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風險評估,幫助發現早期肝癌,GALAD score圖解懶人包

by | 10 月 1, 2021

肝癌風險評估,幫助發現早期肝癌,GALAD score圖解懶人包

「沒有B型肝炎、C型肝炎,應該不會得肝癌吧?」

「脂肪肝只是因為比較胖,應該沒關係吧?」

「既然肝臟沒有不舒服,應該不用檢查吧?」

肝臟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但是我們對於肝臟的健康卻存在很多的誤解。如果您也曾經有過以上幾個想法,一定要把觀念糾正回來。

聽到肝癌,很多人都都會直覺得想到B型肝炎、C型肝炎,其實,肝癌的危險因子有很多項,病毒性肝炎僅只是其中一項危險因子。


除了常見的B型肝炎、C型肝炎,肝癌危險因子還包括脂肪肝、體重過重、糖尿病、酒精、抽菸、黃麴毒素、藥物性肝炎、代謝性疾病等,其中有多項危險因子都很常見,卻容易被忽略。

例如黃麴毒素(Aflatoxin)具有高度肝臟毒性及致癌性,是由黃麴黴菌(Aspergillus flavus)所產生,除了花生及花生製品,還可能出現在玉米、豆類、五穀雜糧、堅果類、食用油、乾貨、醃漬類食物中,只要食物保存不良,便很容易遭到黃麴毒素汙染。

肝癌危險因子

至於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經常聽到醫師提到的「肝包油」,也就是肝細胞中囤積了過多的脂肪。台灣脂肪肝的盛行率相當高,患者大多不以為意,然而,脂肪肝也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而慢慢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不可不慎。


肝癌風險評估,幫助發現早期肝癌

無論是何種原因所造成的慢性肝炎,都會讓肝臟反覆發炎、纖維化,而漸漸進展為肝硬化,罹患肝癌的風險也會大幅上升。從慢性肝炎、肝硬化、到肝癌這樣的過程,常被稱為「肝病三部曲」。

多年以來肝癌都是台灣重要的癌症死因之一,因為早期肝癌根本摸不到,也完全沒有症狀,而讓患者不知不覺。等到肝癌越長越大,可能出現腹脹、腹痛、黃疸、水腫、體重減輕等狀況,部分患者甚至是在肝癌破裂、大量內出血、休克時,才驚覺有肝癌的存在。

若想改善肝癌的預後,一定要儘早發現肝癌,才有辦法及時介入治療。凡是屬於肝癌高危險群的民眾,都建議要定期追蹤,常見的工具包括腹部超音波檢查與抽血檢驗胎兒蛋白AFP(Alpha fetoprotein)。

近年來發展出來的GALAD score亦有助於估算肝癌風險,幫助發現早期肝癌。GALAD分別是幾個項目的縮寫,包括性別Gender、年紀Age、胎兒蛋白異質體AFP-L3之比率、胎兒蛋白AFP、異常凝血酶原DCP(Des-carboxy-prothrombin)。

GALAD score肝癌風險評估,幫助發現早期肝癌


胎兒蛋白AFP是大家很熟悉的腫瘤標記,然而有部分肝癌患者的胎兒蛋白AFP並不會升高,對早期肝癌的敏感度較差。

為了提升敏感度,可以將胎兒蛋白異質體AFP-L3之比率納入考量。研究發現,胎兒蛋白AFP還可分為三種,AFP-L1、AFP-L2、AFP-L3,其中的胎兒蛋白異質體AFP-L3是由肝癌細胞所製造。當早期肝癌患者血液中的胎兒蛋白AFP依然正常時,胎兒蛋白異質體AFP-L3可能已漸漸爬升。將胎兒蛋白異質體AFP-L3之比率納入考量,有助揪出胎兒蛋白AFP尚未升高之肝癌。

血清異常凝血酶原DCP(Des-carboxy-prothrombin)又稱PIVKA-II,也是一種肝癌的腫瘤標記,血清異常凝血酶原DCP的半衰期比胎兒蛋白AFP短,兩者合併檢測有助於偵測肝癌。

