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汝』說 用『愛』對話》 弱勢中的弱勢,女性愛滋感染者困境真實呈現!4成染「愛」不敢生! 生育、追求「性」福成奢望?醫籲:掌握「U=U」孕育新生非夢想

by | 11 月 18, 2021

 
台灣在各界共同推動愛滋防治的努力下,已連續3年愛滋新診斷個案數每年下降12-20%〔1〕然而,就在大眾長期聚焦男性感染者困境的同時,依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近5年統計顯示,台灣女性愛滋感染者每年仍以近3%比例增加。截至今(110)年9月共累積2,152位,占總感染數的5.13%〔2〕,女性感染者的健康狀況,不僅長期遭受忽視;社會與家庭對女性的刻板印象、汙名化標籤,使得女性長期陷入沉重精神壓力、自我懷疑與不公對待。

 
今年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愛滋病照護中心發起「女性愛滋感染者生活現況調查」,進一步了解女性感染者於確診前後的健康、生育、生活與就醫狀況。調查顯示,高達4成女性因感染者身分造成生活困擾、超過1成5曾遭受肢體或語言的暴力對待,凸顯女性感染者的真實困境與辛酸!
 
此外,桃園醫院也首次與哥倫比亞籍藝術家-畢七月(J Triangular)、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及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攜手合作,以女性培力觀點發起《The Women’s Video Support Project女性錄像互助計畫》,邀請三位女性感染者透過影像細膩闡述自身故事,共同剪輯成《Hope Drops滴水希望》將在12月1日「世界愛滋日」當天,代表亞洲於全球一百間美術館中放映展出。期待全球民眾看見女性愛滋感染者的艱辛處境、情緒掙扎與感性訴求,給予更多關懷、體諒與鼓勵,並撕去歧視標籤,用「愛」建立起友善、溫暖的對話,傾聽並支持每一段動人的生命故事!
 
 
多數女性對「愛」缺乏戒心!「愛滋」沉重標籤,每5-6位即有1位求助身心科!
 
愛滋過去多著重於特定族群的衛教宣導,間接影響大眾對愛滋感染的印象,使得許多人在日常中忽略自身「性」健康,暴露於高感染風險情況下。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感染科主任鄭健禹醫師表示,本次針對女性愛滋感染者的生活調查即發現,近8成(79.2%)女性個案於感染確診前從未做過HIV篩檢;同時,有超過12%的人因愛滋發病感到身體不適,就醫求診後才被告知確診感染。不僅凸顯一般大眾對於愛滋感染仍存在迷思,也看出多數女性對愛滋缺乏戒心!
 
鄭健禹醫師進一步分析,對於絕大多數的女性來說,「愛滋」是不曾發生在生命中的事!由於社會對「性」觀念保守,愛滋又與其連結強烈,使得女性感染者經常被貼上「性生活混亂」、「不貞潔」、「不檢點」等負面標籤,甚至被懷疑為性工作者,承受龐大的社會偏見與誤解。從調查中即發現,高達4成(40.3%)的人因感染者身份造成生活上困擾、近2成(19.4%)的人為此至身心科就醫、近3成(27.8%)的人曾因感染者身分就醫被拒或遭歧視對待,甚至16.9%的人因HIV感染的汙名而被人以肢體或語言的暴力對待,一再顯現女性感染者所面臨的艱辛處境與巨大心理壓力。
 
 
女性追求「性」福深感焦慮,超過4成不生育!「U=U」是通往幸福的鑰匙
 
鄭健禹醫師指出,女性因社會觀念與生理構造背負著生育後代的責任,許多女性於感染愛滋後往往帶著「因愛滋被剝奪了生育權利失去女性價值」或是「大概一輩子都無法成為人母」的想法感到自卑、遺憾。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超過4成(43%)的女性感染者因為感染HIV不願意懷孕生育。同時,女性感染者除了關注自己健康外,也更加擔憂、在意他人的健康受到自己影響,半數以上(65.3%)的人擔心自己把病毒傳染給另一半,在追求性與幸福的路上深感焦慮與負罪感。
 
但是隨著愛滋病篩檢及治療方式日新月異,以及近年國際大力倡導的「U=U」(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概念,透過國際大型研究證實,感染者只要穩定服藥至血中測不到病毒,即使有無套性行為也不具傳染力,感染者也可以懷孕生子,與你我一樣享受良好健康的生活品質及美滿的家庭生活。
 
U=U對於感染者而言,代表終能卸下長久以來傳染他人的罪惡感包袱,對於女性更是把重拾幸福的通關鑰匙!由調查中也可以看到超過9成4的感染者認為U=U有助於穩定自身治療意願。鄭健禹醫師以臨床經驗分享,一位穩定維持U=U的女性感染者於回診時高興地分享:「鄭醫師我懷孕了!期待了很久真的來了,從不相信自己可以懷孕生子,到現在真的懷孕。」當下可以感覺到她的喜悅、期待,醫療團隊也十分替她高興!現在她有一個可愛的寶寶,透過穩定服藥控制、定期回診追蹤,她仍可以陪伴孩子一同健康長大!
 
