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糟懶人包—酒糟不久不再糟

by | 10 月 5, 2020



作者:周宛儀醫師/校稿:邱品齊醫師、黃輝鵬醫師


「醫生,我的臉怎麼又紅又熱又癢?大家都以為我喝醉酒真是困擾。」


「醫生,我在其他家都被當痘痘跟臉部濕疹治療了好久,但還是沒有進步。」


「醫生,我的臉上會不會是人家說的蟲很多造成的酒糟皮膚炎?」
門診中,常常聽到迷惘的患者們問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酒糟皮膚炎是什麼?




什麼是酒糟皮膚炎?




酒糟皮膚炎是一種皮膚慢性發炎性疾病,同時也是敏感肌的一種。因為皮膚的神經血管活性不穩定,很容易產生紅熱癢刺的症狀。同時也常因為蠕形蟎蟲共生狀態失衡,而形成丘疹膿皰。




酒糟常見嗎?

酒糟


在台灣,酒糟皮膚炎盛行率約1~5%,好發於30歲至60歲的女性,男女比例約1比3。好發的位置以中臉為主(常呈現干字形: 如額頭、鼻子、兩頰及下巴),常被誤診為成人痘或臉部濕疹,若被當臉部濕疹治療並長期使用外用類固醇,反而會使酒糟雪上加霜。


酒糟與青春痘可以單獨或一起發生,一般來說痘痘比較會有粉刺,酒糟比較會有皮膚整片泛紅的狀況,但仍需由專業的皮膚科醫師診治後判斷,再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向。




為什麼會有酒糟皮膚炎呢?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皮膚慢性發炎!





酒糟的患者常常有「先天不足」的基因、體質、免疫失衡、神經血管活性不穩定等問題,比如說從小臉就容易泛紅、有血絲、常常過敏、個性容易緊張害羞追求完美;再加上「後天失調」,如外在刺激(常做臉、去角質、敷面膜、果酸換膚或打雷射)、常曬太陽、壓力大、表皮障壁受損(錯誤的保養方式、長期使用類固醇)、皮膚菌落失衡等,種種因子加總起來,便產生了酒糟。


大約6成以上的酒糟患者合併有神經方面的共病症狀,包含緊張、失眠、焦慮、憂鬱等等,由於酒糟的泛紅與丘疹嚴重影響外貌,也會使酒糟病友更容易出現憂鬱以及沒自信的狀況。




傳統臨床四大分型—常合併一起出現




依傳統臨床分類酒糟可分為四型,其中以紅斑血管擴張型與丘疹膿皰型最為常見:


一、 紅斑血管擴張型:臉部容易潮紅或出現一條一條血絲(血管擴張),嚴重時甚至會出現持續性的紅斑,且不會自然消退。常常會有刺痛與灼熱感、臉部皮膚易乾燥脫屑、發紅發癢。


二、 丘疹膿疱型:長得很像青春痘,但卻沒有看到黑頭或白頭粉刺。有時會有灼熱或刺痛感。


三、 鼻瘤型(酒糟鼻):皮脂腺和軟組織增生伴隨毛細孔變明顯,好像一顆或多顆高爾夫球長在鼻頭一樣,少數案例也可能出現在下巴、臉頰、前額或耳朵。


四、 眼部酒糟:大約有兩成的酒糟患者會發生,可能會出現眼睛紅癢乾熱、異物感、視力模糊、畏光、流淚,甚至產生結膜炎、角膜或是眼瞼炎。如果眼部不適,建議需要找有眼部酒糟經驗的眼科醫師或皮膚科醫師檢查。




什麼是蠕形蟎蟲?




蠕形蟎蟲是一隻一般人臉上也會有的常見共生寄生蟲,肉眼是看不到的,需要用顯微鏡才看的到它們的芳蹤哦。會啃食皮膚的表皮細胞和油脂,甚至也會吃掉部分細菌,平時跟人們和平共存,在正常人並不會造成皮膚問題。




蠕形蟎蟲有兩種—毛囊蠕形蟎和短蠕形蟎




人類臉部蠕形蟎蟲主要分為兩種:


一、毛囊蠕形蟎(Demodex folliculorum),住在毛囊,尾巴鈍如手指狀,會吃毛囊表皮細胞、皮脂與瞼脂,與紅斑血管擴張型及丘疹膿疱型酒糟息息相關。


二、短蠕形蟎(Demodex brevis)住在皮脂腺或眼皮的瞼板腺,少數住在毛囊,尾巴較尖如圓錐狀,會吃皮脂與瞼脂。




蟲變多會怎麼樣?




