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性乳癌公認「最難治」 終盼來新型標靶藥物!

by | 11 月 11, 2022


記者:張慈恩報導
  
近日接二連三傳出知名女星罹患乳癌,或不幸因乳癌逝世的噩耗,加深不少女性對於乳癌的恐懼感。事實上,乳癌有許多種亞型,每種亞型治療方式不盡相同,整體預後也相異。隨著醫學發展與進步,免疫治療與標靶治療陸續問世,大部分的乳癌亞型,現都已有多種藥物可治療,就連一直以來被視為「最難治」的三陰性乳癌,近期也有好消息傳出!



三陰性乳癌也有「三高」 治療受限,仍以化療為主

乳癌發生率長年居台灣婦女癌症之首,且逐年增加,近年每年新發案例已超過一萬五千名,而其中約15%為「三陰性乳癌」。

台灣乳房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沈陳石銘教授表示,臨床上會根據患者癌細胞上的受體表現,將乳癌分為不同亞型。當荷爾蒙受體(包含雌激素受體ER及黃體激素接受體PR)及第二型人類上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三種檢測後均呈陰性時,即稱為三陰性乳癌。

三陰性乳癌為何被稱為「最難治乳癌」?原因是其挾帶「三高」特性—高抗藥性、高復發率及高腦轉移率,再加上患者癌細胞上,無ER、PR及HER-2等受體可作為標靶,即使有高強武器(標靶藥物),卻找不到可進攻的目標,導致復發與死亡率均高。現階段可選擇的治療方案不多,免疫治療雖然可用,但仍得搭配特異性較低的化學治療。沈陳石銘教授提到,雖然現在也有特定標靶藥物,可針對帶有BRCA1/2遺傳基因突變的三陰性乳癌患者進行治療,但由於這類患者,僅佔不到10%的三陰性乳癌患者,故對大多數的三陰性乳癌患者來說,治療上仍易遇上瓶頸。


利用Trop-2做標的 藥物如「巡弋飛彈」精準擊殺癌細胞

為改善三陰性乳癌治療困境,科學家不斷尋找三陰性乳癌細胞表面上,可做為標靶的分子,終於在乳癌細胞表面發現抗原—「Trop2(人滋養層細胞表面抗原2)」過度表現的現象,進而促進了新抗體藥物複合體的產生。

根據統計,三陰性乳癌細胞的Trop-2出現率,高達90-95%以上,在正常組織中則表達有限。沈陳石銘教授解釋,此時,以Trop-2作為攻擊目標的抗體藥物複合體,可如同「巡弋飛彈」般,在不影響其他正常細胞的前提下,精準找到癌細胞,與其結合後、釋放出藥物以毒殺癌細胞。


「新藥物只會越來越多」 醫籲:保持正向心態抗癌

國外相關大型研究,針對已嘗試過兩種以上治療,卻仍惡化的晚期三陰性乳癌患者,使用Trop2抗體藥物複合體,發現有1/3患者出現明顯治療反應,且整體中位存活期延長了將近一倍(6.7個月至12.1個月),此一結果對晚期三陰性乳癌治療的困境,無異注入一劑強心針,而此藥物也有機會於今年底前在台灣核准上市,期能造福更多患者族群。沈陳石銘教授說,「乳癌治療持續在進步」,未來能使用的藥物只會越來越多元,患者千萬不要輕言放棄,建立良好抗癌心態,並與醫療團隊相互配合,一起往「治癒」乳癌的最終目標邁進。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突破晚期肝癌治療困境,雙免疫合併療法延長存活期至將近兩年!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位50多歲男性,診斷肝癌時腫瘤已經接近10公分,且有脊椎骨的轉移,屬於晚期肝癌。」許偉帆醫師指出,「當時患者恰好有機會參加臨床試驗,利用雙免疫合併療法作為治療。」

接受雙免疫合併治療的成效顯著,腫瘤逐漸縮小,讓病情得相當好的控制。從發現至今已有兩年時間,目前胎兒蛋白、PIVKA-II等指數正常,而且不管是電腦斷層掃描、骨頭掃描都沒有找到腫瘤存活的跡象,患者已回到工作崗位,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乳癌HER2雙標靶新皮下給藥納健保,療程5~8分鐘可完成,提升生活品質!早期、轉移都受惠,乳房外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60歲HER2乳癌患者,在接受HER2雙標靶藥物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吳世重醫師表示,「但由於患者體態較豐腴、脂肪層較厚,每次打針都是挑戰;加上靜脈輸注兩種HER2標靶藥物,每次都需要2、3個小時,容易讓患者感到不便與不適。」

後來,患者的家屬聽說HER2雙標靶藥物有新的皮下注射劑型,主動提出詢問。改採HER2雙標靶皮下注射劑型後,每次給藥時間大幅縮短,僅5至8分鐘即可完成,終於讓患者如釋重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