關節疼痛的狀況,多次至骨科求診。」鄭文郁醫師表示,「有天在醫院搭電梯時,醫師發現他的外貌特徵疑似罹患『肢端肥大症』,包括額頭較寬、鼻翼較大、嘴唇較厚等,於是建議他到門診檢查。」
經過抽血檢查,以及腦部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有腦下垂體腫瘤,確認為肢端肥大症;於是安排接受經蝶竇腦下垂體切除手術的治療。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阿茲海默、巴金森、血管、水腦、酒精,失智原因很多種,重點整理告訴你,醫師圖文懶人包

失智通常指的是腦部功能變化,且腦部功能變化的程度超越了一般老化帶來的變化,影響了語言、記憶、和決策,造成患者記憶力變差,難以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瑣事,以及出現行為和人格的變化。大家最常聽到的失智大概是阿茲海默症及帕金森氏症,不過其實失智還有很多種類,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疾病表現的症狀、進展也不同,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看各種不同的失智。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忽視肢端肥大症,多種共病跟著來!積極追蹤治療,維持生活品質,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甲狀腺癌治療完成後,便定期回診追蹤。」陳怡文醫師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直到疫情結束,有次患者回診時終於拿下口罩。當時我突然發現患者的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現。」

經過檢查,確定診斷為肢端肥大症,影像檢查也發現腦下垂體腫瘤,於是便安排手術治療,目前也在門診持續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