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藥物納健保 晚期癌友命運新希望

by | 8 月 5, 2020


記者:蔡岳宏報導

一名40多歲女性癌友,肺腺癌不幸復發,由於腫瘤具EGFR突變,卻擔憂標靶藥物副作用與自費經濟負擔大而猶疑不決,體內腫瘤已開始變大。所幸2020年新增多種晚期肺癌標靶藥物健保給付規範,該患者因此受惠,目前控制良好。患者也分享,感謝健保德政,讓平凡家庭的患者,也有機會在第一線使用與國際接軌的治療藥物。


肺腺癌發現多晚期 不抽菸女性比例高

最新衛福部公告108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肺癌多年位居第一名,號稱新國病,其中又以肺腺癌為大宗。診治上述患者的雙和醫院胸腔內科李岡遠醫師(雙和醫院研究副院長)表示,肺腺癌早期常無明顯症狀,發現多晚期,且不抽菸女性比例高,甚至有年輕化現象,50-60歲即罹癌,且晚期治療面臨抗藥性的困境。

肺腺癌走向精準治療 基因檢測找標靶藥物

晚期肺腺癌如何治療?李岡遠醫師說明,晚期肺腺癌無法以手術清除腫瘤,以全身性治療為主,目前肺癌走向精準醫療,患者應優先基因檢測,找出相對應的標靶藥物,若無基因突變,則能選擇化療、免疫治療。
李岡遠醫師強調,晚期肺腺癌治療目標,是使腫瘤縮小,減少腫瘤毒素釋放,改善生活品質,讓患者存活越久越好。標靶藥物可針對腫瘤精準打擊,有效率高,且副作用相對化療小。尤其台灣肺腺癌患者中,高達50-60%具有EGFR基因突變,適用EGFR標靶藥物。

健保給付標靶藥物 患者一大福音

李岡遠醫師指出,第一、二代EGFR標靶藥物療效相當,雖然副作用較化療輕微,但有些患者仍須忍受甲溝炎,眼睛嘴巴黏膜受傷和腹瀉等副作用,且平均用藥1年後腫瘤出現抗藥性,必須轉為其他標靶治療、化學或免疫治療。第三代EGFR標靶藥物有相較傳統標靶顯著療效,副作用主要為腹瀉、皮疹等,多數病人皆可耐受。過去健保只有給付第一、二代標靶藥物具有EGFR-TK基因突變之局部晚期或轉移性肺腺癌之第一線治療。目前健保已包含了第一、二、三代標靶藥物,第三代標靶給付包含了部分第一線使用標靶藥物,以及當第一、第二代標靶藥物失敗後的第二線標靶藥物。台灣肺癌治療方式與國際接軌,是患者的一大福音


肺癌晚期不代表末期 選對藥物長治久安

李岡遠醫師呼籲,老煙槍、家族史等危險族群應定期肺癌篩檢,即早發現、治療;至於肺腺癌患者,晚期不代表末期,精準選對藥物,還是可以長治久安,未來新藥物研發,達成將肺腺癌當慢性病治療的目標。癌症治療,不僅僅是生存,更是為了生活。

原文出處:健康醫療網

追蹤照護線上

最新文章 搶先收看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晚期肝癌治療對策,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顯著縮小腫瘤、提升存活期,腫瘤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那是一位50歲男士,有B型肝炎帶原。在發現肝癌後便接受手術切除,但是術後半年腫瘤便復發。」陳三奇醫師表示,「當時向健保申請使用免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每三週回門診做一次治療。經過幾個月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沒有明顯副作用,僅出現輕微的皮膚搔癢,讓患者能夠維持原本的工作與日常生活。」

目前,患者已接受疫治療合併抗血管新生標靶藥物的組合式療法達一年以上,病況仍穩定控制。甚至在兩次治療之間,患者還可以安排休假出國旅遊,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中重度乾癬迎治療新曙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精準鎖定頭皮型病灶、改善生活品質,緩解搔癢、提升自信──皮膚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乾癬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皮膚外觀的改變可能影響其工作表現、社交互動與自信心;而嚴重搔癢也常干擾睡眠,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邱足滿醫師指出,過去乾癬的治療以療效良好的生物製劑為主,近年則有新型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TYK2抑制劑問世,其治療機轉精準,治療成效佳,為中重度乾癬患者帶來生物製劑的針劑之外的口服藥物優異選擇。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產後減重遇到瓶頸?節食、運動還是好難瘦!張若偉中醫師:瘦身計畫這樣做

「曾經遇過一位媽媽,懷孕過程中增加了15公斤,產後一直瘦不下來,使體態改變,膚質也變差,顯得很沒有活力。」張若偉中醫師表示,「經過詳細的評估,我們針對她的生活習慣、飲食、睡眠、運動進行調整,並搭配婦科調養,讓體重、體態都逐漸恢復,連家庭關係都明顯改善。讓我深刻體會到,產後不僅是身體的恢復期,也是心理與家庭關係重要的適應期。」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羅氏診斷女性健檢週活動開跑 HPV疫苗空窗世代別大意!定期子宮頸癌篩檢,守住健康防線

「即使完全沒症狀,也一定要接受子宮頸癌篩檢!」張廷彰醫師表示。子宮頸癌長期位居女性癌症死因前十名,約20%至30%的患者在確診時已屬中晚期(二期以上)。近年政府積極推動HPV疫苗,但許多30歲以上女性仍屬「疫苗空窗世代」,未能在黃金施打年齡接種疫苗,此類族群更應建立定期檢查習慣。