許多隻蟎蟲塞在毛孔會造成毛孔粗大,皮膚粗糙,甚至有橘皮樣的皮膚變化。


因為會啃食表皮,加上在爬行時足部的活動,死亡後身體的幾丁質和肚子裡的細菌被釋放出來等原因,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導致皮膚敏感刺癢、脫屑、容易泛紅甚至發炎產生膿皰。


九成酒糟患者臉上的蠕形蟎蟲數量比正常人多4~10倍!




驗蟲有哪些方法?




由於蠕形蟎蟲肉眼是看不到的,要檢查它們是否超標需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來檢查,不同的方法各有利弊,準確度與標準值隨著方法與採檢者的經驗不同也有所不同,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請諮詢您的皮膚的醫師。




只要把蟲殺光就沒問題了嗎?




蠕形蟎蟲是一般人臉上也會有的共生寄生蟲,如果只是一味講求殺蟲,只會春風吹又生,甚至有抗藥性的產生。


酒糟並不單單只跟蟎蟲有關,建議由醫師評估診治並適度調整藥物,搭配生活作息與保養習慣的改變,才能讓酒糟長治久安。


也因此,下面我們便來談談酒糟還有哪些誘發的因素,唯有抓到誘發的原因並想辦法避免,才有機會讓酒糟穩定下來。




酒糟誘發因素




一、 作息不正常、情緒起伏大,如過度開心、興奮、生氣、緊張、壓力或是悲傷。
二、 外在刺激:日曬、過冷過熱或悶濕的環境、風吹、長期使用外用類固醇或是劇烈運動。
三、 飲食:辛辣刺激、含酒精或太熱的食物(如火鍋、燒酒雞、羊肉爐等)、奶製品。
四、 不當保養:含油量高且成分較複雜的化妝品,如粉底液、BB/CC/DD霜、素顏霜、遮瑕膏、氣墊粉餅、隔離霜、卸妝油)、護髮潤髮產品、做臉去角質、過度使用面膜或亂做醫美打雷射。若在嘴周有病灶,需考慮是否有嘴周皮膚炎或是青春痘的可能,建議可以換掉含氟牙膏試試。




酒糟治療前:3件事要先知




一、正確診斷很重要,否則萬一診斷錯了,根本不是酒糟而是其他問題(如紅斑性狼瘡、接觸性皮膚炎、乾癬、嘴周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類固醇戒斷症候群、臉癬等),用了再多酒糟藥物也只是白搭。


二、要有耐心,酒糟治療是長期抗戰,都是需要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的時間,不會吃或擦幾次的藥就好,但穩定後要爆發卻很簡單,所以平時儘量避免踩地雷很重要。


三、避免自行停藥,等穩定後,醫師會視情況調整藥物與劑量,好了之後也可能會以外用藥物來做維持一段時間。




酒糟如何治療?


酒糟治療相當複雜,不同表現型的酒糟適合使用的藥物也不同,同時也與醫師的經驗相當有關,每個人的狀況與需求不同,適時回診溝通評估與調整藥物,畢竟健保藥物能夠治療的效果有限,每個人對臉要求的標準不同,需要時醫師也許會與您討論是否需要使用自費的藥物讓療效更好,也因此根據需求與預算去訂做個人化的醫療在酒糟治療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用藥可能會造成程度不一的副作用,也因此在使用方式上也需要多做注意。




眼部酒糟愛注意


大約有五成酒糟患者會有眼部不適,建議找懂得看眼部酒糟的眼科或皮膚科醫師看診,並配戴抗紫外線效果的墨鏡。


適度眼皮清潔,熱敷眼皮並可稍微按摩,讓塞住的瞼板腺疏通,眼睛乾燥不適時可在眼科醫師指示下使用人工淚液。




酒糟特殊處置


在某些狀況下,也有一些特殊處置可以考慮。


如臉部仍有對藥物效果不佳的泛紅或血管擴張,在穩定期可以考慮使用雷射或皮內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非發炎型鼻瘤可以考慮雷射磨皮或使用手術搭配電燒的方式,眼周酒糟可以考慮眼周脈衝光或某些茶樹眼瞼清潔產品來降低蟲量。




酒糟肌如何保養?