肝癌風險評估GALAD score是在分析大量肝癌患者後所建立的運算模型,分別輸入包括性別、年紀、胎兒蛋白異質體AFP-L3之比率、胎兒蛋白AFP、異常凝血酶原DCP後,可以得出肝癌風險之估算值。
研究發現,肝癌風險評估GALAD score有助於偵測肝癌,若再合併使用腹部超音波,會更有幫助〔1〕


小心謹慎,揪出肝癌

如果肝癌風險評估GALAD score發現肝癌風險較高時,會需要進一步影像檢查,例如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核磁共振等。

小心謹慎,揪出肝癌

倘若在影像檢查中有發現肝臟腫瘤,可能會需要經皮穿刺切片檢查,取出一些肝臟腫瘤組織,交由病理科醫師判讀,如果確認是肝癌便得盡快接受治療。

倘若在影像檢查中沒有發現肝臟腫瘤,也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按時回診、密切追蹤,才能及時揪出肝癌。


貼心小提醒

肝癌的發生往往無聲無息,假使具有肝癌危險因子,如B型肝炎、C型肝炎、脂肪肝、體重過重、糖尿病、酒精、抽菸、黃麴毒素等,建議要定期追蹤檢查。目前肝癌的治療工具相當多樣,若能早期發現,按部就班接受治療,將有助提升肝癌的預後!



參考資料:
1. Yang JD, Addissie BD, Mara KC, Harmsen WS, Dai J, Zhang N, Wongjarupong N, Ali HM, Ali HA, Hassan FA, Lavu S, Cvinar JL, Giama NH, Moser CD, Miyabe K, Allotey LK, Algeciras-Schimnich A, Theobald JP, Ward MM, Nguyen MH, Befeler AS, Reddy KR, Schwartz M, Harnois DM, Yamada H, Srivastava S, Rinaudo JA, Gores GJ, Feng Z, Marrero JA, Roberts LR. GALAD Score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tection in Comparison with Liver Ultrasound and Proposal of GALADUS Score. Cancer Epidemiol Biomarkers Prev. 2019 Mar;28(3):531-538. doi: 10.1158/1055-9965.EPI-18-0281. Epub 2018 Nov 21. PMID: 30464023; PMCID: PMC6401221.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轉骨有效嗎?鼻子過敏會長不高?幾歲最佳?張若偉中醫師解析登大人N個成功關鍵

「曾經遇過一位唸國二的男生,身高僅約150公分,不過他來就診的原因是常常感到胸口悶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診察後,我發現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太會表達,所以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張若偉中醫師說,當時幫他從調整腸胃功能下手,經過調養後不但胸口悶痛改善了,身高也慢慢進步,目前已達165公分,讓家長又驚又喜。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降低沾黏、減少併發症,剖腹生產愛留意,婦產科醫師圖文解說

「曾經遇過一位三十多歲的產婦,由於前兩胎都是剖腹產,所以第三胎也是採用剖腹產。因為之前的剖腹產並未使用防沾黏醫材,因此在第三次剖腹產時,發現膀胱與子宮已經出現較嚴重的沾黏。」黃坤龍醫師表示,「由於膀胱和子宮的沾黏,手術過程變得更為複雜,醫療團隊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分離沾黏,且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膀胱受損。最終手術順利完成,並讓胎兒成功分娩,不過手術時間便拉長許多。」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癌症年輕化已成趨勢,我們該如何自保?

點開新聞,禹旭看到「日本女星39歲罹癌身亡」的標題,不禁拍了拍身旁的同事:「你有沒有覺得,好像現代人都很早就得癌症啊?」

過去,我們認為癌症與年齡大有關係,通常是年紀大了的時候,器官才會一一出問題。然而,現在大家或許都會有些經驗,突然聽到身邊的同事、家人明明不到中年,竟然在30多歲,40多歲就被診斷癌症。

究竟,「癌症年輕化,現代人都很年輕就得癌症」這樣的說法,是都市傳說,而是有憑有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十八分鐘全站姿間歇訓練,中等強度,著重核心臀腿與平衡

想在家做肌力訓練,可以利用自身體重,並採取間歇訓練30-10的方式,一個動作30秒,休息10秒,再換下一個動作,以此類推。今天的動作都是站姿,可以啟動核心腹部與臀部、腿部的肌群,在動作變換之間也可以練到維持平衡的方式。訓練過程對心肺耐力也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