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血液腫瘤科王銘崇醫師來到照護線上。

王銘崇醫師:大家好,我是高雄長庚血液腫瘤科王銘崇醫師。


劉育志醫師:我們都曉得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有可能需要做骨髓移植,請問王醫師,骨髓移植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的重要性為何?

王銘崇醫師:多發性骨髓瘤是不會治癒的疾病,我們的治療目標是讓病人能夠長期存活,或是讓他疾病無惡化存活,移植主要的目標是讓病人的存活率增加。

劉育志醫師:哪些人適合骨髓移植?

王銘崇醫師:第一個是以年紀來做區分,以前的年紀可能55、60、65歲,現在有做到70歲,還有做到72歲的,因為這是自體幹細胞移植,所以年紀目前看起來不是大問題。

王銘崇醫師:第二個是看病人有沒有其他共病,有沒有心臟、腎臟的問題,這是第二個考量,第三個考量則是病人的意願。

劉育志醫師:移植之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王銘崇醫師:一定要先把疾病控制下來,控制下來之後再去做移植,才有它的價值。

劉育志醫師:目前的藥物選擇有哪些?

王銘崇醫師:現在藥物選擇分幾大類,第一大類叫做蛋白酶體抑制劑,第二大類是免疫調節藥,第三大類是類固醇,第四大類叫單株抗體,還有最早、最傳統的化學治療,目前是這五大類的藥物。

劉育志醫師:請問誘導治療的藥物,跟緩解率有什麼關聯?

王銘崇醫師:目前主流是叫三合一療法,三合一療法是蛋白酶體抑制劑,加上免疫調節劑,再加上類固醇,如果是選擇第二代免疫調節藥物,加上蛋白酶體抑制劑,緩解率會比較高,深度會比較好。

王銘崇醫師:現在也有一個趨勢是四合一,是再加上單株抗體,這個單株抗體加上去,主要的目的是讓誘導緩解的成功機率,及分數可以拉得更好,這樣後續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時,疾病無惡化存活率可以大幅度增加。

劉育志醫師:很多患者都想要問,有些藥物沒有列入健保給付,使用這些藥物對病情有什麼幫助?

王銘崇醫師:我們做移植之前,要先把疾病控制到效果很好,治療深度越深越好,再去做移植,就會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

王銘崇醫師:現在有國際指引裡面會提到,蛋白酶體抑制劑、免疫調節藥,用第二代的免疫調節抑制劑輔助,治療效果會比較好,對於後續做移植的成效,達到預期的效果更好。

劉育志醫師:接受骨髓移植之後,患者的存活大概是怎麼樣?

王銘崇醫師:因為這個疾病並不會痊癒,所以我們追求的是疾病無惡化存活,疾病無惡化存活期在台灣目前平均,大概3年半左右,如果是長期存活率會更長,因為即使惡化、復發後,後面還有藥物可以做治療。

劉育志醫師:骨髓移植完成後,患者可以回到正常生活嗎?

王銘崇醫師:大部分的病人,在前面做誘導性治療時,病人就幾乎可以回到正常生活,症狀也可以得到很明顯的改善。

劉育志醫師:骨髓移植常見的併發症有哪些?

王銘崇醫師:在骨髓瘤裡面做的骨髓移植,是做自體幹細胞移植,自體幹細胞移植不會有排斥的問題,主要併發症是做自體幹細胞移植前,需要打較高劑量的化學治療,這個化學治療會造成血球下降,造成一些黏膜損傷,這個時間較短,大概半個月左右就會恢復。

劉育志醫師:患者要怎麼知道自己復發了?

王銘崇醫師:疾病惡化有兩種狀況,一種是無症狀復發、一種是有症狀復發,通常都是無症狀復發,無症狀復發是從抽血或是小便檢查,我們做追蹤時,根據數值判定是不是惡化、復發。

王銘崇醫師:有一個病患在兩年前來的時候,症狀相當厲害,他是坐著救護車擔架來到門診,因為骨頭疼痛,他已經三個月沒辦法活動,當時的狀況我們判定他沒辦法做移植。

王銘崇醫師:經過緩解治療之後,病人治療的效果相當好,在兩個月之後,他可以自由起來活動行走,這位病人狀況恢復到很好後去做骨髓移植,做骨髓移植之後,到目前為止仍持續接受維持性治療,現在的情況相當良好,每個月回診一次。

劉育志醫師:感謝王醫師來到照護線上,我們下次再見,掰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