 
看見女性的『滴水希望』!病毒不挑人,撕去刻板標籤、用「愛」對話!
 
儘管「U=U」世代來臨,女性感染者仍總以家人為重,卻忘記了要好好照顧自己;在生活中時常受到他人對愛滋或感染者的異樣眼光與誤解,卻無處發聲、尋不到依靠。有鑑於此,今年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哥倫比亞籍藝術家-畢七月(J Triangular)、社團法人台灣關愛之家協會及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共同攜手,邀請三位女性感染者透過攝影培力課程,學習使用視覺影像、歌舞表演紀錄下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透過課程集結而成的錄像作品,命名為《滴水希望》,帶出女性感染者間的相互支持、培力及對生命仍保有希望與期待。藝術家畢七月分享,三位女性用生活瑣事記錄下身為人的平凡、用水的意象作為生命泉源與洗淨的隱喻、用鏡子反射人心與映照過往經歷,面對愛滋猶如「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女性感染者需要更多支持與傾訴管道!共同創作影像將於12月1日國際「一天無藝術」(Day With(out) Art)活動中首度放映,期待喚起各界對愛滋照護、歧視困境的重視。
 
鄭健禹醫師提醒呼籲,在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UNAIDS)推廣90-90-90的概念與「U=U」共識下,台灣於政府、公衛端、醫院及民間NGO團體的通力合作下,達成「90-92-95」的優異成績;越來越多人願意出來篩檢、更有信心且穩定的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積極掌握「U=U」,也讓我們十分欣慰。但是對抗愛滋、與「愛」和平共存是長期作戰!女性感染者身上有需多標籤,民眾存有的誤解、焦慮是影響感染者穩定服藥與心理壓力的主因,我們期待「U=U」成為讓女性感染者回歸自我本質、幸福的一把鑰匙!民眾應了解「愛滋病毒不會挑人、不會挑性向」,讓我們一起把這些標籤去掉,能包容並體諒感染者處境,傾聽每段生命故事,讓更多感染者願意面對陽性結果及後續的穩定就醫。一起用「愛」溫柔對話、減少歧視,給女性感染者可靠、友善的支持!
 
參考資料: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傳染病統計資料系統 HIV 2017/10-2021/10統計搜尋https://nidss.cdc.gov.tw/nndss/disease?id=044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HIV/AIDS 110年9月統計月報表 Link:https://www.cdc.gov.tw/File/Get/bzPADl6IynKZCY7hE9S6aQ Accessed Oct 2021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一位50歲女性,身高162公分,原本體重約50公斤。因為更年期的關係,她在一年半內體重增加至75公斤。」鄭以勤醫師表示,「患者表示自己容易感到飢餓,即便吃飽後,很快又想進食。」

經過檢查,確認沒有其他代謝性疾病後,患者選擇接受無痕胃拉提手術(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 ESG)。無痕胃拉提手術是利用胃鏡在胃內進行縫合,大幅縮減胃容量。術後,患者的食量明顯減少,食慾也降低。在飲食及運動的配合下,她的體重已降至60公斤以下,生活品質顯著改善。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幫助緩解症狀、提升預後,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因為數月持續腹瀉且在右頸部發現一顆淋巴結腫大而就診。」陳佳宏醫師表示,「患者並未意識到這些症狀與腫瘤有關,但在經過全身檢查發現,左側鼠蹊部亦有淋巴結腫大,而肝臟也有三顆腫瘤,切片檢查確定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而且腫瘤已經轉移。」

經過團隊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手術切除頸部淋巴結,並利用射頻燒灼術及放射性治療處理肝臟的腫瘤。後續患者持續接受長效型體抑素注射治療,幫助改善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患者已經接受體抑素治療約5年,目前狀況穩定,沒有發現新的腫瘤。陳佳宏醫師說,雖然在發現時已是轉移性第四期神經內分泌腫瘤,不過只要積極接受治療,患者的病情還是有機會獲得良好控制,生活品質也可以維持。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骨鬆性骨折增加死亡風險!極高骨折風險族群,建議遵照醫囑考慮優先提升骨質密度,骨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曾經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走路時和行人稍微碰撞跌倒,結果就痛到站不起來。送急診室後,發現是髖部骨折。」林聖傑醫師表示,「患者很懊惱,認為骨折是因為運氣不好,但是經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DXA)檢測才曉得自己有骨質疏鬆症,後續也開始接受治療。如果能夠早一點發現、早一點治療,應該有機會避免骨折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