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手指腫痛竟是乾癬性關節炎 靠生物製劑降發炎

by | 9 月 2, 2022


記者:黃心瑩報導

50多歲的工廠老闆彭先生,今年過年時因腳踝紅腫痛住院,以為是蜂窩性組織炎,沒想到治療後卻未見改善,由於在關節位置,照會風濕免疫科會診,檢查發現發炎指數高、基因檢測陽性(HLA-B27),手指也有腫痛,證實為關節炎。直到出院後,彭先生又發現頭皮紅疹,醫師才判斷為乾癬,而腳踝、手指腫痛,原來是乾癬性關節炎。嘉義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林科名表示,由於工作需求,彭先生先自費施打生物製劑,打一次發炎指數便從7、80降到標準值20以下,腳踝明確改善,後續仍需要其他治療。



三成乾癬患者患乾癬性關節炎 未治療恐關節變形

乾癬是種全身性的慢性病,主要病灶發生在皮膚,約三成左右的人會出現乾癬性關節炎,但也有少數病人如同彭先生,會先出現關節症狀才發現乾癬,這種疾病與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不同,被認為是乾癬的潛在疾病。乾癬的發生原因不明,推斷與遺傳、環境有關,除了皮膚紅疹、脫屑之外,體內也處於高度發炎狀態,導致關節發炎出現症狀。林科名醫師說明,關節的紅、腫、熱、痛與一般關節炎無異,除非個人有乾癬或有家族史,另外合併進一步症狀,如香腸指(趾)、虹彩炎、腳踝肌腱炎等才容易確診。

由於關節持續發炎,林科名醫師提醒,基本上確診就應該要治療,未妥善治療、抑制發炎的話,可能會導致侵犯處產生後遺症,韌帶、肌腱等也會發炎,關節僵硬、活動受限;且關節受到破壞後不可逆,恐造成關節變形,除了膝蓋、髖部之外,若更換人工關節效果不佳,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生物製劑於上游阻斷發炎 同時改善皮膚與關節

乾癬性關節炎以往沒有太好的藥物可以治療,僅能以消炎止痛藥為主,搭配復健運動,但改善幅度有限。近年科技進步,研發出許多藥物,林科名醫師分享,除了消炎止痛藥之外,視症狀可加入免疫調節劑或是局部關節施打類固醇,倘若效果不彰,則可介入生物製劑,如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TNF-α)、介白素17或23抑制劑、口服小分子藥物等,依病人症狀給予不同特性藥物。

有些患者擔心,又有乾癬又有關節炎,是否需要接受多重治療?林科名醫師指出,因疾病特性為全身發炎造成後續症狀,生物製劑能在上游阻斷發炎,同時改善後續皮膚及關節病灶,不必分開治療。且相較於其他治療必須反覆往來醫院,皮下注射的生物製劑較為親民、方便,患者的接受度也較高。他也坦言,健保資源有限,因此無法一確診就給予生物製劑,只要使用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治療半年,仍有三個以上關節腫痛等相關必要條件,經醫師評估與申請後,便可申請一次健保給付三個月。

然而,即使接受生物製劑治療,也無法將疾病斷根。林科名醫師提醒,即使治療成效不錯,生活品質好,也要記得定期回診,追蹤體內發炎狀況,雖然無法根治,但現在新的藥物可精準針對致病機轉作用,減少副作用,療效良好,患者也能正常生活。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不是只靠高科技!詳盡術前計畫提高成功率、減少併發症,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針對嚴重主動脈瓣狹窄,傳統的做法是利用開心手術進行主動脈瓣置換。」謝炯昭醫師說,「傳統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必須先要開胸,接上心肺機,並讓心臟暫時停止跳動,對於年紀較大或身體狀況較差的病人而言,手術風險較高。」受惠於科技的進步,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已成為解決主動脈瓣狹窄的利器。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完全緩解率提高有望! 突破性機轉治療問世:雙特異性抗體藥物&抗體複合體藥物全解析,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七十多歲的瀰漫性大型B細胞淋巴癌患者,接受第一線治療後一年多又復發,二線治療的效果也不佳。淋巴結腫大到壓迫靜脈,導致血液無法回流,兩隻腳腫得非常嚴重,偏偏當時患者的身體狀況又已無法承受更高強度的化療,情況十分不樂觀。」蕭惠樺醫師回憶,「當時剛好有一款突破性機轉的新藥問世,與患者討論後決定試試,結果才打第一個療程,腫瘤就縮小一半,第二個療程後更是幾乎全消,很快速就將淋巴癌控制住!」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免疫治療接續標靶治療,提升肺鱗癌治療成效、優化生活品質,「醫病共享決策」創雙贏,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一名50多歲有多年抽菸史的王先生,在診斷為肺鱗癌後,陸續接受了手術治療、免疫合併化學治療,但病情仍持續惡化。經與主治醫師討論後,王先生改以二線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幸運的是,他對口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也較化療輕微,目前已穩定控制七個月,持續在門診追蹤。口服藥物的便利性,不僅讓他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抗癌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