一、 溫和清潔:洗完不乾澀,弱酸性,不含皂鹼、植萃、色素或精油,並選用溫和型界面活性劑的臉部清潔產品比較適合。


二、 單純保濕:成份單純、低敏,不含酒精、香精、色素或精油,並避免使用化妝水或噴霧,以免讓皮膚更乾。


三、 做好防曬:酒糟嚴重時只用物理性遮蔽方式防曬,如撐傘或戴帽子,等穩定時再使用成分溫和的寬頻防曬,建議SPF30-50, PA+++~++++。




上妝愛注意!




酒糟病友其實有不少人工作或出門仍有上妝需求,建議等穩定再開始上妝。


上妝有些事項需要注意:


一、乾粉類OK:如腮紅、眼影、蜜粉、乾式粉餅。
乾粉類妝品成分較單純,使用溫和的洗面乳洗臉就可以卸除,妝感較重的可以先用溫和的卸妝乳或卸妝液後再以溫和的洗面乳洗一次。


二、濕粉類NG:如粉底液、BB霜、CC霜、DD霜、素顏霜、遮瑕膏、氣墊粉餅、隔離霜。
濕粉類妝品除了成分較複雜之外,要卸除也比較難,可以的話盡量避免使用。




怎樣才算治療成功呢?




當皮膚沒有不舒服只剩一點輕微泛紅就差不多了,但初期仍需持續用藥維持,等合適的時機醫師會考慮是否可以停藥。




小祕訣讓你告別酒糟人生




酒糟肌有點像警報器,當作息、飲食或保養稍有不注意,往往就會讓臉部肌膚警鈴大作,往往會影響生活品質與工作社交,其實相當辛苦。


希望大家都能跟醫師好好配合,定期回診治療,溝通與適度調整用藥,並注意誘發的地雷是什麼盡量避開,才能夠讓酒糟不久不再糟!




本文感謝邱品齊醫師與黃輝鵬醫師提供資料與指導。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肺癌免疫治療利器再進化:PD-L1免疫抑制劑皮下注射新劑型給藥10分鐘完成!腫瘤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60多歲的肺癌患者,需要長期接受免疫治療PD-L1抑制劑。」葉育雯醫師表示,「雖然治療成效很不錯,但因為患者的血管條件不佳,所以每次打針和抽血都成為了挑戰,接受靜脈注射後也常出現瘀血的情況。」

PD-L1免疫抑制劑是肺癌治療的重要武器,能夠降低死亡風險、提升存活率;現在劑型進化出現皮下注射給藥,在相同的療效下,能大幅將注射時間縮短至僅約10分鐘,不須留置針頭或人工血管,降低疼痛感,因此能減輕患者的治療負擔,提升生活品質。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反覆腹瀉、腹痛,竟是直腸腫瘤惹的禍!後腸神經內分泌瘤診斷、治療重點提醒,大腸直腸外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有位五十多歲的患者反覆出現腹瀉與腹痛,曾經在多家醫院接受治療。後來又因為發現直腸腫瘤合併肝轉移,而接受切片檢查。」王照元教授表示,「病理報告顯示,患者的腫瘤是神經內分泌瘤,大家才曉得原來導致反覆腹瀉與腹痛的主因是後腸神經內分泌瘤。」

經過討論後,患者接受了手術治療,後續也使用體抑素類似物(somatostatin analogs, SSA)治療,減少腫瘤分泌相關荷爾蒙,幫助緩解症狀並抑制腫瘤生長。由此可知神經內分泌瘤的診斷、治療都相當具有挑戰性,往往需要多專科的配合,才能達到較好的治療成效。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胃鏡縮胃適合哪些人?術後需要多久恢復?專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一位50歲女性,身高162公分,原本體重約50公斤。因為更年期的關係,她在一年半內體重增加至75公斤。」鄭以勤醫師表示,「患者表示自己容易感到飢餓,即便吃飽後,很快又想進食。」

經過檢查,確認沒有其他代謝性疾病後,患者選擇接受無痕胃拉提手術(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 ESG)。無痕胃拉提手術是利用胃鏡在胃內進行縫合,大幅縮減胃容量。術後,患者的食量明顯減少,食慾也降低。在飲食及運動的配合下,她的體重已降至60公斤以下,生活品質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