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瘀青、出血點,當心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by | 4 月 25, 2022


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周聖傑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周聖傑醫師:大家好,我是周聖傑醫師。

劉育志醫師:請問什麼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周聖傑醫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顧名思義就是免疫的失調,造成免疫系統去攻擊病友自己的血小板,而造成血小板減少的現象,以前又叫做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或者是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紫斑症,甚至簡稱紫斑症,英文的縮寫是ITP,都是指同樣的疾病,甚至在更早以前,曾經因為不太清楚這個病發生的原因,還有被稱作是特發性,或者是不明原因血小板減少症,也都是同樣的疾病。

劉育志醫師:請問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常見的症狀有哪些?

周聖傑醫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就是因為血小板減少,所以會產生一些出血的症狀,血小板沒有減少太厲害的時候,有時候也有可能沒有症狀,只是檢查的時候可以發現,出血的症狀,比較典型的是皮膚這種點狀的瘀斑,也有可能是大片的瘀斑,或者是任何身上其他部分的出血,包含流鼻血、口腔、牙齒、黏膜出血,或者比較嚴重的內臟,或是腦出血,都有可能會發生。

劉育志醫師:請問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可能造成哪些嚴重的併發症?

周聖傑醫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因為它的主要症狀是出血,所以嚴重的併發症就是出血,在比較關鍵或者是嚴重的部位出血,像是嚴重的腸胃道出血,或者是腹內出血,或者是有時候會遇到腦內出血的情形。

劉育志醫師:請問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好發在哪些族群?

周聖傑醫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是一個免疫失調的疾病,所以蠻多是在小朋友或年輕人,但是最近也發現到老年的族群,因為免疫功能的退化跟一些變化,也會造成在老年族群也有看到不少這樣的病患。

劉育志醫師:懷疑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時候,需要到什麼科就診?

周聖傑醫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可以到各大醫院血液科的門診,就可以做適切的診斷跟評估,同時也可以給予適當的治療。

劉育志醫師:懷疑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時候,需要做哪些檢查?

周聖傑醫師:如果醫師懷疑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首先是要看血小板的數值,是不是下降到一定的程度,再來可以做一些免疫相關的檢查,包含抗血小板抗體,或是其他自體免疫的疾病,來分辨是單純的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還是有合併其他自體免疫的問題。

劉育志醫師:請問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周聖傑醫師:在早年的時候,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只有兩種治療方式,就是類固醇跟脾臟切除,但是最近醫學的進步,已經有許多新型的免疫抑制的藥物,可以更有效,更少副作用的壓制免疫系統,來治療免疫失調的情形,同時也有一些新型的刺激血小板生長藥物,所以現在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可以說是相當多元,選擇非常多,所以病友們可以跟醫師好好討論,來決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劉育志醫師:接受治療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狀況?

周聖傑醫師:因為主要的治療還是會以類固醇為主,但是類固醇常有一些血糖,或者是失眠,或者是腸胃不適,甚至長期使用有一些體態改變等副作用,一般建議類固醇最好不要使用超過六個禮拜,不過這要看病人臨床上的變化,跟醫師的判斷,不是絕對的標準。

周聖傑醫師:另外一個會用的治療包含脾臟切除,就要注意一些疫苗施打,需要在脾臟切除之前進行,另外很多免疫抑制的藥物,各自有副作用,大部分通用的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就是免疫的壓制,病友們要注意感染的發生,如果是刺激血小板生成的藥物,有一些會有肝指數的問題,也需要密切的追蹤。

劉育志醫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周聖傑醫師: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這個疾病,因為是免疫失調所造成的,所以常常跟生活裡面各種壓力的狀況,或者是生活上的改變有關係,像有病友考期中考,準備論文、工作壓力增加,就會讓疾病惡化,跟一般疾病一樣的,它也是一個慢性疾病,所以要長期跟醫師好好配合,規則服藥,才能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周聖傑醫師:我印象很深刻有一位年輕的小姐,她是在其他醫院診斷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用類固醇用了蠻長一段時間,來的時候胖胖的,有一些瘀斑,因為類固醇也容易讓皮膚變薄,同時血小板控制得也非常不好,看起來很不開心,經過一些藥物的調整,我們逐漸把類固醇減量,改換成其他免疫的藥物,改善之後,類固醇這種長期使用、造成體態改變的藥效,慢慢地消失。

周聖傑醫師:因為後來我們讓病人很穩定的三個月回來一趟,有一次她回診的時候,我完全認不出來她是誰,因為她大概消了一半,變成原本一半的大小,我完全沒有想到她原本的模樣是這樣,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早年的時候只有類固醇可以使用,確實讓病人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副作用,有時候治療的效果也相當不好,現在有很多療效很好、副作用又比較低的選擇,這個案例可以分享給大家,希望病友們都能得到最好的治療,減少副作用的發生。

劉育志醫師:感謝周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

周聖傑醫師:掰掰。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數月持續腹瀉且在右頸部發現一顆淋巴結腫大而就診。」陳佳宏醫師表示,「患者並未意識到這些症狀與腫瘤有關,但在經過全身檢查發現,左側鼠蹊部亦有淋巴結腫大,而肝臟也有三顆腫瘤,切片檢查確定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而且腫瘤已經轉移。」

經過團隊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手術切除頸部淋巴結,並利用射頻燒灼術及放射性治療處理肝臟的腫瘤。後續患者持續接受長效型體抑素注射治療,幫助改善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患者已經接受體抑素治療約5年,目前狀況穩定,沒有發現新的腫瘤。陳佳宏醫師說,雖然在發現時已是轉移性第四期神經內分泌腫瘤,不過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患者的病情還是有機會獲得良好控制,生活品質也可以維持。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曾經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走路時和行人稍微碰撞跌倒,結果就痛到站不起來。送急診室後,發現是髖部骨折。」林聖傑醫師表示,「患者很懊惱,認為骨折是因為運氣不好,但是經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才曉得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後續也開始接受治療。如果能夠早一點發現、早一點治療,應該有機會避免骨折發生。」

乳癌治療便利性大進化!HER2雙標靶藥物皮下注射新劑型–早期、晚期都受惠,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乳癌治療便利性大進化!HER2雙標靶藥物皮下注射新劑型–早期、晚期都受惠,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30多歲的王小姐因為健檢而確診早期乳癌,後續接受手術治療,根據病理報告的結果,醫師建議術後進行HER2雙標靶治療。 「醫師,如果做HER2雙標靶治療,是不是每次都需要兩、三個小時呀?」王小姐問,由於平時工作相當忙碌,讓她很擔心後續治療的安排。 「依照妳的狀況,HER2雙標靶治療能夠降低復發風險。」醫師說,「因傳統HER2雙標靶治療是透過靜脈輸注給藥,的確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現在已經有皮下注射新劑型,每次只要幾分鐘,可大幅縮短治療時間,方便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