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心瑩報導
50多歲的工廠老闆彭先生,今年過年時因腳踝紅腫痛住院,以為是蜂窩性組織炎,沒想到治療後卻未見改善,由於在關節位置,照會風濕免疫科會診,檢查發現發炎指數高、基因檢測陽性(HLA-B27),手指也有腫痛,證實為關節炎。直到出院後,彭先生又發現頭皮紅疹,醫師才判斷為乾癬,而腳踝、手指腫痛,原來是乾癬性關節炎。嘉義長庚風濕過敏免疫科主治醫師林科名表示,由於工作需求,彭先生先自費施打生物製劑,打一次發炎指數便從7、80降到標準值20以下,腳踝明確改善,後續仍需要其他治療。
三成乾癬患者患乾癬性關節炎 未治療恐關節變形
乾癬是種全身性的慢性病,主要病灶發生在皮膚,約三成左右的人會出現乾癬性關節炎,但也有少數病人如同彭先生,會先出現關節症狀才發現乾癬,這種疾病與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不同,被認為是乾癬的潛在疾病。乾癬的發生原因不明,推斷與遺傳、環境有關,除了皮膚紅疹、脫屑之外,體內也處於高度發炎狀態,導致關節發炎出現症狀。林科名醫師說明,關節的紅、腫、熱、痛與一般關節炎無異,除非個人有乾癬或有家族史,另外合併進一步症狀,如香腸指(趾)、虹彩炎、腳踝肌腱炎等才容易確診。
由於關節持續發炎,林科名醫師提醒,基本上確診就應該要治療,未妥善治療、抑制發炎的話,可能會導致侵犯處產生後遺症,韌帶、肌腱等也會發炎,關節僵硬、活動受限;且關節受到破壞後不可逆,恐造成關節變形,除了膝蓋、髖部之外,若更換人工關節效果不佳,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生物製劑於上游阻斷發炎 同時改善皮膚與關節
乾癬性關節炎以往沒有太好的藥物可以治療,僅能以消炎止痛藥為主,搭配復健運動,但改善幅度有限。近年科技進步,研發出許多藥物,林科名醫師分享,除了消炎止痛藥之外,視症狀可加入免疫調節劑或是局部關節施打類固醇,倘若效果不彰,則可介入生物製劑,如抗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TNF-α)、介白素17或23抑制劑、口服小分子藥物等,依病人症狀給予不同特性藥物。
有些患者擔心,又有乾癬又有關節炎,是否需要接受多重治療?林科名醫師指出,因疾病特性為全身發炎造成後續症狀,生物製劑能在上游阻斷發炎,同時改善後續皮膚及關節病灶,不必分開治療。且相較於其他治療必須反覆往來醫院,皮下注射的生物製劑較為親民、方便,患者的接受度也較高。他也坦言,健保資源有限,因此無法一確診就給予生物製劑,只要使用消炎止痛藥、免疫調節劑治療半年,仍有三個以上關節腫痛等相關必要條件,經醫師評估與申請後,便可申請一次健保給付三個月。
然而,即使接受生物製劑治療,也無法將疾病斷根。林科名醫師提醒,即使治療成效不錯,生活品質好,也要記得定期回診,追蹤體內發炎狀況,雖然無法根治,但現在新的藥物可精準針對致病機轉作用,減少副作用,療效良好,患者也能正常生活。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