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手術低體溫,提升麻醉安全性

by | 9 月 14, 2021

「醫師…我好冷喔…」

許多患者在手術結束從麻醉中醒過來後,都會感到寒冷而全身發抖。這是因為在麻醉狀態下,我們的體溫調節機制會受到影響,使體溫漸漸變低。

超過30分鐘的手術,便可能出現低體溫的狀況。若是手術範圍較大、時間較長,手術低體溫的風險會更高。


體溫偏低除了讓人感到寒冷之外,還可能出現各種不良影響,因為我們體內的各種生理機能,都必須在正常體溫下,才能夠順利運作。

當手術過程中體溫過低時,可能增加手術過程中的失血量,提高輸血的機率、增加傷口感染的風險,影響傷口的癒合。另外也可能讓麻醉恢復延遲及延長住院天數等。

為了預防手術低體溫,可以運用主動式保溫設備,如熱空氣式保溫毯能透過無數小孔均勻吹送暖風,持續將熱能傳遞到皮膚表面,是相當有效率的保溫工具,可幫助患者在術前、術中、術後維持正常體溫。

請與您的醫療團隊討論,選擇合適的保溫設備,將有助提升麻醉安全性、減少併發症!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主動脈瓣狹窄恐導致猝死!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主動脈瓣狹窄恐導致猝死!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解析,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70多歲女士,因為在家裡昏厥而被送到急診室,檢查發現有嚴重的主動脈瓣膜狹窄,建議動手術治療。」陳紹緯教授表示,「因為患者有多種慢性病,身體狀況較差,家屬相當擔心手術伴隨的風險。」

經過討論後,患者選擇接受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利用導管置放生物組織人工瓣膜取代硬化狹窄的主動脈瓣。陳紹緯教授說,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的傷口較小、手術時間較短、失血量較少、術後疼痛較少,幫助患者較快恢復,並順利出院,目前持續在門診追蹤治療。

糖尿病患慎防心臟衰竭,檢測、預防可以這樣做

糖尿病患慎防心臟衰竭,檢測、預防可以這樣做

劉育志醫師:請問糖尿病患者需要留意哪些併發症? 李洮俊醫師:糖尿病患者不管是一型還是二型,如果長期血糖控制不好,會產生因為高血糖狀態引起的一些併發症,併發症分為急性跟慢性,急性的話可能就是酮酸中毒或者是高血糖昏迷,慢性的話就是因為長期高血糖,我們的器官譬如說眼睛、心臟、腎臟泡在糖水裡面,就會引起的一些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或者是大血管病變,所以糖尿病患者為了要避免這些造成健康危害的問題,平常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好的話,就可以避免這些合併症或是慢性併發症的發生。 劉育志醫師:請問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為何?...

幫助擬定轉移性腎細胞癌治療計畫,IMDC腎細胞癌風險指數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幫助擬定轉移性腎細胞癌治療計畫,IMDC腎細胞癌風險指數解析,泌尿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那是一位60歲男士,確診腎細胞癌時,癌細胞已擴散至骨骼及腎臟血管周圍的淋巴結。IMDC腎細胞癌風險指數為4分,屬於重度風險。」闕士傑醫師表示,「由於腫瘤範圍廣泛,醫療團隊決定先採取標靶治療合併免疫治療,以控制病情並爭取未來手術的可能性。」

經過幾個月的治療,患者的腫瘤明顯縮小,淋巴結腫大減少,轉移的病灶也維持穩定。隨著血尿減少,貧血的狀況逐漸改善。因為治療反應良好,醫療團隊評估後決定進行腎臟腫瘤切除手術,幫患者爭取較佳的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