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耳朵痛,竟然是夜間磨牙造成的!談顳顎關節症候群

by | 4 月 27, 2022


顳顎關節位在我們耳朵前方,中臉的兩側,是個讓下頷與頭骨的顳部連結起來的關節。我們的下頷可以開合,能說話、咀嚼、打哈欠,都需要這個關節的動作。如果顳顎關節出現狀況,可能是讓人張口困難、感到疼痛的「顳顎關節症候群」。




顳顎關節症候群的症狀

◎ 痛:例如下頷痛,也可以單側或雙側的關節痛,甚至可能帶來頭痛、耳內痛、肩頸痛
◎ 難以把嘴巴張到很開
◎ 張嘴或閉嘴的時候會有關節摩擦的聲響
◎ 臉部覺得很累,或有關節被鎖住的感覺
◎ 比較難咀嚼,或咀嚼時也會痛


如果常覺得臉的兩側會痛,嘴巴無法順利打開、合起,咀嚼有困難,或是耳內痛時檢查耳朵都沒事,聽力沒下降,沒有感染等問題,可以考慮找牙醫師診治,看看是否有顳顎關節症候群的問題。


顳顎關節症候群的原因

顳顎關節症候群的問題可能出在控制顳顎關節的肌肉,或是在關節本身。通常比較難說究竟是哪個確切原因導致了顳顎關節障礙,因為通常是綜合了幾個可能因素而讓顳顎關節的狀況愈來愈惡化。例如以下的狀況

◆ 常常用力咬緊牙關,或容易半夜磨牙,喜歡咀嚼硬的食物。
◆ 平時壓力大,或容易緊張焦慮,臉部肌肉過度緊繃。
◆ 曾經有外傷讓關節錯位,或原本就咬合不良。
◆ 有各種原因引發的關節發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


在顳顎關節症候群的患者中,女性患者佔的比例比較高,常常是介於20到40歲之間的年齡。


改善顳顎關節症候群的方式

如果不處理顳顎關節症候群的話,可能會臉部會愈來愈容易痛,牙齒也容易受損。萬一有顳顎關節症候群的症狀,記得找牙醫師診療。

○ 正在痛起來的時候可以冰敷臉部顳側約十分鐘
○ 不要吃太硬的食物,不要嚼口香糖
○ 打哈欠、唱歌的時候嘴巴不要張太大
○ 練習冥想等放鬆減壓的技巧
○ 晚上睡覺的時候帶個咬合板,咬合板讓肌肉和關節放鬆
○ 使用止痛藥、減少發炎的藥物
○ 可以使用抗憂鬱劑與肌肉鬆弛劑來舒緩疼痛以及減少肌肉的痙攣
○ 練習下頷的伸展,練完之後熱敷個五分鐘


臉部微運動,改善顳顎關節症候群

如果你覺得平時顳顎關節有點不舒服,試試看練習以下的幾個動作,讓下巴獲得伸展放鬆。


下頷放鬆

舌尖頂到牙齒後方的上顎處,上下排牙齒自動分開,讓下頷肌肉放鬆。這個動作並不引人注目,可以在任何時間點練習這個動作。

金魚練習

舌尖頂在上顎牙齒後方,右手食指放在右顳顎關節處,左手食指放在下巴,讓下巴往下打開嘴巴,再合起,連續練習十次。


縮下巴

挺胸坐直或站直,頭擺正眼睛往前看,然後做縮下巴、擠出雙下巴的動作,停留3秒鐘,反覆練習十次。

張嘴阻力練習

用拇指頂住下巴,慢慢張開嘴巴,感覺張口時拇指帶來的阻力,持續三到六秒,再閉上嘴巴。

多多練習這些動作,能改善顳顎關節症候群,效果甚至不亞於咬合板喔。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白內障術後眩光怕開車?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純折射式科技降低術後光暈、眩光,夜間駕車更安全,眼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60多歲的男士,左眼在幾年前接受白內障手術,使用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陳怡豪醫師表示,「術後患者覺得白天的視力很好,但是晚上駕車時,對向車燈會造成明顯的光暈、眩光,讓他相當困擾,甚至不敢在夜間開車,因此遲遲沒有接受右眼的白內障手術。」

隨著右眼的白內障惡化,視力明顯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患者才決定接受白內障手術。當時正好有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問世,採用純折射式設計,光學面上沒有任何圈圈,能夠大幅降低光學干擾,提供更高品質視覺。經過詳細討論後,患者選擇使用新一代長焦段人工水晶體。術後,患者覺得白天視力相當穩定,夜間的光暈、眩光也比傳統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減少許多。終於又能在夜間開車上路,讓患者非常開心。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世界氣喘日專訪】不可依賴急救藥物!規律使用維持性藥物,才能降低氣喘發作風險,胸腔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那是一位50歲男性,在工作時因為嚴重氣喘發作而被送到急診室,到院時已無法自行呼吸。由於狀況非常嚴重,最後甚至需要動用葉克膜(ECMO)來搶救。」劉景隆醫師表示,「經過詢問才曉得,患者平時都是依賴短效支氣管擴張劑。由於長期缺乏有效控制,氣喘才會持續惡化,甚至危及性命。」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結締組織疾病易併發!世界肺動脈高壓日 邀您關心「心臟的癌症」 合併治療與多專科診治改善預後 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紅斑性狼瘡的女性患者,因為在夜裡感到胸痛而到急診室,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有肺動脈高壓的問題」李克仁醫師表示,後來發現,患者容易感到喘其實已經有一段時間,但是都沒有放在心上,自己也不覺得跟紅斑性狼瘡有關,所以沒有就診。

部分自體免疫疾病會併發肺動脈高壓,例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與皮肌炎等患者病程中出現肺動脈高壓,病情進展快且複雜,需密切追蹤與早期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